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里到镇上,这条路走了二十年

社会分工被认为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所以单就“雇人浇地”这件事来说,我们村与镇中心的那些村差了近二十年的发展水平。

我们村与胜坨镇中心只有五里地的距离,但属于宁海乡,2000年左右合并乡镇的时候与胜利乡统一划归到胜坨镇。虽然行政归属在一起,但富有程度并不能随一纸命令瞬间看齐,我们依然被镇中心称作“西乡”,多少有点地域歧视的味道,代表那些不富裕的村子。那天跟初中同学还聊起这个事,他娶了一个镇中心的媳妇,村里人都觉得这是一件难得而且体面,让人知足甚至值得炫耀的事。

说回“雇人浇地”这件事,当时我还在上小学,差不多二十年前了。我们村都拉着自家的小型抽水泵去给镇上那些村子浇地,当时觉得这是一个很赚钱的活,大家都蜂拥而至、趋之若鹜。我不曾亲历但从大人们的描述可以想象:好多人争抢着给一户人家浇地,而东家则要看看你的水泵马力大小、管子粗细、劳力棒不棒,或者前几年给他浇过地没有。这是一个挑三拣四的买方市场,跟买牲口看牙口差不多的“惨烈”和粗鄙。

记得爹娘总是很早就出发,牛车拉着机器,车上盘着管子,管子上坐着爹和娘,风餐露宿一天,如果能浇上一块地就知足和高兴得不行哩。记忆中好像是三十块钱一亩地,是个不菲的收入,更重要的是显得很有能力哩。但往往是空手而归,却也乐此不疲。因为这,村里有个小伙子跟他爹吵架竞喝药自杀哩,那年他十八九,我有十一二。

为什么他们需要浇地?当时我的想法是他们没有机器,所以觉得他们比我们穷,但现在知道他们没有时间,因为他们家的壮劳力都有更赚钱的事情可做,比如去附近工厂上班,或者在镇上开铺面。镇上的民营企业大概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万达刚开始是给电力公司铺设电缆,提供劳务,后来就想着能不能自己生产电缆,就发展成了加工制造企业,后来又有了化工、轮胎、房地产等等产业。东辰也是从电力开始,做变压器,还有胜通,都慢慢发展起来,这几家已经是市里的明星企业,有的还是中国500强,还有许多化工的企业,这些企业给村里人提供了好多工作岗位和工资性收入,把地里的劳动力都吸引走了,就剩一个妇女在家,自然要雇人浇地了。

二十年过去了,我们村终于出现了“浇地”市场。得益于整体经济的发展,村里通往县里或市里的通道更加畅通,村民开始去外面工作,村庄开始改变了面貌。同时,镇上的企业也开始在更大的范围布局,我们总也没能成为这些企业的腹地,“远水”解不了近渴的缘故吧。

胜坨镇是市里有名的工业重镇,有人称“南大王,北胜坨”。大概是靠近油田的关系,“胜利”二字就是取自镇上一个村名,早年间村民跟石油工人有些“私交”,供给一些生活给养,简单的生活用品来换取油田上的重化产品,比如汽柴油,又比如零部件等等,又比如在油井泄露的时候有优先或者垄断的拾荒权,这些“下脚料”足以让部分人过上富足的生活。

经过原始的资金和人脉的积累,有些头脑的人不满足于简单的物物交换,开始围绕上下游提供生产加工,就像万达由向电力公司提供劳务发展到提供产品,又开始进入化工领域。所以先天的资源优势为民营经济提供了发展动力和思路。同时苹果砸下来也恰好有牛顿接着,完美诠释了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驾驭能力,民营企业家带动着企业和村子逐渐做大做强,形成一个隆起带,而越来越多的人就可以“大树底下好乘凉”。天时地利人和滋养着这片土地。

得益于企业的发展,镇中心的那些村民慢慢脱离土地,告别农业生产,开始职业的城镇化。随着收入增加开始买房搬家,从镇上搬到县里,再搬到市里,不断改变着居住条件和生活方式,进行生活城镇化。现在我们村80后也开始了大迁移,先找工作再买房,假设把顺序倒过来,先把人赶到楼上,简单改变居住方式,却没有收入的改变做前提,生活方式的改变作为发展,则“楼亦不楼,城亦不城”。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村里到镇上,这条路走了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