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召南·鹊巢》:喜庆的“鸠占鹊巢”,怎么就变成了骂人的话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这首诗讲的也是新婚,而且写的还是女子出嫁的热闹场面。

本诗贡献了一个汉语高频词汇“鸠占鹊巢”。鸠占鹊巢,现在通常都是贬义,比喻非法侵占别人的利益。

我们来回过头看看这首诗,看看怎么“鸠占鹊巢”就从形容喜庆的婚姻,变成了用来贬斥不当行为的专有名词。

鹊,喜鹊。鸠,鳲鸠,也就是“八哥”。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八哥居鹊巢。”很多人把鸠解释为布谷鸟,可布谷鸟其实不占别的鸟的巢,实在让它背了千年的“黑锅”。

不过,维基百科上也提到,一些布谷鸟会建造“公共巢穴”,协作抚养幼鸟。

出自细井徇·《诗经名物图解》

《鹊巢》里,把八哥占了喜鹊的巢,比喻为女子嫁入男方家中。原来的意思,是女方把男方的家,当成自己的家。只是后来,这种“理所当然”的隐喻,脱离了这首诗的文本,才引申出了“霸占”的含义。

“之子于归,百两御之”,这位姑娘要出家了,百辆车子迎接她。“子”,古代男女通用。“于归”,女子出嫁。“百”,不是实指。因为当时,能动用百辆车迎亲的,恐怕得是诸侯级别。

中国古代,这种实词虚指特别多。劝人谨慎行动,要“三思”;形容人文思泉涌,说“下笔千言”;表忠心,称“万死不辞”;就连称皇帝,也都是“万岁”。

后面两节,语意相近,不作细讲,分析一下其中重要的动词即可。说鸠占鹊巢,用了“居”、“方”、“盈”三个词。居,住;方,占有;盈,满,指的是陪嫁的人非常多。前面说百辆车有点儿夸张,可如果跟着女子陪嫁过来的人很多,那说明女子可能也是出自显贵之家。

先秦之际,如果是诸侯的女子出嫁,不仅有丰厚的陪嫁彩礼,还有陪着她一起出嫁的姪(女方兄弟之女)、娣(女方的妹妹)以及另外两名和女方同姓的国家(如果是鲁国,那就另选其他的姬姓诸侯国)送女儿陪嫁。这两位陪嫁的同姓诸侯国女子,也需要带上她们的姪、娣一起陪嫁过去。除此之外,还有陪嫁的婢女、奴隶等。婚姻,也因此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国家战略布局。

再看另外三个动词,御(yà),同“迓”,迎接。将(jiāng),送。成,迎送成礼,此指结婚礼成。再看看我们现在办婚礼的流程:新郎打头阵,带着婚车车队去迎新娘;接到新娘,一路花车招展,引人围观;新娘到新郎家,亲戚祝贺,邻人围观,举行婚礼。几千年来,我们都是这么结婚的,好像也没有什么变化。


诗经专题第12篇,总第012篇。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经·召南·鹊巢》:喜庆的“鸠占鹊巢”,怎么就变成了骂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