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风尘棋客在几年前写的TTPPRC商业模型(由于还未获取授权,所以我未能在公众号里转载),顿时脑动大开, 写的真的是太好了,颠覆了我对传统的4P或者4C理论的认识。
确实无论是4P也好,还是4C也好,都是过去的商业模型了,所以我认为对于商业教科书,应该以历史书的心态来看,毕尽那些都是过去,要掌握最新的动态,你得和别人聊天、自己动手、或者看最新的文章才行。但反过来,教科书还是要看的,你得了解过去,才能对当下的事情进行判断,从而对未来做出决策。
关于哪里看TTPPRC的文章,我最后会说,先简单介绍一下该模型,TTPPRC是趋势(Trend)、流量(Traffic)、包装(Package)、产品(Product)、重复性消费(Revisit)、相应成本(Cost)的缩写。
“顺势而为是从事一切商业活动的首要因素。在趋势(Trend)的面前,个人能力终归都是渺小的。即便史玉柱这般商界传奇重新出山,非要在2015年开一家卖CD和卡带的音像店,成功的概率也是微乎其微的。任何行业的领导者,在时代的滚滚车轮面前逆势而为都是螳臂当车,哪怕是乔布斯的iPod Classic,如今也未必是一家二流手机厂商的对手。”
“无论你想卖什么东西,先得让人知道你在卖呀。看似平淡的一句话,成就了上千亿的Google,几百亿的百度,而且他们对于普通用户竟然都是免费的。淘宝上开店不要钱,你倒是不买直通车啊(那位喜欢说上帝保佑大家晚安的淘宝店主表示呵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愈发地意识到,流量本身就是一门巨大的生意。世界上有太多企业都在卖东西,而其中的绝大多数,我们压根永远都不会知道。于是为了让我们知道他们提供这么一个消费选择,他们花了很多钱。
其他的具体不说了,今天我主要班门弄斧一下流量这事。
按我的理解,商业运营中,无论是2C还是2B,获取流量经历了以下三种渠道:
■ ■ ■
1.实体店面
以卖茶叶这事为例,大家比较好理解。当然安溪的业内人士也和我说过,最早的卖茶叶是茶农挑着扁担,挨家挨户卖茶叶,后来改革开放后,有些人就开店面了,再后来发现光开一个店面还不行,于是又出现了很多连锁店。不管怎么说,我把这些早期的模式都归结于实体店面销售模式。
实体店同销售模式如果获取流量呢?无外乎是选址,选个人流量大的店址,再把店面装修的漂漂亮亮的,请漂亮MM在街上发发传单,或者在门口用免费的杯茶吸引路人试喝,或者在店内提供聊天的场所让你边聊边喝,再或者老板去搞大客户营销,和大企业、政府事业单位的采购部门搞关系,希望他们大宗采购,等等。
这种模式下,你会发现,街边的茶叶店越来越多,在南方,特别是福建,茶叶店已经差不多在超过沙县小吃、桂林米粉、重庆酸辣粉、兰州拉面四大小吃店了,每个城市有几千家甚至上万家都不夸张。这种现象造成了单店的销量不高,因此茶叶的毛利当然就要高了,才能承担大量的房租成本。
2.网络渠道
电子商务兴起之后,很多做实体店的,或者原来没做实体店的,大量的人跑到网上来开店了。通常网上的售价会低于线下实体店,因为线上的获客成本会低于线下,可以把利润让利给客户了,销量才能大起来。当然我也发现一些店面线上线下是统一价的特例,比如我去黄山旅游时,发现一些祁门红茶的店面就是这么定的,那是他们的一种独特的销售策略。
网店除了淘宝、天猫、京东之外,还有很多人做自营的网店,比如在台湾叫天仁,大陆叫天福的传统茶商有专门的自营网店。或者新锐的茶商山国饮艺前几年也运营了一家叫“尚客茶品”的自营网店。做的好的网店的销量是线下实体店销量是不可比拟的,通常线下一家店一年销量有个上百万已经很不错了,网店做的好的比如我朋友肖森舟在天猫的“森舟茶叶”一年能卖几千万!
但是越来越多人做网店之后,用户发现可选择的网店越来越多,商户获取流量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并且由于互联网不像传统行业存在区域性,网店也形成了马太效应,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大家的生意也越来越难做了。
3.IP营销
好了,第三种获取流量方式来了,前段时间有一位90后小兄弟,看到我在写很多创业的文章,于是找我聊天,聊了他的创业项目——对,他也是一位茶商,不过是最新屌炸天的IP茶商。
他是怎么做的呢?说简单也简单,也难也难,简单的是说他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难的是公众号的内容运营。他从去年6月份开始,运营了一个叫“茶也生活”的公众号,然后坚持写原创文章,目标客户群体是企业的青年白领一族,这类群体刚进入社,之前对茶还没有较深的认识,算是行业的增量客户(不与传统茶商抢老客户流量)。
然后文章内容基本是如何品茶、鉴茶,或者茶行业内幕的关于茶文化的文章,其中之前有一篇关于提前泄露星巴克也要卖茶的文章还成了流量爆款(后来被PR删除了)。
“茶也生活”一开始是不卖茶叶的,不像店面或者网店,一上来就吆喝我这里的茶如何的好,如何的便宜,如何的新鲜。等他们获取了原创认证,再积累了一定的用户之后,忽然有一天,他们在公众号开了一个商城——开——始——卖——茶——叶——了!据他讲,团队就三3个小伙合伙,还没雇佣人,销量我就不说了,是商业机密,反正说出来会吓死传统卖茶叶的人!
他的用户为什么会买他的茶叶,而且销量还很不错?我分析无外乎有三点原因:
1、价格便宜,因为他已经通过内容获取了流量,不用再打广告了;
2、信任感,人家能写这么专业的原创文章,那一定对茶是很专业的,也是爱茶之人,肯定不会坑人的;
3、亏欠感,每天都在看人家辛辛苦苦写的文章,宝宝好辛苦哦,我要为你的努力买单!
我要重点强调,以上举了辣么多的粟子,不是软文,也不是硬广,我举的都是我熟悉的粟子,没收钱的,说明他们的流量延伸到我这里来了。
好了,以上案例说完了,相信大家我不用下定义解释,就已经知道IP营销的概念了吧,简单的说,IP营销是互联网思维:先做用户,再提供产品或者服务。
■ ■ ■
现在开始瞎BB我的IP营销观念了。
1、IP营销不是现在才有的,等媒体炒作再做就晚了。
IP营销模式不是去年今年的事,人家好莱坞早就把这玩烂了,每一经典大片都是一个强IP,可以延伸周边动漫、玩偶、书集、主题乐园等等各种产品的销售。大陆(哈,我的公众号很多包括台湾、香港等海外创业者用户哦)这边是15年开始吹鼓IP营销,其实也是早就有了。
最典型的就是罗胖的“罗辑思维”了,从2012年12月21日“世界末日“开始,每周一个视频说书,我基本每集都追。罗胖抓住了现代人不爱读书的痛点,干脆他来读给大家听,一开始没有任何收入,不断的烧钱攒用户,攒了一定用户之后,他丫竟然开了网店开始卖书和周边的创意产品了。这几年积累了600多万微信用户了,其中有10%也就是60万用户有在他商城购买商品——这其中当然包括我了。
还有很多粟子,比如“星座不求人”,一个针对90后的团队,在微信、微博积累了百万级的粉丝,微信文章经常瞬间破10万+,比如大学生期末考了,写篇什么星座要戴什么转运手势的文章,然后说我商场有卖呀!据说这个团队被无数的VC抢着投。
我发现这些做的好的案例,都不是全中国的媒体在炒作IP营销之后做起来的,人家都是通过很长时间的积累,一步一步慢慢做起来的(网红是特例)。
2、IP营销不仅仅是网红,范围应该远远大于网红。
现在最热的网红应该是papi酱了,网红的本质还是要靠某个个人载体为形式,所以范围较小,IP就不一样了,除了个人,还可能是一部电影、一个游戏、一本小说、一个公众号。对于公众号来说,像我朋友十点林少做的“十点读书”、琦琦做的“行动派”、柯洲做的“笔记侠”其实都是内容IP,都是通过内容吸引用户,然后给用户提供相关的产品,都是投资人追着投的强IP。
所以,如果创业者不是网红也没有关系,IP营销还是可以玩转的,况且,我个人认为网红的形式不是持续的商业模式。如果这个网红江郎才尽了呢?如果万一发生意外挂了呢?如果万一吸毒被关起来了呢?
3、IP营销不能仅靠微信,应该多渠道并行拉流量。
很多初入门者以为IP营销仅仅是在在微信上做,其实现在的营销内容和渠道非常丰富。
内容的形式上,除了文字(比如咪蒙),还有漫画呀(比如顾爷的漫画,广告都有人看),还有视频(比如papi酱),还有音频(比如凯叔讲故事),还有游戏(比如花千骨)等等非常多。因此,你的团队可以有选择性的选择一种或者多种形式的内容。
在渠道上,我比较熟悉的文字内容方面,个人认为目前最有效的、能转化的还是微信公众号了,此外,今日头条、腾讯OM、微博、知乎、豆瓣都是很好的渠道。视频、游戏、音频方面我就不专业了,当然这些渠道都非常的多。因此你的团队要考虑到流量的不同渠道推广,再能最大化的发挥内容的潜力。
就像罗胖所说的,内容是一个U盘,你可以像插在不同电脑一样,插在不同的平台里,随时随地的使用了。说到这,作为扫黄打非的我又很邪恶的联想到:内容就是男性,平台就是女性了,就像留辫子的国学大师辜鸿铭所说的一个茶壶要配多个茶杯的道理了。
4、IP营销的IP本身,也是要做好运营的。
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周鸿祎说的:互联网的产品形态很简单,但商业模式很复杂,商业模式要绕来绕去!像360的商业模式,先做免费的360安全卫士,再做杀毒软件并行在安全领域吸引用户,再把用户引流到360浏览器,通过浏览器的网址导航收广告费,把用户引流到游戏,游戏又通过免费用户来吸引收费用户买单,这就是绕来绕去的解释。
IP营销,也是互联网模式的一种,通过IP吸引用户,再把用户导流到其他产品或者服务实现盈收。因此,在这种商业模式上,是有两层营销的。
首先一层营销就是你的IP本身的营销,比如你做公众号,也要定位、内容、推广这三板斧(微信用户破1万后我会专门写),这个推广便是你的IP本身的营销,你要想各种办法吸引流量,然后转化成你IP的用户,这是第一层营销。
其次,IP有了大量的用户多后,你还要想办法把这些用户转化成你产品或者服务的用户,这就是第二层营销了。产品、服务同质化目前已经越来越严重了,今天你有的功能明天我也会有,今天我有的功能明天你也可能会上。因此营销在当今的商业环境里已经越来越重要了。
最后再谈谈,我自己的公众号(私想家老非)了,如果你是一个商业敏感度很强的创业者,你一定很早就看出我司马昭之心了。没错,我的公众号是在无意中开始写的,之前没有考虑过商业模式,但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建议我,同时我自己也在思考,如何商业化,因为我通过写文章,几乎没有花一分钱的前提下已经积累了7500多用户了(24篇原创文章,截止2016年4月24日),如果未来能积累更多的用户,说不定我真能从事一些商业上的事哦,这便是先做用户,后做产品(或者服务)的IP营销模式!
■ ■ ■
一些朋友建议我写些商业模式的事,老实说这事真不是我专长,怕贻笑大方,不过今天还是厚着脸皮,聊聊我对商业模式的最新思考,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多拍砖哈。
最后,关注公众号私想家老非回复25,推荐前面提到的那篇关于TTPPRC的文章!
作者介绍
黄非,就是“扫黄打非”的黄非,互联网界外号“老非”,连续创业者,200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会计系,2002-2006在厦门天健华天会计师事务所(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厦门分所前身)任职,2006-2014年作为创始人创办尚科网络,2014-现在作为联合创始人创办请他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