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中真正占据主导地位的并非价格竞争,而是新技术、新产品的竞争,它冲击的不是现存企业的盈利空间和产出能力,而是它们的基础和生命。 —— 约瑟夫·熊彼特
金融科技(Fintech)已经成为金融行业最时髦的话题。在国际上,金融科技受到三大知名评级机构穆迪、标普、惠誉,以及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德勤、毕马威、安永的追捧,在国内,京东金融开山布局金融科技,蚂蚁金服、众安保险等尾随跟进,大佬们一拥而入,行业盛况空前。“Fintech”到底是什么,又为何在中国火了?
如何定义Fintech
技术和效率是金融科技(Fintech)的核心。
维基百科:它是由一群通过科技,让金融服务更高效的企业,构成的一个经济产业。Fintech公司通常是那些尝试绕过现存金融体系,而直接触达用户的初创企业,它们挑战着那些较少依赖于软件的传统机构。
蚂蚁金服总裁井贤栋:"Fintech并非简单的在'互联网上做金融',而是基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实现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发展创新和效率提升。”
京东金融CEO陈生强:京东金融认为,金融科技公司应该定义成,“遵从金融本质,以数据为基础,以技术为手段,为金融行业服务,从而帮助金融行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高盛全球金融机构投行副主席John Mahoney:金融科技公司需要以技术为基础,并且专注于金融产品与服务价值链上一部分或多部分,主要包括支付、科技支持型借贷、保险科技、市场结构、资产管理科技和资金筹集。
中国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董俊峰:主要指互联网公司或者高科技公司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开展的低门槛金融服务。这些服务和银行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是颠覆的关系,而是互为补充。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的本质都是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网贷之家首席分析师马骏:金融科技更偏向于科技,而互联网金融更多的是指一种商业模式。
Fintech的中国意义
一、技术驱动创新提升服务效率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科技在提升金融效率、改善金融服务方面的影响越发显著。对于企业而言,在技术上的投入和创新的能力也将愈发重要。
譬如,阿里的蚂蚁金服通过大量使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完成客服,能降低成本也能提高效率,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等科技手段把农村金融等更多的长尾市场做起来,这是其核心竞争力。
百度金融通过几年的人工智能研究与创新,实现洞悉用户的智能资产配置方案则指向了“智能投顾”,为用户提供自动化的、以计算机算法为基础的证券投资组合管理服务。
在最近一年多,以大数据风控、机器人理财、区块链应用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业态在中国起步发展,而那些单纯复制商业模式、缺少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加速被淘汰。
东吴证券在其报告中总结称,目前Fintech历经1.0阶段(软硬件销售和服务)到3.0阶段(基于金融牌照+科技直接展业)发展后开始走向成熟,相较互联网金融主要停留在对传统金融渠道的变革,Fintech全面融入支付、借贷、零售银行、保险、财富管理、交易结算六大金融领域。
二、提升资本市场认可度
过去几年间,互联网金融行业涌入了大量的资本,但对于该领域的企业的估值一直都没有一个公允的标准。
如果定义为金融公司,那么估值方式也并不难,就是公司持有或者交易了多大的资产量,再加上一些资本溢价就能够得出合理的估值,而从现在这些公司的股价来看,市场更多的倾向于把这些公司当作金融公司。
如果是这些公司以互联网公司或技术公司来估值,这种估值会远远高于目前的这些公司的股价的。这些上市的公司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都在不断地强化自己的技术属性,而不是金融属性。
以2016年上半年为例,互联网金融公司的估值相对较高,拉卡拉、联动优势、海科融通的溢价在500%左右,其中合创未来的溢价更是达到了4855%。
除了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本身更受资本市场青睐外,从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互联网或科技属性更强,公司的成长空间和想象空间显然也更大。
三、缓解监管压力
去年7月,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标志,互联网金融行业开始步入规范化发展的轨道,随后又有多达二十几个监管文件涉及互联网金融的各个细分领域。
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从业机构高管系列培训会上,央行人士提到应划清互联网金融和Fintech的界限,并表示,Fintech不直接从事金融业务,主要与持牌机构合作。 而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然是金融,风险属性并没有改变,同样具备金融风险的隐蔽性、传染性、广泛性和突发性等特征,在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风险也在快速积累,并已经开始爆发。
因此金融科技的落脚点在科技,偏重技术属性,强调以及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在金融服务和产品上的应用。而互联网金融的落脚点在金融,金融属性更强,是传统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后的升级版、更新版。
所以,从符合监管的角度考虑,做一家“科技”公司显然比“金融”公司更安全。
中国式Fintech之困
现在有两种极端的误区,一是认为“金融科技”基本等同于“互联网金融”,原因前面已经说明,两者侧重点有所不同。二是“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泾渭分明。
按照他说法,基本可以理解为,Fintech是to B,主要为金融机构提供科技支持和服务;而互联网金融则更to C ,直接为消费者、投资者提供服务。这样一分的确更清晰,也更便于监管,但显然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随便看几家巨头公司,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百度金融等,它们的业务就涵盖了支付、征信、资管、甚至银行、保险、基金、证券等多个板块,它们继提供核心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单自身也从事相关业务。
除了金融科技巨头之外,一些中小型创业公司随着业务条线的增多也存在“混业”的问题。例如,以P2P业务起家的积木盒子就在前不久成立了PINTEC(品钛)集团,定位为专注金融科技开发和输出、提供智能金融服务的Fintech公司。
对于这一类的金融科技集团已经很难单纯地把它们用科技或金融的定位隔离开,所以,从监管的角度来看,这种业务交叉的复杂性会让它们的身份在一段时间内存有争议。
但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这些金融科技集团也在极力理清自己的业务条线,每一个子公司只专注一项业务,更容易满足监管的要求或者获取相应的牌照。
例如,积木的“虹点基金”、“麦芬保险”、“企乐汇”就分别有基金代销、保险代销以及企业征信牌照,蚂蚁金服的网商银行、芝麻信用、信贷业务等也都获取了相应的资质。
中国Fintech利好不断
近日,监管层首次提出区分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目前金融监管框架下,以及对互联网金融的高压政策背景之下,无牌照运营金融业务不合法、不合规,基于此,无论从监管角度还是从行业自身演进路径角度,科技(金融科技公司)+牌照(金融机构)的联合运营模式是未来主流模式,金融科技依旧潜力无限。
2016年7月17日,银监会下发《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称“意见”)并公开征求意见。增加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安全和产业协同等方面内容。
伴随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科技的运用,金融机构相互之间、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之间的壁垒将被打破,合作、共享、联合运营将成为未来金融业发展的主流。
伴随Fintech 的持续发展,信息科技将深度改造金融业,金融业的“Uber”时刻即将到来。然而只有那些真正以技术驱动的创新、能够影响人们生活的产品才能带领企业穿越时间、历经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