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是太监为什么会被朱棣派去下西洋?

郑和,明朝著名的三宝太监,因七次下西洋而流芳后世。为什么一个太监被派作“外交官”出使他国,难道不担心有损大明的国威吗?这种担忧是多余的。其实明朝本身就有派宦官出使的传统。

明太祖朱元璋有感于之前王朝宦官专权的情况,明朝建立之初就规定宦官不得干预朝政,认为宦官只适于干些日常杂物,或者是替皇帝跑跑腿(“结使令”)。所以在明朝太祖当政时期,就有很多宦官出使的先例。

郑和是太监为什么会被朱棣派去下西洋?_第1张图片
郑和

朱棣通过靖难之役从他侄儿那夺得帝位后,由于一大批宦官在他夺得皇位的过程中有功,他开始违背朱元璋的要求,任用了一些随他起兵的宦官担任要职。自此,明朝的宦官开始掌权,甚至于后来还出现了像魏忠贤一类专权的太监。

由此可见,在明成祖朱棣这里,太监郑和被派作下西洋的外交官并不存在身份障碍。只是,朱棣后宫那么多太监,为什么就选到了郑和呢?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三宝太监郑和。

郑和原本并不姓郑,而是叫马和。马和的祖先本是云南的贵族,马家在云南颇有声望,因为他祖父和父亲曾经到麦加朝觐,当地百姓尊称为“哈只”(也就是朝圣者)。

但很不幸的是,在马和11岁时,被朱元璋派来平定云南的军队所俘虏。童年的马和长得眉清目秀,结果被军中的大将阉割后做了秀童,14岁时,又被送到了燕王朱棣那里。对于这个聪明可爱的孩子,朱棣也很喜欢,于是将马和留在身边并让他学习了大量的文化知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马和表现得更为思维敏捷,办理稳妥,深得朱棣的信任。后来,在朱棣夺取皇位的过程中,马和更是鞍前马后,功劳颇大。

在争夺皇位的战役中,马和在燕京郑村坝(现北京东坝村,也有资料说是河北郑州(现在河北任丘以北))一战中战功显著,朱棣一高兴,就亲笔书写了个“郑”字赐给马和为姓,于是马和变成了“郑和”。

由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郑和一方面才能出众,另一方面也深得朱棣的信任。朱棣遇有重大任务交给他,也就不足为奇了。

郑和是太监为什么会被朱棣派去下西洋?_第2张图片
(郑和下西洋 铜版画)

当然,具体到出使西洋这样的“耀兵异域”的重大任务,朱棣也不会随随便便的交给身边的一个人,就算是非常信任,那也得人尽其用,是不是?所以,郑和能成为下西洋的最佳人选,还有其他因素。

其一,郑和本身就是做“外交官”的经历,而且非常成功。

明朝初年,朱元璋实行“海禁”制度,到朱棣时,逐渐有所放开,但却引来了一帮日本浪人到东南沿海作乱,也就是历史上所称的“倭寇”。对于猖獗的倭寇,明朝一面积极打击,一面派了人到日本去作交涉,要求日本“自行剿寇,治以本国之法”。并最终使得日本剿杀了一批海盗,献表向明朝称臣,签订了贸易协议。

完成这个艰巨任务的人,就是郑和。也就是说,郑和是有远洋外交的成功经验的。

郑和是太监为什么会被朱棣派去下西洋?_第3张图片
(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

其二,郑和有一定的航海和造船方面的知识,更有谋略,具有军事指挥才能。

前面说了,郑和有远赴日本的经历,航海知识肯定积累了很多。郑和还担任过建造宫殿和船舶的官职,对建造船只方面也有很多经验。这两点,让他成为了远洋航行的上好人选。

我们知道,郑和下西洋时带了多达两万多人的军事力量。能把这两万多人很好的组织起来,并具备在远离母国的地方的作战能力,这也是很考指挥者的能力的。郑和在靖难之役中,随着朱棣南征北战,经历过数次大战,实战经验极其丰富。把这两万多人的军队交给郑和,应该也算是很好的选择。

郑和是太监为什么会被朱棣派去下西洋?_第4张图片
(郑和下西洋 演出实景)

综上所述,郑和虽不幸在童年时沦为一太监,但却以其过人的本领赢得了明成祖朱棣的赏识和信任,成了下西洋的执行者和领导者,并在青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你可能感兴趣的:(郑和是太监为什么会被朱棣派去下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