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公交像滤镜

城市的公交像滤镜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扩展阅读

我刚到厦门时,我那位现在疏远了的朋友介绍我认识她的两位朋友,我们四个人周末经常约在文化艺术中心的图书馆见面。装模作样地看了会儿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有灵犀地走出来,到艺术街去喝咖啡聊天,或者在中心的电影院里随便看一部热映的电影,一整天便过去了,然后赶最后一班公交回家。

他们三个人住得近,搭乘同一路公交。远看车来了,朋友总说我们等下一趟,等你走了再走。因为我一个人,他们三个人。我等的公交最早没车,他们错过一趟还会有下一趟。冬天天冷,大晚上的不能白白受冷,我不肯,要他们先走。真奇怪,总是他们的公交车先到,在我的坚持下,他们先走。他们走了,才觉得冷,瑟瑟发抖起来,热闹的说笑静了下来,留我一个人在路灯下张望。那是多么孤单的时刻,可当时多么傲气,并不承认,直到后来有一次,朋友说:“每次我们说笑着上车,你一个人的身影都让我很难过。”

去年的某个周末深夜从街上搭公交回家,等车时看见两个小姑娘提着大包小包,显然是周末约见去购物,车来了,两个人争执着:“车来了,你先走,快上车!”“我等你走了再走!”终于一人上车了,另一人大声地挥手:“拜拜!拜拜!”然后坐下来等自己的车。那是深秋的晚上,我哆嗦着裹紧大衣,为两个小女生所触动。很年轻的时候,什么都没有,深夜送朋友挤公交走,接着等自己的公交,我初入社会时就是这样。

后来我突然很宅,晚上很少出门,跟室友出去逛街夜归,我总说“我们打的吧”,突然就无法在夜里瑟瑟地等公交。大部分时候我走路上下班,出门去远一点的地方选择BRT(快速公交)到最近的地方,再打的或走路,出门去近一点的地方打的或走路。我很爱走路,不是赶时间的话,很乐意走路,晕车时留下的习惯。大学时学校在公交车的起点站,走到校门口,看着一排排公交车,整个人立刻呕吐状,同学们叹为观止。离开“水土不服”的城市后,我的晕车不治而愈。对城市的新鲜感胜过一切,有一两年的时间里,我的闲暇周末都在一辆又一辆的公交车上。

厦门的BRT走高架上的专用车道,没有红绿灯,十分快捷,是厦门市民首选的公共交通。乘坐BRT有一种凌空感,暂时从这城市的肌理中抽离出来的感觉。过去大半年我一直乘坐BRT上下班,年前办公地址更改,才重新搭乘公交车。

公交车是城市的滤镜,给寻常以柔光处理,使它温柔起来。记得有一次晚上从中山路回家,突然大雨倾盆,等了又等才等到公交。上车立在车前,看雨刷一下一下刷着车窗,雨水在车灯的光晕中跳舞似的。这城市真美啊,我为此快乐得不得了。也有一阵子,每天在同一时间点搭乘同一趟公交去上班。司机一直是那个女司机,乘客一直是这些乘客,我们甚至一直默契地坐在固定不变的位置上,有几个人是在同一个站点上车,同一个站点下车的。后来我换了工作,最后一天,我心里一直在想,如果我活泼外向,我可能会告诉他们,嘿,明天我就不和你们一起上班了,谢谢你们的陪伴。

近年来,厦门到处挖地铁、修马路,拥堵成为这座休闲城市的热门话题,我渐渐不大坐公交,站点近、红灯多,BRT15分钟的路程,公交要摇上一个小时。这座巴掌大的城市里,一个小时的公交可算异地恋了。

在挺长时间的深度宅后重新频繁搭乘公交,有一种再次和这城市发生关系的感觉。昏黄的夜灯下,走走停停的公交,一甩一甩的树木,乍远乍近的商店,似有似无的行人,在一天的疲惫工作后,也算安慰。

你可能感兴趣的:(城市的公交像滤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