暑假小练笔3 初稿

                  鸡汤浅尝

“服务员,我每天喝鸡汤,可汤里没见过心灵鸡翅和心灵鸡腿啊?”

“鸡精兑开水,哪里会有腿。”

                                    ——本文作者

【注】:本文作者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本文并非学术讨论,主要参考材料在文末列出。如有发现侵权行为请与作者联系,便于及时改正。本文谢绝随意转载。

        鸡汤是一个火了至少二十年的大众文化现象。从书店畅销书架,到读者意林,微博微信,甚至曾经的高考作文题,到处弥漫着心灵鸡汤的温暖气息。到今天,一大锅鸡汤已然成为浩荡汪洋。2017年3月,《中国青年报》发布的调查显示,2002位受访者中,89.7%读过心灵鸡汤,68.7%购买过心灵鸡汤,51.0%依然喜欢读鸡汤,由此可见鸡汤在当今中国的影响力。

        原始意义上的鸡汤是一种有着积极正面的主题,优美清新的文字,短小精干的篇幅,融入哲理名言等元素的故事。1993年美国人 Jack Canfield 出版系列畅销书 Chicken Soup for the Soul ,全球销量过亿。该书随后被引进中国,风靡大江南北并逐步“中国化”。心灵鸡汤在发展中不断的“兼收并蓄”“推陈出新”,吸纳国学、心理学等新元素,内容日益丰富,同时借助杂志、电视、网络等新兴平台,形式更加多样。今天的鸡汤,具有传播广、种类多、关注度高、产业化趋势明显等特点。

        本文将对鸡汤的种类、影响、发展的来龙去脉等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天空飘过三朵云:马云、星云和乌云

心灵鸡汤派别万千,整体而言主要是三大类。

“马云派”的“成功有道”。

这类鸡汤以成功人士的经历为基础,或是成功人士自己现身说法,通过强调他们身上有某种超乎常人的品质,并取得了某种超乎常人的成就,来揭示成功的路径。

熬制这种鸡汤,你需要准备的原料比较简单:

一名出身平凡低微但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人(如果家庭背景较好,则切除该部分,强调其身份普通即可,当然纯虚构另当别论)

一件最好不要完全编造的事(如果编造请选择不易考证的人物)

一种品质(乐观、自信、勤奋、坚持……不要求异求新,而是选择符合大多数人常识的“家常口味”)

一句有哲理的话并附上一个名人的名字

一张正能量图片

熬制过程也不复杂:

1、想办法将这件事与你要突出的品质联系起来。

2、用强烈对比的方式体现他的巨大成功。如果能提及成功与该品质的关系则更好。

3、以“如果没有(填入品质),他怎么能取得(填入成就)”,“只要(填入品质),你就一定(填入成就)”,“只有(填入品质),你才可能(填入成就)”,等基本句式揭示主题。当然也可适当修饰。

4、在开头或结尾点缀名言。

5、配一张图。

当然,这只是最基本的流程。如果衔接自然、文笔优美、配图恰当,则鸡汤吸引力会更大。如果你本人是成功人士,又有精彩的故事,则几乎注定了这碗鸡汤会火。顶级的鸡汤不能只有鸡精兑水,应该是在真鸡汤里调味。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铁棒磨针的李白,挥斧砍树的华盛顿、面试途中做好事迟到的实习生,在成功学鸡汤方面渐渐敌不过有真实奋斗业绩的马云、俞敏洪、李开复。眼见为实的原理也适用于鸡汤。

如果说“成功有道”的鸡汤适合那种初出茅庐、血气方刚,想要有所作为的青年。那么对于历经挫折仍不得志的人来说,另一种鸡汤或许更合适。

“星云派”的“境由心造”

(注:本人尊重星云法师的修养和事迹,此处仅用于指代一类鸡汤作品,无意冒犯)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中国人传统中本来就有入世和出世两种人格。当入世成功学不太管用,“归隐”型的鸡汤便被端上桌子。现代人没有将芜之田园,没有寄傲之南窗,但是可以退隐入内心,通过改变对世界的看法来调试、慰藉自己。

这类鸡汤常常融入“国学”“佛法”等元素,以“寻求生命的本真、人生的意义”为最高价值追求(来替代“成功”)。细分下来,又有三类。

      “这样也挺好”

渔夫和富翁晒太阳的故事深入人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钱人内心其实向往普通、闲适的渔夫生活,所以做个渔夫也挺好。由于现实中的你我更像是一个渔夫,为了多捞取一点分数、绩点、存款数而疲于奔命,所以容易被这样的故事打动,掩卷感叹:原来这才是生活。这种鸡汤,试图告诉我们现状也很好,要安于现实,把关注点放在内心。这类鸡汤的衍生品,就是“去西藏净化灵魂”,“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等“灵魂派”的观点和行动。

      “他们也不好”

反过来,“原来有钱人也有好多烦恼”“原来明星生活也很不幸”“原来发达国家生活压力也很大”等鸡汤,与上一种是正反面的关系。如果配合服用,平复心情、慰藉心灵的效果将更加显著。

      “先改变内心”

将以上两种鸡汤浓缩提炼,可以制成第三种鸡汤——万事只需动心。2014年初,文化名人于丹老师的一条微博引发热议。微博大意是既然关闭门窗抵挡不了雾霾,那就“只有凭自己的精神防护,不让雾霾进到心里”,配图是自己在雨后马丘比丘的旅游照片。由于遭遇压倒性批评,该微博评论区随后被关闭。雾霾鸡汤的失效,说明了如果是个人学业、事业的不如意,或许心灵鸡汤的调节的确有用,然而雾霾这种社会问题引发的焦虑,恐怕不是喝完安神的鸡汤,然后再睡一觉,就可以纾解的。

“乌云派”的“放弃治疗”

可能是普通鸡汤喝腻了,不知何时,我们开始听说“乌鸡汤”“毒鸡汤”。这种鸡汤以改写原有鸡汤语录为形式,以吐槽现实,传播消极负面价值为内容,主要见于网络。其核心思想是:既然社会充满乌云,那我就别飞了。可以说,这种鸡汤与前两种有截然相反的表达,又有相近的受众,是另一种鸡汤。以下摘抄几则经典乌鸡汤。

黄鼠狼在养鸡场山崖边立碑,上书“不勇敢展翅,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一只翱翔天空的鹰”,从此,黄鼠狼每天都在崖底炖鸡汤。

当你觉得自己又丑又穷,一无是处,不要悲伤,不要心急,至少,

你还有自知之明。

是石头在哪里都不会发光。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先看钱包。

毒鸡汤与鸡汤是一个硬币的正反面,鸡汤告诉你只要怎样做就能成功、就能幸福,毒鸡汤告诉你永远没有成功、没有幸福。鸡汤试图构建一个神话,告诉你你想得到的都在这里。毒鸡汤试图呈现最冰冷的现实,告诉你你想要的都不在这里。它们背后的价值导向,实无二致,只是未经世事的热血与头破血流后的消沉的区别罢了。

天空飘来三朵云,各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一种表达。但是三者实质上的共性也十分明显:它们都站在“弱者视角”,面向自感渺小,时常失意的群体。不论是神话成功学、精神胜利法还是社会黑暗论,归根结底,都在试图寻找解决“人生不成功”的良方。


鸡汤暖暖喝不饱:鸡汤的问题在哪里?

常常有人感慨,“灌了很多鸡汤,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鸡汤不仅温暖,而且香气四溢,可是喝下去只觉得一股热流穿肠而过,过后腹中依然空空。

鸡汤喝不饱。这一现象的产生,除了碎片化阅读固有的弊病、阅读者的功利心态之外,鸡汤自身的漏洞与空洞,恐怕是最大的根源。

        在鸡汤疯狂生长的早期阶段,伪造、嫁接等手段炮制的“假鸡汤”数量众多,低级者如“达芬奇画蛋”“爱迪生的手术”“温水煮青蛙”,高级者如曾被选入语文教材的“鹰的重生”。于丹老师的微博上曾发过张大千关于“顺其自然”的哲理名言,后来却被证明名言出处是金庸小说。更有甚者,如《水知道答案》一类的畅销书,更是装神弄鬼,罔顾自然规律。这些“假鸡汤”没有考证过基本的历史、科学等事实,为了说理而炮制证据,并不足以服人。

        很多鸡汤则使用自然界的现象作为论据,却又容易产生“随意类比”的弊病。无机世界的物理现象,实在不适合直接用于论证人类社会的规律。比如“水滴石穿、上善若水”的确是一种精致的表达,但它或许更适合用于形象地类比解释,而非用于论证;傅斯年大半个世纪前就批评过传统文化中“天无二日、(所以同样)人无二主”这句话前后缺乏论证关系,今天的鸡汤文里依然充斥这种思维。充满神秘感地将人类社会与无机世界混为一谈,恐怕不是一种好的论证方式。毕竟,世界过于多样和复杂,归纳不同领域间的共性规律需要十分谨慎。

        生命世界也是如此,自然选择下,各种生物的生存方式都在向着更好适应环境、赢得生存竞争的方向演进,并无优劣之分。如果说两千多年前的荀子用螃蟹和蚯蚓的生活习性来论证“学贵专一”尚不必苛责,那么在生命科学进步的今天,再用狡诈的黄鼠狼、懒惰的寄居蟹和坚持不懈的蜘蛛类比人类社会,来作为心灵鸡汤的论据,或许就不是最佳选择了。

        数学固然概括揭示了很多抽象的规律,但是用“每天进步或退步1%,365天后的差别会是37.8和0.03”这句话来进行励志则值得商榷。因为我作为一个高中勉强毕业的文科生也知道,这个结论成立的必要前提是,有证据表明,一个人知识水平的变化可以简单地用一个以1.01或0.99为底的指数函数来有效拟合。

        文学,尤其是诗歌,重视直觉的跳跃,可以将给人带来相近主观感受的不同事物直接联系起来,为表达中心服务。但是作为说理文章的心灵鸡汤,恐怕并不适合用随意类比替代论证。比喻或者类比,可能更适合用于解释已经得到充分论证的观点,使之形象生动,易于被理解和接受。简单类比的鸡汤,得出的道理是很难被直接移植到生活中的。

        除了假鸡汤和随意类比之外,很多鸡汤选择真人真事或者完全虚构的合理故事作为论据,尤其是揭示成功方法的成功学鸡汤。这类鸡汤则常常在因果关系上出现问题。

        比如面试时候捡起餐巾纸的年轻人被直接录取,得出结论是“细节决定成败”。而事实上决定事业成功与否的因素太多,“注意细节”虽然是一种有益的品质,却是“事业成功”的一个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由个例归纳出的因果关系往往不能反映现实的复杂性,得出的结论也往往片面,不适合冠以“决定”二字。

        另一种因果问题在于“只有因果归纳而无正面论证”。比如,认为自己在“建设城市”的工人成了建筑集团老板,认为自己在“盖大楼”的工人成了建筑师,认为自己在“砌墙”的工人依然是工人,对比得出结论“态度决定高度”。表面上看,这符合归纳的基本方法:

三个工人的起点条件相近,态度积极、立志高远者(A)取得的成就(B)更大,即“其他条件相近,

有A则有B,无A则无B,

A1大于A2则B1大于B2,

所以可能是A导致了B”。

这当然是正确的归纳。只是,故事中完全略去了前两名工人通过奋斗最终完成身份转变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态度”的具体作用是什么。只有开头和结果,而没有正面解释这一因果关系是如何发生作用的,使得故事略显不切实际,无从模仿。有人说“心灵鸡汤最大的问题是没给勺子”,这种看法或许就与此有关吧。

        还有一种比较隐晦的问题,与日常生活的表达方式有关。有句名言叫“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差”。一般情况下,这句话本身的确符合常理,却容易在理解中产生偏差。之所以说这句名言本身符合常理,是因为它的逆否命题“运气差的女孩笑不出来”显然符合一般的常识,可以认定为真实。可是这句话恐怕不应该理解成“女孩多笑,运气就会好”。日常生活中,“因为A,所以B”的句式既可以表示事理上的因果关系,即“A导致了B”,也可以用于表达一种推理判断,即“A反映了B”,“因为我看见了A, 所以我判断可能有B”。此处或许应该是第二种关系,即“女孩爱笑,说明她运气不差”。这似乎是一个正确的无聊结论。当然,一般来说,爱笑本身不会是坏事,只是不能直接对应到运气上。

        以上三种因果关系的问题,导致很多鸡汤读者疑惑“生活为什么没按鸡汤剧本里的‘因为所以’发展下去”。

        除了论据不实、随意类比和因果有误,鸡汤的最后一种常见问题就是“抛开统计谈奇迹”。比如刀刺心脏一周不死的父亲,望着一片绿叶延续生命的病人,留下巨额遗产的房东,救起的落水者正好是王子,你是鸭窝孵出的一只天鹅……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不能否认各种奇迹的存在,但是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我们或许更需要常理,更需要服从统计概率。一般而言,刀刺心脏,人就会死,不论是好人坏人;癌症应该用放疗化疗和手术来挽救,树叶的用处不会太大;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见到落水者就应该救,救人之前不必问身份;天鹅稀有,我们还是做好一只鸭子……

        常理基于统计概率,它就像庄子笔下的“混沌”,一张脸上没有五官七窍,它不会垂青于你,它听不见祈祷,它也不会喝鸡汤。有人觉得鸡汤很温暖,生活却始终是凉的,这大概就是“奇迹”和“统计”的差距吧。

        总而言之,鸡汤自身的种种问题,影响了鸡汤的实际功效,可谓色香味俱全,只是喝不饱。



鸡汤沸腾,是因为炉火正旺:鸡汤热的根源是什么?

        说鸡汤有种种问题,并不意味着否定鸡汤热出现的必然性,也不意味着抹杀鸡汤的实际功效。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鸡汤类的作品并非只存在于今天的中国,只是在今天的中国发展异常迅速。而这种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为什么需要鸡汤:小时代,小人物,小伤痛

        古语云:猛药去沉疴。

      上个时代,中国人面对的是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时代所呼唤的,是涤荡顽疾的泻药,是直刺时弊的针灸,是脱胎换骨起死回生的良方。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与民族成为焦点,批判和疾呼成为常态,经商者意在“实业救国”,求学者立志要使“中华崛起”,知识分子忙于“文学革命”或是“乡村建设”。即使偶有“苦茶”、“雅舍”之类的私人闲情,也很难成为主流话语。

        而近三十年来,和平的环境、开放的市场、包容的文化,为多元化、个性化的“小时代”提供了可能。人们的烦恼和焦虑来源不再是饥饿、疾病或外敌入侵,而是事业压力、情感困惑和阶层竞争,这些问题并非关乎生死危亡,更宜于纾解调理而非猛药急攻,所以暖心的鸡汤替代了除弊的药石。

        小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快速转型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泛滥的鸡汤也是快速现代化的衍生品。现代化的进程从不同方面影响着人们对鸡汤的需求。

        工业化、信息化带来了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推动社会快速转型。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人们的观念受到持续的刷新。这种转变速度可能快过了人们心理调适的速度,就像公交车突然加速转弯,使得站立的乘客措手不及。正因为转型期的人们常常感到头晕目眩,所以更希望抓住一些稳定不变的真理作为依靠。尤其是经历了这场巨大转型的中年群体,更加热衷于在朋友圈转发鸡汤式的人生哲理。

        城市化打碎了原有的农村宗族结构,将个人从计划经济时代稳定的集体中剥离出来,使得个人更加原子化,被抛入时代的浪潮中的“小人物”,因渺小而显得更加无依无靠,更容易迷茫。从“孔雀东南飞”到“北漂二十年”,只身漂荡异乡的人,面对事业的起落成败,更加需要精神支持。北京八点的地铁站,脚步声急促、密集而整齐划一。一个人身处其中,步子永远不会放慢,因为担心挤不上接下来的几班车,也没有逆行的可能,因为时刻被人潮裹挟着向一个方向前行。这大概是一种隐喻:只身一人,离家千里,日复一日拥挤向前,为着各种资源和资格而拼搏竞争。面对快节奏,高压力,孤独的个体最容易寻求的精神支撑就是各种短小易得的鸡汤。

        市场化赋予了个人选择的自由,提供了无尽的机遇,同时又让个人背负了风险,承担着独立谋生的责任,概括起来就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不论企业还是个人都是如此。市场化初期,伴随下海潮而生的流行励志文化更多的是勇气、勤奋、不惧失败,这反映了遍地是金,敢闯敢干的现实激情。“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做个好汉子每天要自强”;而到今天,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化带来的个人生存压力也开始显现,现实中充斥了医疗教育住房等讨论,荧屏上则更多地讲述“屌丝逆袭”“一夜网红”等阶层跃升的神话,或是“活在当下”“说走就走”的幸福理论,这体现了现实压力下,普通人改变命运、谋求更好生活的艰辛痛苦。所以,在每天八小时“眼前的苟且”之外,人们还需要草根逆袭的幻想、名人成功的路径或者淡泊名利的慰藉。

        全球化加快了各种文化观念间的碰撞、迎拒和交融,此时我们更加呼唤稳定的精神支柱。鸡汤经历了从“引进外来”到“本土化”的转变,包含“国学”“禅语”“中华智慧”等元素的鸡汤受到欢迎,体现了民族复兴过程中传统文化受到的重视。

        除了这些共性的“现代化问题”,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也与鸡汤的火热密不可分。

        高考框架下,庞大人口基数与有限优质资源产生的激烈竞争影响广泛,而且竞争日益低龄化。

        面对没有直接感受到生存压力的青少年群体,“灌鸡汤”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而且鸡汤自身的多样性使得“对症下药”成为可能,可以选择“勤奋”“坚持”“自律”等尤其有利于应试学习的品质侧重宣扬。这种鸡汤登峰造极,就是部分偏激的高考励志口号。

        而且,这种“教育改变命运”的心态甚至可以从高考框架中漂移出来。比如朋友圈里著名的“凌晨4点灯火通明的哈佛图书馆”,即使屡次被证伪,也始终热度不减,尤其被家长热捧。其实,虽然装在进口玻璃碗里,这也不是什么国际经验、西洋鸡汤,这分明还是“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的祖传鸡汤。想必多数的转发者,真正感兴趣的恐怕并不是哈佛图书馆里的柏拉图或者罗尔斯,也不是哈佛学生手里的学术方法、前沿理论,而是哈佛代表的精英教育,和精英教育联结的精英生活。说到底,这还是“十年守寒窗,一朝为将相”的苦读心态熬制出的鸡汤。由于人常常倾向于接受自己认可的观点,这种契合传统观念的鸡汤,自然也就很对人们的胃口,也就会受到欢迎。

        此外,传统的“儒商”等传统观念也是助推心灵鸡汤成为“企业文化”,使之兴盛于各类“晨会”“企业培训营”的一个原因。鸡汤简单而又“不失档次”,适合用于装点一个人的文化门面。

        总而言之,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小时代里的小人物,朝生暮死,循规蹈矩,默默无闻。然而小时代,又意味着大多数人都有一些属于个体的机会和空间,可以追求一点属于自己的人生。这种渴望个人成功的强烈意愿,与个人实际的渺小无力常常冲突,兼之以耳闻目睹社会上宣扬的各种成功事迹,朋友圈里身边人晒出的幸福生活,就导致了普遍的“小伤痛”。经历了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到今天,这种个人的焦虑、迷茫、消沉,并不是缺衣少食、苦大仇深的“大苦难”,而是一种人生不如意、不成功的感受。这大概就是对心理鸡汤的需求的来源。鸡汤沸腾,是因为时代的炉火正旺,炉边围坐着尚未饱食的人。

为什么可以是鸡汤:好喝无害,增味提鲜

        鸡汤固有的特性是鸡汤热的另一原因。鸡汤因文字优美而吸引眼球,因文理浅显而受众门槛低,因短小轻便而契合碎片化阅读的要求,因炮制简单而便于迅速大量生产。在今天,借助互联网手段,鸡汤可以迅速、广泛流传,而互联网信息提供者为了吸引流量,也会利用这种廉价的工具。此外,相比于新闻、评论,鸡汤时刻保持正能量,不容易引起争议,也不存在监管方面的更多限制。

        鸡汤不一定是故事,还可以化身为歌词,比如励志歌曲中“追逐/超越/相信梦想”“坚持/不怕失败”“把握/挥洒/无悔青春”之类的常见主题。除了歌词,也可以是各种电视节目,比如那些“草根的音乐梦想”“单骑穷游西藏”“放弃高薪毅然逐梦”的故事。可见,鸡汤不仅可以直接喝,也可以渗透进其他文化产品,起到增味提鲜、深化主题的功效。这种特性也增强了鸡汤的影响力。

为什么只能是鸡汤:骨肉既尽,残渣作羹

        一般来说,嘴里正嚼着鸡腿的人不热衷喝汤。

        换言之,鸡汤是一种有些许鸡肉味道和营养的开水,可以暂时满足喝水的人吃鸡腿的愿望。

          直白一点说,心灵鸡汤里的“哲理”,往往是一种更系统更完备的思想观念体系的局部或投影。

        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中的“天道轮回、因果报应”,是以一种功利化的方式劝善惩恶的观念。不论是口头流传的民间故事,《窦娥冤》一类的戏剧,还是三言二拍一类的通俗小说中,讲述“恶人自食其果,好人终有神助”的故事俯拾皆是。这与“面试路上帮忙修车竟遇董事长”的明码标价、善有利报的心态何其相似,只不过前者尚有相对完整的“因果报应”观念体系为支撑,而后者则将好运简单解释为一种概率侥幸,甚至完全不做解释。从这个意义上说,后者可以看作是前一种观念的翻版,只是略显拙劣。

        归隐文化是另一个例子。千年来的归隐现象,背后是一种相对完善的“入世出世互补人格”。不论是思考盈虚有数的原始辩证法,还是顿悟当下三际托空的意念修习术,亦或是乘桴浮于海的进退有道,从根本上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逃避(当然并非每个隐士都如此),而是寻求修炼更高的人格境界。而现在的一些鸡汤除了搬弄一些韵味十足的术语,其核心意思还是“看开一点”“不要太在意得失”“实在不行就来一场旅行”。将原本系统的一套观念只摘取了浅层、片面的一些结论,便作为“传统精粹”来兜售,这恐怕不是合适的做法。

        还有很多例子,比如“做好独一无二的自己”应该源于人文主义思想,“勤奋节俭坚持上进”则出自所谓的“新教伦理”,这些都属于从更完备的思想体系中截取了易于理解、普遍接受的片段作为鸡汤文的主题。

        这种截取一方面反映了人们的思想文化需求日益旺盛,且需求的层次不断提升,但是大多数人还很难进行系统有效的学习,鸡汤哲理作为速食替代品应运而生。这当然是社会进步,生活水平提升的成果,也是教育水平不断改善的成果。不过,这也从侧面提醒学术界,人文社会科学大众普及的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人们还需要比心灵鸡汤更有营养的食物。小康生活的目标,不能只是每家锅里有一只鸡,同时也是每个人脑子里有“一两只鸡”,比心灵鸡汤里的残渣更完整的“鸡”。

        另一方面,这也说明,社会主流的、深入人心的价值观的构建尚未彻底完成。古今中外的多种思潮各自产生着影响,又不可能独立占据绝对的控制地位。有时不同鸡汤之间被指为“自相矛盾,听谁的好?”,这说明多元的价值观也需要共识的整合。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民族现代化的一个方面就是拥有相对系统、成熟的价值体系,要实现全面的现代化就离不开价值观的构建。



结语:鸡汤无味,但可以暖手

        很遗憾,本人才疏学浅,即使写完了这篇冗长乏味没人看的东西,也依然无法给出“心灵鸡汤”的精准定义。这个定义还是留着以后来补吧。

        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我(用本该学奥数的时间)读了太多鸡汤,造成的后果无非两个:至今对鸡汤缺乏好感;数学不好。比起那时,现在网上有越来越多批评心灵鸡汤的文章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个人来说,我觉得鸡汤无味,但是如果简单地倒掉,剩下的空碗里一时也填不满鸡肉。在我们用真正的有力的思想和智慧武装起自己的头脑之前,有时候喝点鸡汤、打点鸡血、找点心里温暖的感觉,似乎也挺好。


主要参考材料:

《调查:68.7%受访者购买过心灵鸡汤类励志书籍》  新华网

《生活补品,还是精神迷药》  邵杨

《中国式鸡汤简史》  中国新闻周刊

《于丹式心灵鸡汤考》 王晓渔

你可能感兴趣的:(暑假小练笔3 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