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家族》宣扬自然的同时,并不没有反对人文科技

电影《荒野生存》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the core of man's spirit comes from new experiences。我想这便是公路片的魅力所在,跟着主人公的步伐,体验着他们的悲喜,陪伴着他们的成长。

公路片是一个很百搭的题材,遇上童年便有《伴我同行》《契克》,遇上青春便有《逍遥骑士》《摩托日记》,遇上老人便有《老人与猫》《飞跃老人院》;国产电影里《人在囧途》《后会无期》也广受喜爱。而今天介绍的这部电影,一部以家庭为题材的公路片实为少见,没有严肃的命题、没有无厘头的恶作剧,一切就这么开始了:

《生存家族》

嫌弃外公寄来的新鲜食材,铃木一家的晚餐由便当、快餐代替。短暂而不愉快的交流,将家庭成员推向各自的电子设备。然而,突然停电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只有星星开心的上班。停电引起了食品危机,铃木一家被迫向外公家转移,奈何汽车、飞机无法启动,一行人只能骑车前行;路上遇到高速路上失魂落魄的迁徙大军、怡然自得的骑行者们、冷酷帅气的农场大叔,跋山涉水、直面野狗攻击,最终到达外公家鹿儿岛。

严格的说这并不是一部严谨的电影,整部剧建立在一个十分荒唐的假设之上:没有为什么,突然所有电器不能用了,包括电池。这会让很多逻辑强迫症的观众纠结、吐槽,但仔细想来又和乔布斯设计Iphone时非要把键盘去掉一样无礼,却美好。影片的前10分钟有些枯燥,琐碎的家庭生活、停电后的反应都在观众预料之内;而这就是这种未曾修饰的平淡,才使得后面的旅程愈发真实。

从有新鲜的食材却要吃快餐,到接受宠物粮食,再到吃毛毛虫;

从不敢杀鱼,到被迫杀猪,再到持刀面对野狗;

从相互争吵,到原谅,到齐心协力;

从米店买车,到荒野偷猪。

这是一场关乎舍与得的修行。舍弃虚假的妆容、绚丽的衣服、精密的电器、无谓的尊严,在自然中探求人类最根本的需求。收获的不只是探索的勇气、物质的满足更是一种对自我、家庭的认同。

大自然给予馈赠,却不自居。人类却在文明的进化中妄想成为自然的主宰,以科技维护作为人类的自尊。与自然相处的骑行者们,身着彩衣,随遇而安。而与自然抗争的铃木一家断水断粮,狼狈不堪。

大自然是仁慈的,日本的导演和编剧是仁慈的。影片结尾的东京,垃圾车带走垃圾,城市便恢复原貌。真是庆幸这不是好莱坞的作品,不然那街道必然破败不堪!

另个值得称赞的地方,本片在宣扬自然的同时,并不没有反对人文科技。影片结束,所有人回到城市,享受着科技的便利,没有虚情假意的留恋,有的只是生活态度的转变。

林语堂在《艺术的生活》中说:大自然大自然本身永远是一个疗养院。它既是不能治愈别的病患,但自然能治愈人类的自大狂妄。

多么美好的假设啊!

=====================

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

当你走的太快时,要懂得停下来等等自己

----------------

电影、音乐、书籍

个人微信ID:nwl006

《生存家族》宣扬自然的同时,并不没有反对人文科技_第1张图片

=欢迎关注=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存家族》宣扬自然的同时,并不没有反对人文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