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想了,去做吧

本书作者约翰·克朗伯兹,斯坦福大学教育与心理学教授。1996年,他提出了职业规划的经典理论之“主动构建理论”;2004年荣获“咨询业当代传奇奖”。

这本书告诉人们要做个行动者,不要一直停留在想想之中。当然,现实生活中有各种阻碍我们开始行动的看似合理的理由,那么,怎么才能做出正确的决断呢?我从让自己快乐起来、不要自我抵制、连接这三点来谈谈这本书。

让自己快乐起来

想想自己在什么时候会动力十足、热情洋溢?当然是自身感觉愉快的时候啦。处于快乐状态下的我们不管对人,还是对事都是热情的,感觉生活充满了希望,做什么事都有了动力。与此相反,生活中缺少乐趣,往往使我们感到压抑、苦闷,百无聊赖,对人缺乏热情,做事也没什么动力。

约翰·克朗伯兹在书中举了一个案例。麦迪逊担任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法律分析员,她做这份工作完全是觉得这是一份体面的工作,而不是由于自己对这份工作的兴趣。工作以及专业考试使她亚历山大,她一直生活在疲惫当中,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赖安问她有没有喜欢做的有趣的事情,她神采飞扬地说自己如何痴迷于戏曲表演,戏曲表演让她感到快乐。结束和赖安的见面后,她开始行动起来,她找到公司里的共同爱好者组建了一个戏曲社,开始了她的戏曲表演。当赖安再次见到她时,完全不见了初次见到她时的“僵尸语气”,取而代之的是有趣,充满活力。之后,麦迪逊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在一家软件公司担任自己喜欢的校园代理的职务,在快乐工作的同时,还一直坚持着自己喜欢的表演。

可见,生活中的无乐趣不成活,乐趣把生活中美的一面呈现给我们,在乐趣的驱使下我们开始尝试不一样东西,在不断尝试中我们认清应该追求的东西。

不要自我抵制

为了避免受到伤害,人体有一套自我防御系统,当我们处于一种可能受到伤害的环境中时,人体防御系统开始发挥作用,我们便会有抵制心里。很喜欢一个男生/女生,把他/她奉为自己心中的神,想要向他/她一诉倾心,这时候抵制心理就出现了。它告诉你“要是被拒绝了,多难为情啊,以后可能连朋友都做不了”,于是你就不敢靠近了。然后,那位你心中的神就成为了别人的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喜欢做某事,但担心会失败,觉得自己准备得还不够。完美主义者的思维是没有准备好就拒绝行动,抵制心里告诉他们“没准备好就不要轻易行动,失败了所有的努力就白费了”。然而,机会也许只有一次,错过了就不会再遇见。

抵制心理夸大了所要做的事的危险性,它就是为了让我们待在“舒适区”内。伤害是避免了,但是,却没能给我们带来成长。想要获得成长就不要相信抵制心理告诉你的,它说一个“NO”,我们就要用三个“YES”来反驳它。如果所做之事带给我们的好处大于它所带来的坏处,我们就应该做这件事,失败了,我们收获的是成长。

总之,做,就对了,稳赚不赔。怕就怕自己没有全力以赴地活过。

连接

马云没有他的“十八罗汉”,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俞敏洪没有徐小平和王强的帮助也不会有如今这么强大的新东方。剽悍一只猫,猫叔,如果没有访问那100位大牛,思想便不会得到洗礼,也不会成为如今令人崇拜的他。所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成就伟大的路上需要太多的人帮助,成功人士没有一个是孤立的。

小灶群里的拉公子从朋友圈里看到有人推荐演讲平台“坚持星球”,就去报名参加了,之后又通过这个平台接触到了头马俱乐部,结识了人生规划师Fiona,后来又因为加入Fiona发起的线上社群“活明白”,和Fiona和Toby成为了朋友。再后来,三个人创办了一个能帮助大家找到自己和光明的机构“光明”。

所以,走出自己单一的人际圈,摆脱固定的生活环境,去结交优秀的陌生人,和他们建立连接,也许这就是你生命的转折点。

让自己快乐起来,你的好奇心才会高涨起来,愿意与其他人或物建立连接。在你走出“舒适区”时,自我抵制心理便会抵制这种行为,只有打破这种抵制心理才能做出改变。改变就是要走出“舒适区”,去接触不熟悉或陌生的环境,这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也许就会和他或她建立连接,开启一端新的旅程呢。做,就对了,开始行动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想了,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