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6《行走云南》之七

丽江人口称两张名片,一张是玉龙雪山,一张是所谓“一生必看的一场演出”《丽江千古情》,我毫无贬低这场演出的恶意,只是单指演出本身的技术含量及演员水准,与濮阳的《水秀》完全没有可比性!

纳西族出了个“木府”被津津乐道,据说当地民族领袖向明朝皇帝朱元璋表达归顺的忠心后,皇颜大悦,赐其“木”姓,据传说是将“朱”字去掉“人”而留下木,意为纳西族木府从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中国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培养了我浅薄的历史知识,但至少告诉我一个常识,这个所谓的“木府”从来没有进入过中华民族政权核心体系的视野,他充其量是个偏远的,边缘的附庸。纳西族在明朝时,人口数量大约为三万人左右,左有剽悍的彝族,右有强大的白族,生于夹缝中的一个弱势民族维持生存尚且艰难,根本无从谈起对其它民族实施统治与管辖。

丽江古城没有城墙,导游说是因为木府统治者认为“木”字加围栏为“困”字,因此不建城墙。木府统治者哪里有文人雅士玩弄文字游戏的兴致?纳西族历史上从来都是弱势民族,为了维持生存必须不断向主政的当权者屈服,因为毫无抵抗能力,任何强敌入侵时,纳西族临行自我保护的唯一方式就是向强权者俯首称臣。

面对外族入侵,从未想过抵抗,从来只有屈从,所以他无需城墙。这就是丽江古城没有城墙的历史真相。历史不是遮羞布,它真实得让人汗颜。

这是屈辱吗?站在大历史的视野,我反而敬佩纳西族先人的胸怀和格局。汉文化向来讲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讲究孟子威武不能屈的气概,讲究杀身成仁舍身取义,但唯一忽略了历史的残酷。一个人口总数只有区区三万人的落后民族,面对华夏民族历史上任何一次战役,死亡人数都有可能让这个民族即刻消亡。

怎么办?是为了所谓民族气节将整个民族部落的人陷入毁灭,还是甘愿接受更强大的文明的引领与同化,保存民族火种,延续民族血脉?纳西族祖先做出最为明智的抉择,不与任何强权抗争,顺应时代潮流。这是一种妥协吗?但又为什么不妥协呢?

站在大汉民族的政治视野,我们很难体会一个偏远少数民族面对的生存困境,哪怕是如今如此昌明的时代,像纳西族这样的少数民族依然是弱势群体,狭小的生存环境注定限制了他的眼界,他们生在边缘,似乎注定要活在边缘。

《丽江千古情》,充满了悲怆与凄凉,赶马帮的青年,为生存远赴千里,向藏区运送茶叶换取粮食,路上遭遇劫匪,为了保护一点口粮命丧天涯。马帮回来了,但队伍里没有那个英俊少年的身影,等待他归来的少女悲痛欲绝。这是一个为了躲避战乱,逃避强敌,苟且偷生于人烟罕至的香格里拉的卑微民族,这是一个时刻面临着断粮绝命的卑微民族。

《丽江千古情》,充满了绝望与挣扎。拒绝与外族通婚,或者外族拒绝于纳西族通婚,让深陷情欲的少年以身相殉。既然这个世界容不下我们的爱情,就去寻找那美丽的天国吧,带上最璀璨的首饰,带上最甘美的酒肉,放肆地纵情于天地间。唱着,跳着,爱着,醉着,然后,彼此喂下备好的毒酒,微笑着奔赴另外一个世界的爱情约会。

《水秀》以高超的专业技术和精湛的专业表演取胜,而《丽江千古情》以煽情取巧,它真的根本不需要专业的演员,一切都是前制作好的程序,在悲悲切切中,望见一个弱小民族佝偻的背影。

0506《行走云南》之七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0506《行走云南》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