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的鼻祖与广西陶器

广西除了有一个闻名中外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左江花山岩画”之外,还有一个“甑皮岩洞穴遗址”也震惊中外!

          甑皮岩洞穴遗址位于桂林市南郊独山的西南麓,1965年被发现,历经1973年和2001年两次大规模的发掘。1965年第一次发掘,发现有火塘、灰坑等遗迹,石器、骨器、蚌器、陶器和动物骨骼等遗物,30余具人骨遗骸,其中14具保存完整,其“屈肢蹲葬”独特的现象,轰动了国内外考古界。当时通过考古鉴定,认为该遗址距今为7500年~9000年。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会同广西文物工作队和桂林文物工作队对甑皮岩洞穴遗址进行了新的发掘,最令中外考古界瞩目的是,发现了距今约1.2万年前的陶残片,这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古老的陶器。这陶残片的发现,使甑皮岩遗址的年代向前提早了近3000年,为研究中国制陶业的起源和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开端提供了重要依据。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英国BBC电视台2009年纪录片《人类旅程》介绍甑皮岩首期陶为世界最古老的陶器之一。

以下图片为距今12000年的甑皮岩首期陶-陶雏器

陶器的鼻祖与广西陶器_第1张图片
陶器的鼻祖与广西陶器_第2张图片

一、陶器的起源的定论

2016年9月,历经15年,中国社会科学社考古研究所、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桂林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与中国民盟广西委员会等五方单位联合出具《综合意见书》,一致认为:

1、广西桂林甑皮岩首期陶属于甑皮岩先民使用“双料混炼”技术制作成的“陶雏器”;

2、甑皮岩首期陶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罕见的“陶雏器”,是陶器的雏形,是陶器研究史上重大发现,对研究陶器起源具有重大意义;

3、双料混炼技术是万年前人类的发明,桂林是万年人类智慧圣地。


相关资料:

陶器的鼻祖与广西陶器_第3张图片
陶器的鼻祖与广西陶器_第4张图片
陶器的鼻祖与广西陶器_第5张图片
陶器的鼻祖与广西陶器_第6张图片

        甑皮岩发现的陶雏器,是陶器从无到有的中间产物。它填补了陶器研究史的空白,这是我国陶器考古首次发现陶器起源过程的考古标本,是陶器考古的新发现,是陶器考古研究的重大成果。桂林发现的双料混炼陶雏器是万年桂陶的祖先,堪称“陶祖”。

二、桂林甑皮岩等遗址年代的测定

下图主要是1982年国家有关实验室对甑皮岩等遗址年代的测定结果:比江西万年仙人洞新石器时代兽骨还要早近2500年。


陶器的鼻祖与广西陶器_第7张图片

三、甑皮岩陶器的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

下图为2005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发布他们对甑皮岩遗址的研究成果:陶片中含有石英、长石、方解石、绢云母等各种矿物 颗粒,还含有一定量的炭;还对部分陶片标本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分析。详见论文的摘要和陶片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陶器的鼻祖与广西陶器_第8张图片

四、制陶技术与本土习俗、人类迁徙的规律

下图内容是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漆招进对广西几个遗址研究,窥探甑皮岩等远古人的风俗习惯、制陶成型工艺和广西境内人类迁徙规律:


陶器的鼻祖与广西陶器_第9张图片

五、桂陶烧成温度的变迁

下图为1996年发表的《广西古代陶器组成的研究》摘要,也使用日本相关研究所对广西桂林甑皮岩等遗址陶片年代测定结果;同时通过对广西出土的陶片的化学和矿物组成进行研究,发现Si02含量随时代变迁而逐渐增加,陶器的烧成温度也而逐渐提高,到东汉已达到1150-1200度。


陶器的鼻祖与广西陶器_第10张图片

六、双料混炼工艺从未间断

下图为《双料混炼--万年前人类智慧结晶》一文,介绍了广西万年制陶工艺薪火相传,从未间断;列举广西境内相关古陶遗止的年代历史;还特意提到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靖西壮族夹砂陶也是双料混炼工艺,至今乃采取最原始的平地堆烧方式:


陶器的鼻祖与广西陶器_第11张图片

七、万年桂陶自成一体

万年桂陶自成一体,以“双料混炼、骨肉相融、自然素面、窑变出彩、陶刻创作、陶艺造型”等制作工艺为特点的地方区域特征。双料混炼制陶工艺自万年前神奇般传承至今。

《甑皮岩首期陶双料混炼工艺及陶雏器初探》介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钦州坭兴陶、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宾阳邹圩陶器和靖西壮族夹砂陶、横县传统土陶等广西各地制陶技术均为典型的双料混炼制陶工艺。

我国著名古人类学家裴文中教授,他在中国第一座洞穴科学博物馆---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古文化遗址的题词:“中国可以成为世界上古人类学的中心,广西是中心的中心”。其实他早就窥探到了广西在上古人类文化的地位......

你可能感兴趣的:(陶器的鼻祖与广西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