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树暮云的典故

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 成语故事 //

“春树暮云”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一诗。用来抒发作者对李白的赞誉和怀念之情。原诗是这样写的: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诗意是:

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地超出一般人。

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逸之风。

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饮酒,再次仔细探讨我们的诗作呢?

这首怀念李白的五言律诗,是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或天宝六载(747年)春杜甫居长安时所作。天宝三载(744年)四月,三十三岁还未进入仕途的杜甫在洛阳与四十四岁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过了4年,他们再次相会于兖(yǎn)州,两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抒怀遣兴,借古评今,纵谈天下大势,最终成为至交挚友,结下深厚的友谊。

不久李白南下游历江东地区,而杜甫则西去京城长安。杜甫虽有满腹文才,在京城并没有受到重用。他在寂寞中,思念远在江东的李白,写了十余首怀念李白的诗,这首便是其中之一。

正是杜甫这首情真意切的诗,成就了“春树暮云”这个成语。后来人们在怀念远方的亲友、追忆往昔的情谊时,往往借用春树暮云来表示。

// 成语寓意 //

李白和杜甫,一个“诗仙”,一个“诗圣”,作为大唐最璀璨的两颗文坛巨星,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所推崇。而两人之间的友谊也堪称千古佳话。

闻一多曾这样赞叹李白杜甫的感情的:“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我们再逼紧我们的想象,譬如说,青天里太阳和月亮碰了头,那么,尘世上不知要焚起多少香案,不知有多少人要望天遥拜,说是皇天的祥瑞。”

可是最近对李白杜甫的友情有一个新认识,是被一个网友的问答,深深地刷新了:

题设是:很重视的友情对方却不看重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问题不重要,答案很精彩,网友这番简单回复,堪称“神来之笔”,时隔一千多年,又让李白杜甫哥俩刷了屏。回复如下:

杜甫:

《赠李白》(二年客京都)

《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

《冬日有怀李白》

《春日忆李白》

《梦李白二首》

《天末怀李白》

《不见》(不见李生久)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李白:

《赠汪伦》

网友的回复不够全,根据李杜二人现存的诗作统计,杜甫现存的1440余首诗中,可考证的就有15首是写给李白的,其中专门寄赠或怀念李白的有十首,诗中提到李白的有五首;而在李白现存的近千首诗中,把所有存疑的诗都算进去,也仅有那么三四首是有关杜甫的,而且大部分还是写酒的。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你要走了?先下个马喝口酒吧!)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是否写给杜甫尚存疑):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鲁地的酒不行啊,并不能让我醉倒……)

《沙丘城下寄杜甫》: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赠汪伦》:杜甫纵有诗千首,不及汪伦送我情

从他们互相间写的诗歌中,可以看出两人友情的不平等:杜甫对李白满怀敬佩与崇拜,作品字里行间充斥着对李白的真挚思念,看起来像粉丝对明星的热情赞颂。而李白只是把杜甫当做一般朋友,似乎并没有对这段感情投入太多。不像李白写给孟浩然的诗,那么发自内心。

所以说李杜二人与其说是朋友,不如说是师生。如果按照传统认为的“朋友关系”,则无法解答李杜二人关系中的种种不平衡之处。李白年长杜甫十一岁,完全符合做杜甫老师辈的资格。杜甫对李白的感情是后进对先进的仰慕,李白对杜甫则是师长对学生般的欣赏与提携。

// 成语造句 //

诵春树暮云之句。(宋·胡继宗《书言故事·瞻仰》)

杜甫思念李白有春树暮云相隔。 

学完成语,你是否也思念远方的亲朋好友了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春树暮云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