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行

多年前,有任务去了趟祁连山,感受了大西北的辽阔与壮美,此为点滴记录。

我从北京首都机场乘飞机飞往西宁的曹家堡机场。曹家堡机场是青海省唯一的一个二级机场,离西宁市区比较近,大约20多公里,有的士与机场巴士可以选择,交通还算便利。

青海行_第1张图片
西宁宾馆前面的孔雀造型

西宁市建在绵延群山之中的峡谷地带,有点象我曾去过的福建三明市,市区皆长而窄,不同的是三明市是依沙溪河两侧而建,而西宁市区所在的峡谷并没有河流贯穿而过。与我之前想像的大西北有些不同,西宁城市虽小,但街道比较整洁干净,城市看上去很清新,市区绿化也比较好。

西宁的居民以汉人为主,这些汉人多数是支援大西北时从内地移民来的,回族的人口也不少,我去的时候,刚好遇上回族新年,很多回族人的商铺都关门歇业。之前我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了解仅停留在书本与一些视频资料上,这次来西宁第一次亲身体验回族的新年。青海少数民族主要是回、藏与蒙古,藏民多住在玉树洲等南部地区,蒙古族多在北部,以放牧为主。

青海行_第2张图片
西宁市貌
青海行_第3张图片
市中心公园一角

在西宁市,除了饮食与住宿外、销售户外运动用品与运动自行车的商铺比较多,汽车出租公司也比较多,可见西宁是一个运动型的旅游城市,比较受内地人欢迎的青海湖旅游景区,就在西宁西边大约130公里的共和县。

我在汽车出租公司租了一部丰田越野车,与地质队的一个朋友一起驱车前往祁连山。

第一次登上青藏高原,第一次在辽阔无边的草原上驰骋,心里很激动,沿途拍了不少照片,但是我的手机功能不太好,我的拍照技术也不行,又是在行驶的汽车上拍照,拍出来的照片的质量差强人意,有点遗憾。

青海行_第4张图片
沿途的蒙古包,不过这不是牧民的蒙古包,而是给游客体验旅游景区,。
青海行_第5张图片
远方有一户牧民
青海行_第6张图片
牧民的家与草原上的羊群

刚进入青海大草原,脑子里就蹦出一首歌:

“青海的草原,一眼看不完。

喜玛拉雅山,峰峰相连到天边。

古圣和先贤,在这里建家园。

风吹雨打中,耸立五千年。

中华民国,中华民国,经得起考验,只要黄河长江的水不断

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千秋万世,直到永远。”

很遗憾做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的中华民国终究没能经得住考验,只有巍巍的喜玛拉雅山,千秋万世,永远耸立在天边。

青海行_第7张图片
辽阔的大草原

远处的山上常年积雪,看上去不是很远,但从我拍照的地方开到那儿大约花了5个小时。

车子开到天骏县时已经天黑,白天还是炎炎夏日,晚上气温却一下子骤降到零度左右,小时候课本里面说的西藏“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也在这里得到了验证。天骏县的县城很小,基础设施比较差,远不如南方发达地区的乡镇,规模只相当于华北平原上比较落后的小镇。当天晚上天骏县最好的一个宾馆已经客满,我们就退而求其次,住在另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宾馆,说是宾馆,条件其实只相当于内地的招待所,棉被有点潮湿,且房间里没有暖气,我们勉强在那里熬过了一个寒冷的西北高原之夜。

青海行_第8张图片
高原上的小河
青海行_第9张图片
难得一见的高原小灌木丛

青海行_第10张图片
这些小山丘有点象古堡

青海行_第11张图片
一片湿地,青藏高原上实际并不缺水
青海行_第12张图片
很美的小山丘与清澈的小河
青海行_第13张图片
这个地方的草原特别美,绿草绵延
青海行_第14张图片
这一片草原上有好多野兔

在草原上,很少能见到人烟,在东部地区开车,经过的是一个又一个城市,开车七个小时,能经过七个大大小小的城市,而在荒凉的大西北,开车七个小时,甚至见不到七个村落,大部分时间只能偶尔见到一户牧民。牦牛与绵羊倒是见到不少。

东部人很难理解西北牧民的生存状况,有的人觉得西北牧民很穷,有的人觉得很富。我认为西北牧民的生活无法用东部地区的穷富的概念来理解。我见到的牧民,几乎都有一大群的牦牛与绵羊,按照市场价折算,他们绝对是很富的,听当地人说每一户牧民家几乎都有车,去近的地方骑马,去远的地方开车,听起来似乎生活过得不错,但是他们的牧区离城镇都非常远,孩子的教育与就医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且牧区生活设施几乎没有,牧民的卫生基本也不讲究,文化娱乐更谈不上。

整个西北地区人烟稀少,牧区更是如此,我们所经过的天骏县尕河乡,全乡人口包括乡书记、乡长等一套乡政府的人马,以及所有长住人口全部加起来据说总共才73人,而天骏县的土地面积是东部一个县的面积的好几倍。

青藏高原上的空气可以说是纤尘不染,在华北平原呆的时间长了,长年的污浊的空气已让脆弱的肺麻木,来到青藏高原,感觉肺一下子苏醒了,可惜青藏高原上氧气稀薄,不动还感觉良好,一动就气喘吁吁。在进入这个山口的时候,有一段路汽车无法通过,我们下车清理杂石,搬了几块石头就累得恨不得马上趴在地上,感觉极度缺氧,车上虽然配了氧气袋,不过我们认为不到万不得已坚决不用。

因为没有灰尘,青藏高原上的天空异常透亮,能见度非常好,我不敢确定我们眼睛能看多远,我们只知道我们能清晰看到的远方的山脉,驱车几个小时都到不了。也因为没有灰尘,光线没有在空气中来回折射,太阳一下山,因为没有光线折射的余光,到处一片漆黑,那可是真正的黑,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不象在内地,太阳下山后还有一段时间的光亮。

青海行_第15张图片
这一片山有点荒凉
青海行_第16张图片
祁连山脚下的河流

冰川融化在这里形成了河流,河里有着各种颜色的鹅卵石,有些特别漂亮,我认为很有收藏价值,但因为我们是租来的车,石头比较沉重,捡了一堆最终却没能带走。

青海行_第17张图片
这是我们的目的地,我们要登山的就是这座山
青海行_第18张图片
群山中的河流

上面两图是我们的目的地。翻过这群祁连山脉就是甘肃的玉门关。

整个祁连山脉顶上长年皆是皑皑积雪,连绵的群山分成泾渭分明的两种,一种是青山,山上布满绿草,一种是完全不长草,整座山显红褐色,山上只有偶尔点缀着一种长刺的矮小的高原植物。相连的两座山为什么会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景象与特征,只有地质学家才能给出解释。

登上上图的那个山,我感觉有点头晕,神智不是那么清晰,不知道是因为缺氧还是因为紧张,这个地方海拨4000多米,连我地质队的朋友都感觉头晕,身体不适。我倒是没有感觉到高原反应,人也不难受,只有登上这座山,才感觉到有点头晕,手脚好象不听使唤,动作也不灵敏。因为这座山有点陡,山上没有树,只有一种上述说的长刺的、趴在地上的植物,根本没有可以抓手的地方,如果不小心滚下山去,那是必死无疑。

那几个当地人在这座山上与平地上一样灵敏,他们跑来跑去,蹦来蹦去,就象高山羊一样。他们每一个人的脸蛋都是清一色的高原红,衣服似乎好久没有洗了,生活也极其简单,但我能感受到他们无欲无求、简简单单的生活的快乐。

高原上气压低,在这里饭是永远煮不熟的,住在这里当地人都是用高压锅做饭,他们用高压锅烙的一种有点象面包的大饼,类似于新疆的馕,又松又软,非常好吃。回到天津,我也尝试多次想烙出那样的大饼,但是每一次都失败了,我自己烙出来的饼根本就啃不动。

说真的,我非常喜欢青海,喜欢青藏高原,喜欢祁连山,那是一个能洗涤凡尘的地方,希望哪天能与朋友们再去一趟青藏高原,我们不走寻常的旅游线路,而是深入高原腹地,去感受天然的景观。



你可能感兴趣的:(青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