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万丈豪情难为尼

曾在《女皇驾到》一书中了解到女皇武则天的生平,对作者的史料考证功夫甚是感佩。作者秋地以骆宾王的《讨武氏檄》为引子,拉开了探索武则天身家背景的历史序幕。原来这位女皇的出身远不是骆宾王所谓的“地实寒微”,相反,却是大有来头的。

武氏家族上溯六代,都是朝廷命官,其父武士彟更是唐工部尚书,封应国公。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家世也十分显赫。她出身于关陇六大望族之一的弘农杨氏,与隋文帝杨坚一脉。父亲在隋朝身居要职,各位堂兄则都是初唐时期有名的宰相。所以说,杨家门第之高,连当时的李家皇室也不能比。

毫无疑问,少女时代是武则天人生中的黄金时期。其童年时代物质条件富足而优越,故而那时候她生活地无拘无束,情感天真烂漫。而从母亲那里接受的良好教育,更使她的才学在同代人中极为显眼。但是,她的幸福生活突然被父亲的去世打破了。那些同父异母的兄长甚至其他族人,都对11岁的武则天和她母亲、姐妹发起难来。武士彟离世后留下的庞大家产令在世者不顾尊长礼仪,为了利益不惜撕破脸皮,争得头破血流。

童年时期家族之间的罅隙给武则天的心理留下了深深的阴影。及至后来,武则天掌权后对武氏家族进行的疯狂报复,都可从中找到最根本的原因。因为恃强凌弱的兄长,武则天从家庭内部的争斗中,逐渐体会到了社会的冷酷无情,也在她稚嫩的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也许,垂暮之年的武则天即使让武氏皇统及其身而绝,也不立武氏子弟为大周王朝的继承人,是对她在少女时代所受兄长们的“失礼”的一种回应。

据说,美丽的武则天在唐太宗时期的深宫中并没得到皇帝的宠爱。既然她是因为美貌与才气并重才被太宗选进宫的,为什么又对进宫的她不重视呢?后人推测,可能因为她身上透出的英武之气太过明显。那则著名的“驯马之论”足以说明这点。许多文学和史学方面的书籍都记载过这件事,大概是这样描述的:

吐蕃向唐太宗进贡了一批良驹,都已驯服,唯有一匹叫狮子骢的未被驯服。唐太宗甚是喜爱此马,称它为龙驹。于是对手下说,谁能驯服这匹马就有重赏,结果无人应答。武则天自荐:“我能驯服。请皇上赐三物:铁鞭、铁锤、匕首。用铁鞭打它,不服,就用铁锤锤它;还不服,则用匕首杀了它。”唐太宗说:“照你这么说,朕的良驹不被刺死了?”武则天解释:“良驹应该成为君主的坐骑。驯服了就用,驯不服留它又有何用呢?”

唐太宗不置可否。也因此,唐太宗看到了武则天心狠手辣的一面,这也就是武则天在太宗这里不得宠的原因吧。武则天的驯马之论说明她并不懂马,更不爱马,反而流露出了可怕的暴戾性格。所以,对太宗这位爱马之人来说,听到她想以如此简单粗暴的方式来驯服,极有可能引起反感。居于深宫而胸怀大志的武则天就这样过了11年,直到太宗去世,她的光明时刻才重新到来。

但在光明到来之前,武则天又经受了极大的考验——随着太宗驾崩,未有子女的宫人须入院为尼,武则天正是其中之一。可是就如歌词唱得那般,武则天是谁?她可是“万丈豪情难为尼”呀!三年之后,新皇帝李治为父服丧期满了,武则天被他再次接进了宫中。于是,这位前朝的武才人二度入宫后,在与王皇后和萧淑妃的一波波斗智斗勇中很快胜出。最后,她不仅做了皇后,还做了女皇。

然而,武则天的权力争夺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夹杂着无数的眼泪和鲜血。大女儿安定公主尚在襁褓之中,即惨死于武则天之手,只为嫁祸王皇后;一代名臣韩瑷、来济、褚遂良皆因她的皇后之梦被贬。长孙无忌遭流放、上官仪被杀。而她在成为皇太后的时期里,也曾遭遇地方兵变,但是以武则天的智慧和谋略,不仅平定了叛乱,还同时打击了一直以来反对武则天称帝的关陇世族。对于李氏家族的后代,她杀了个精光不说,就是自己与高宗的亲生儿子们,也个个被他整得胆战心惊。或被废黜流放、或被幽禁、或被诛杀……

武则天:万丈豪情难为尼_第1张图片
武后行从图 唐 张萱

当然,武则天能够最终取得皇位,也不全靠权术计谋和酷吏虐杀,她还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其政治纲领突出富国强民,广用人才,突破传统观念,打压贵族,扶持底层,禁止奢靡,提高女性地位,团结周边民族等都对后世有着积极的影响。而这些恐怕才是即使人们惧她恨她,却又在她离世后感到深深悲伤和哀痛的原因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武则天:万丈豪情难为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