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8 别让孩子成为教育的牺牲品(进入新教育之前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a197b0e00102w0ew.html

当有了孩子以后,才真正能理解“做家长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面对如今的教育现状,孩子成为教育的牺牲品的概率实在太高了。也许,当我们认识新教育以后,会欢欣鼓舞地认为“新教育”是孩子的救星,是通向卓越和成功的捷径,是不和大众同流合污的证明。但是事实上,即使是选择”新教育“孩子一样也可能成为牺牲品。

——题记

在新教育的平台上,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信誓旦旦认为新教育才是最符合时代的教育,新教育才是孩子最应该接受的教育模式,新教育一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新教育如此有魅力,但是真正愿意让孩子接受新教育的家长却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多。一个今日学堂家长和我聊天的时候说:“我原以为新教育就像燎原的星星之火,但是现在看来除了今日学堂,其他新教育的学堂都出现的问题就是师资和生源均不足。很多都是勉力支撑而已。”说这个奇怪奇怪,其实也不奇怪,就目前看来,有一个大多数家长都不太愿意接受的结论: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学校和家长都不适合新教育,大多数学校和家长并没有真正了解新教育,更谈不上具有加入新教育的素质。

这个结论非常让人沮丧,就连我自己到,到目前为止接触新教育近十年了,当我不断问自己是否具有加入新教育的素质的时候,我没有办法给自己一个肯定的答案。为什么会这样?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新教育到底是什么教育

今日学堂为大家示范了新教育的形式,目前国内的新教育学堂几乎都是按照今日学堂的范本来进行教学。因为现在互联网的便利,今日网校也如火如荼展开,也就是说对外界来说,今日学堂的一切教学资源几乎透明。那么是不是只要拿到了今日学堂的教学资源就能“复制”出一个今日学堂吗?才不可能呢,资源可以复制,但是如何“用”这个资源就大有不同了。

为什么呢?

这就要涉及到新教育本身了。

新教育到底“新”在什么地方?

首先,我们把新教育上的这个“新”子拿掉,就来说说教育,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呢?本质上来说,人接受教育是为了更好的人生,对吗?也就是说,我们接受教育,愿意让我们的孩子接受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让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孩子更好的行走于这个世界。

那么教育是如何达到这个目标的呢?

教育本身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知识或者技能层面;第二个层面是思维层面;第三个层面是品性层面。这三个层面的教育都能达到教育的目标,但是这三个层面对于人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 给人带来的改变也是不同的。

1,知识教育

知识技能教育顾名思义即是让一个人获得行走于世间的知识或者技能。知识技能教育能培养出专业人才,也就是这个社会上的技术人才,技术本质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造原子弹的未必就比做茶叶蛋的要高贵。只不过因为稀缺程度不同给人造成高低贵贱的错觉。目前世界现行教育,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知识技能教育,只是名目不同而已。想想现在大学所开设的专业,那个不是知识和技能教育?事实上,现行教育只要能把知识和技能层面上的教育做好,能给人一技之长,就算是一流的教育了。要知道目前国内的体质教育还做不到这一点呢。

2,思维教育

思维教育即是让一个人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能想清楚问题,同时能够处理问题的能力。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学校少数课程提供这种教育。

3,品性教育

品性教育即塑造一个人的品质,气质,禀赋(比如意志力,比如责任,比如奉献精神等等)。目前世界或许在少数地方存在这样的教育,不过大多是以家庭教育为主。

X

2018-05-28 别让孩子成为教育的牺牲品(进入新教育之前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_第1张图片

知识,思维,品性,这个三个教育层面,越往上走,越抽象,教学的难度越大,同时越往上走对人的影响越大。据调查,一个人无论他从事什么行业,无论做什么事情,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人生,最终影响一个人是成功还是失败,是幸福还是不幸的最终因素是品性。也就是说,一个人是否能“过好”他的一生,最重要的是他的品性。而其他的只是辅助而已。这一点,不难理解,我们去翻名人传记也好,看每天的新闻八卦也好,是哪些人成功幸福快乐?是哪些人失败失落无助?是哪些人人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我们会发现,人生真的是——主要看气质!

因为目前的现象教育,没有对于品质的教育,所以“新教育”才横空出世。这里,我们才能能明确,新教育的“新”到底在什么地方——它是以培养品质的教育。

二,什么才是真正的新教育学堂

那么问题又来了,品质如何培养?

这个世界上,有一部分的人天生就拥有卓越的品质,这样的人,不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他最终都能成功。有一部分人呢,天生就没有卓越的品质,这样的人,无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都是没有用的。不过好在这两种人都是少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品质是可以被培养的。培养品质,需要的是一个强大而卓越的榜样,一个共同督促,相互勉励的环境和一系列以培养品质为目的的教学方法以及一段漫长而艰苦的时间。

这里也就回答了两个问题:为什么今日学堂是今日学堂,以及为什么其他学堂很难成为今日学堂。

很多人以为,照搬了今日学堂的教学方案就能达到今日学堂的教学效果。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今日学堂分享的教学方案最多只能呈现出思维教育,更不用说大多数人只是把它当做知识教育。教学方案背后是如何用其培养学生品质的方法是看不到的。这需要教育的实施者根据具体学生的状态来做出判断。关于这一点,大家可以去看今日学堂的学生行为调整案例。这些调整的方法,没有固定的方法,完全依靠老师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也就是说——主要看老师的气质!老师是否有那个能力将正确的方法用出来。

说到这里,我好像在为今日学堂做广告!其实不是,说这么多其实只是想说明一个道理。为什么我开始说目前大多数学堂并不适合做新教育。因为大多数学堂,依然在教授知识和技能层面上的东西,只是把知识和技能从数理化变成了其他的东西。如果是这样的“新教育”,说实话,那还不如体制教育,因为那些东西还不如数理化好用呢。举一个例子吧,今日学堂的电影课很受追捧,于是几乎所有的新教育学堂都开设电影课。那又怎样呢?如果一个学生很会看电影,能把电影说的头头是道,然后呢?如果他不能将其转化成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自己内在的品质,那么这个教育就显得狭隘了。

如果再说清楚一点,那就是:如果一个学堂宣称自己是新教育学堂,那么这个学堂至少必须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甚至是品质,如果做不到,最终还是在传统教育上打转,家长满怀信心地将自己的孩子从体质内带出来送到新教育学堂中,最后的结果很可能不尽如人意,然后家长连带着痛恨新教育本身,认为新教育就是“骗子教育”。

这是我想表达的第一点,当家长选择“新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好好选择学堂。很多学堂根本就不是在做新教育。哪怕和今日学堂用一模一样的教材,看一模一样的电影。任何的教学方式只是手段。

层次不同那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别因为一个新的名词或者看到了新鲜的教学方式就把孩子推向了另一条错误的道路。

三,就算有真正的新教育,就万无一失了吗?

现在做一个假设,假设真正的“新教育”的资源是无限的,具体一点,每一个想要加入新教育的家长都能找到像今日学堂一样做真正新教育的学校。如果这样是否就高枕无忧了呢?

很可惜,不是的,即使是这样,孩子依然可能成为牺牲品。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需要把新教育和新教育学堂分开,走上新教育这条道路,可以说,在这条正确的道路上,没有失败。但是进入新教育学堂,作为新教育的阶段性实现的地方,如果家长没有很好的准备,就会有失败的可能。

很简单呀,看看今日学堂就知道了,每一个进入今日学堂的孩子都有一个很好的结果吗?从今日学堂成立到现在,我们看到了静慧,卓蓝,聪颖的优秀,那么请问那些退学的孩子们呢?有谁去调查过他们的现状?如何保证自己的孩子不主动退学或者被迫退学?

很多人以为,新教育是一个完美的天堂,孩子加入了新教育就确定拥有了卓越,并且对于那些中途放弃新教育的家长嗤之以鼻,认为他们愚蠢。千万别这样认为,如果不曾去了解他们的所经历的一切,就不要去评论别人的对错。即使他们真的是做错了,当我们面对同样的境地的时候,未必比他们做的更好。

因为选择卓越意味着要直面最严峻的挑战。

新教育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放弃,要放弃体制教育中的文凭。我知道很多人嘲笑现在的文凭一钱不值,山长也明确说过:“文凭是平庸者的通行证!”这句话,是完全正确的,不过要正反两个方面来听。正面嘛,当然是为孩子选择卓越的人生,文凭只是一张纸。反面嘛,就是如果你的孩子不够卓越,有没有文凭,那么在这个世界寸步难行。所以,不要认为放弃文凭是一个很容易的决定,这意味着您的孩子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必须卓越。而且只是一般的卓越还不够,要非同一般的卓越。如果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想要和别人不一样,他必须要站在这个世界最顶端的地方,才能得到别人的接纳。想要和别人不一样,别人能跑,你要能飞!

用一个例子——退学。比尔盖茨退学创立了微软,成为了世界首富,所以别人才会说说,比尔盖茨退学退的好,牛逼!但是如果比尔盖茨没有成功呢?如果他因为没有学历而在工作中屡屡无法升职呢?别人会说什么?这个傻逼,谁让他当初退学的?选择新教育是一样的,如果最后孩子足够卓越,文凭确实就是一张废纸。但是如果他只是一般,那么没有文凭将是别人嘲笑他的理由。

说到这里,我忍不住想放一段关于评价同性恋是否应该公开的言论,这番言论不是我的,但是我觉得某种程度上,和是否选择新教育有微妙的相同。她是这样说的:“我们的生活中都会有一种体验,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同性恋都特别的优秀,要么长得特别好看,要么人特别有才华。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其实这叫“幸存者理论”,不是因为他长的好看或者特别有才华所以才是同性恋,而是因为这个社会残酷到,只有那些极端优秀的同性恋才能够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才不用在阴暗的角落里默默潜伏。现在网络已经很开放了吧,但是对于同性恋,诉我直言,只是键盘侠,大多数人对于同性恋的支持只在于浪费一下微不足道的流量而已,根本不会知道这个现实社会对于同性恋具有多么严苛的挑战。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这个人是库克,现在苹果的CEO,可他什么时候才向这个世界出柜的?是50多岁,他正式成为苹果的CEO的时候!什么意思?我们一个一般人,只要混上一个破公司的小中层主管,他就觉得自己挺骄傲的啦,可是一个同性恋,要能做到苹果的CEO才能为同志的形象代言,可以想象这一路他走的多不容易。还有很多例子,这就是现实,不是网上点个赞就能解决的。所以说,同性恋的父母为他们担心什么?就是必须要成为最顶尖的人才配享受最普通的待遇,这是这个世界本身的不容易。。。。。。。。。。。”

这其中有什么相同点,大家可以自己体会。,为什么今日学堂一定要学生选择做一个卓越的人,为什么一定要至上,为什么要搭建一个卓越的平台。从一个方面说是这是人生的意义,从另一方面说,一个人要实现自己与众不同的价值观,想要自己与众不同的价值观影响更多的人,去改变这个世界,没有超凡的卓越根本就不可能。或者我们再世俗一点,一个孩子接受新教育,然后他去找工作,和他竞争的人体质内的毕业生,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别人会选择接受新教育的孩子?如果只是一般优秀是不够的,只是优秀一点点,也是不够的,必须是完全不同的优秀,才会被接受。当然,你可以说,新教育的孩子不用去找工作,他们有自己的生态圈,没有问题,但是他们总会在一些领域需要参与世界竞争吧,结果是一样的,就是必须要比别人卓越。

好,如果就以此让孩子必须卓越呢?

如果孩子能顺着新教育一直走下去,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因为当一个人具有了成功者的品质,那么他无论做什么都会相当成功。但是新教育学堂只是实现新教育的一个场所,学堂本身不能保证什么。

事实上,孩子是否卓越,最关键的因素是家庭而不是学校,因为一个孩子最终是否卓越是看品性,而孩子的品性其实在进入教育之前就已经被家庭所确定了。关于这一点,我倒是想谈谈西方的教育,很多接受新教育的家长认为西方的教育也就那样,没有什么值得期待的。其实不然,西方教育其实没有那么糟糕。西方教育认同一个事实: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也就是说,西方教育从一开始就已经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了,如果孩子出生在一个良好的家庭,有一对优秀的父母和优秀的兄弟姐妹,那么他从小学开始进入名校的可能性就非常高。反之,除非他极其有天赋,是某一个领域的天才,否则和好的学校无缘。为什么这样呢?因为西方教育认为,学校只负责孩子的知识和思维教育,而关于孩子最重要的品性教育理所应当由家庭来承担。如果孩子出生在一个优秀的家庭,那么他必然会有优秀的榜样,他会被潜移默化到优秀的品质,于是他就具有上好学校,被培养成最优秀人的资格。所以在西方国家,孩子上学,却要家长面试,而且是父母双方一起要经过几轮面试,越是好的学校,对家长的面试就越是严格,难怪别人说在西方上顶级学校其实是考家长。不否定,这样做会失去一些有潜质的“寒门贵子”,也会有一些“败家子”混进好学校,但是从总体上来说,这样的选拔机制即帮助了一个家族的传承(很多时候几代人都上一个学校,有的人一出生就在学校的名单上了),又为学校选拔出了能配合学校一起培养孩子的家庭,最终的效果不会差。

但是中国家长却不会这样认为,中国家长中觉得我把孩子送到学校了,学校就要为孩子负责任。教不好那肯定是学校不好,老师不好!特别是选择新教育的家长,他们认为,我都选择了新教育,我都把孩子都从体制内接出来了,他居然没有变好!!!

能明白这种心态吗?

在中国很多家长眼里,他们选择新教育学堂的前提是因为他们认为新教育学堂能给孩子卓越的保障;但是,事实上,新教育学堂给不了孩子卓越的保障,最多只能保障孩子不被体制教育继续毒害,至于其他的要看个人的造化。

这有点像中医西医。一个人生病了,在医院接受西医的治疗,这时来了一个中医,他说,“西医就是害人的,越治病越重,你会被西医治死的!”中医才是真正的医疗!这个人相信了中医的话,从西医医院出来,让这个中医治病。这个中医说,你的病很简单,只要激发你自身的自愈能力就能好,这个人回家开始激发自己的自愈能力,可是他即不认真又不得法,结果越病越重,最后他只能又去了西医医院,同时打骂中医是骗子。中医很无辜:“病本来就是要靠自己,自己不得法怪我咯!”

人都是这样的,人总是希望别人能给一个保证,体制教育给予的保证就是文凭,而新教育学堂却什么都保证不了。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卓越”是新教育学堂的保证,这就误会大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和新教育反目成仇的原因。因为,当初,他们选择新教育的时候,就是被新教育带来的“卓越”的结果所吸引,同时也是用“卓越”说服了其他人(孩子的父母中的某一个,孩子的爷爷奶奶,等等),后来一旦发现,“卓越”并不是确定结果的时候,一方面受到他人的嘲笑或者责备,另一方面自然会怨恨“新教育”是大骗子。

四,什么样的家庭适合选择新教育

以上说了这么多,或许有点危言耸听。但是我想分享给大家的是,现在我越来越感觉到教育本身不是教育孩子,而是一场自身的修行,如果可以也是一场家庭的修行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来谈谈我认为一个家庭能选择新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我认为一个家庭能选择新教育的基本要求是这个家庭的成员(特指孩子的父母双方和孩子)要有共同的认知,他们是一起“选择”新教育的,不存在任何一个人被欺骗,被诱惑,或者被威胁而无奈妥协后进入新教育。这一点是我认为一个家庭进入新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如果没有这个,新教育是无法很顺利地进行下去的。因为,如果父母双方有任何一方对于心教育持有不屑一顾,认为其实骗子,认为新教育不靠谱,等等负面的想法的话,即使在另一方的强烈要求下,把孩子送到新教育的学校,他(她)也只会持有挑剔和审视的眼光,这就意味着,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任何的不如意(这种不如意有可能只是他在他自己的认知范围内所认为的不对,或者他孩子因为种种原因教学效果不理想)都会成为他否定新教育的理由,在这种否定中如果还夹带了个人的情绪,那么很有可能引发家庭战争,将孩子的教育问题升级到更多的家庭问题,孩子最后很有可能成为家庭战争的筹码。

但是,就这个基本的要求,很多家庭是做不到的。在我很多新教育的朋友聊天的过程中发现,他们最苦恼的问题是家人根本就不认同新教育,即使家人觉得新教育不错,也不敢让孩子脱离体制教育而去某些山沟沟里接受没有文凭,没有学籍,没有保证的“三无教育”。他们苦恼为什么家人不听自己的想法呢?为什么接受不能接受新教育呢?

是因为他们头脑僵化吗?是因为他们被现实“洗脑”了吗?我们会因为这个而抱怨自己的家人吗?其实原因在于我们自己,造成这一切的是因为我们本身就不具有让别人相信的品质。

一个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让人信服?为什么同样的话有的人说就很有分量,被人听在心里,并且在生活中实践?为什么有的人的话就被人当做耳边风?曾经我认为是思维上的问题,因为有理有据所以让人信服。而现在我确认为,思维固然强大,但是让人信服的根本是一个人本身的能量,如果一个人本身强大,那么他的话自然有分量,如果一个人本身卑微,那么他的话就毫无分量。那么一个人的强大是如何体现的呢?体现的方式就是他能对多大的事情负责任。为什么在面对张校长的时候,他的话语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但是我们转述他的话,哪怕说的一模一样也会被人忽视?所以,你看,语言的内容并不是打动人心的关键,谁说这个话才是最重要。

为什么家人朋友不相信我们呢?

因为我们所展现的形象无法让人信服。比如一个家庭中,孩子的妈妈接触了新教育,认为新教育很好,想让孩子的父亲甚至孩子的爷爷奶奶等都加入新教育,如果她只是将山长的博客给他们看,想他们鼓吹新教育有多好,效果会怎样?会很糟糕!人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本能相信强者;第二个特点是要看到效果。如果孩子的妈妈在接触新教育以后,自身没有能量级别的转变,对孩子的教育也没有明显的改善,那么很难让周围的人相信她。

这就回到最开始的话题,为什么我说教育孩子其实是一场自我的修行。任何一种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同,必须首先实现在自己的身上。如果父母会为孩子是否加入新教育而产生分歧,那么可以肯定的是父母中的接触新教育的那一方,并没有向另一方展现出新教育的能量。这也是因为自身能量太低的原因。新教育没有救人于水火的功能,它只能吸引到同等能量级别的人一起参与。

所以,我认为一个家庭共同参新教育是一个基本条件,没有这个条件,教育的分歧几乎必然引发家庭战争;同时,这个条件也是筛选真正实践新教育的人的标准,如果真正实践新教育,那么一定会有所改变,有所改变就会有所触动,有所触动才能真正说服家人。

其次,我认为选择新教育的家庭应该有一个最坏的假设,这个假设就是如果孩子加入了一个新教育的学堂,他最坏的结果会是什么,如果发生这个结果,家长应该怎么做

很多没有做这个假设的家长,在后来发生一些事情以后,和新教育反目成仇。因为一开始他们把新教育当做“救世主”,认为只要选择了“新教育”,孩子就没有失败的可能。这个的观点是错误了。新教育是培养“品性”的教育,这条路是正确的路,但是任何一种教育都有失败的可能,特别是这种培养“品性”的高难度教育。家长应该像明白的问题是,如果孩子在新教育的路上遇到了困难,受到了阻碍,应该用什么方法帮助他。打一个比方,如果孩子有幸加入今日学堂,但是在学习几年以后被今日学堂告知他不是很适合今日学堂的教育,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或者几年以后以后,今日学堂不办了,孩子怎么办?甚至更极端一点,孩子在学堂受到了伤害,甚至生命,家长怎么办?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在新教育学堂失败和出意外的可能性要远远低于在体制内学校失败和出意外的可能。但是一旦出现失败和意外,家长所承受的社会压力要远大于在体制内学校出现的失败和意外。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羊群现象,走主流的哪怕是错误的道路,最后得到一个糟糕的结果,其他人不会指责你,只会指责这个社会,比如在体制内的学生受到了伤害,学生和学生家长都会被当做是受害者;但是如果走一条和别人不一样的道路,哪怕是完全正确的道路,只要出现一点点的问题,所有人指责的对象就是家长,认为是家长脑子坏了或者头脑发热,一时冲动毁了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家长的情绪很容易失控,一旦失控,他们不但会脱离新教育学堂,还会对新教育本身仇视。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现象,所以在选择新教育以前,把未来最坏的结果设想好,并做好万全的准备,是对孩子对家庭真正负责任的态度。

具体来说需要准备什么呢?我觉得需要准备的是一个信念和一条道路。一个信念是指:新教育是对孩子的品质和思维的教育,它在教育的原理上是完全正确的,即使孩子在新教育学堂失败了,并不意味着新教育是错误的。人这一生,可以说是一个在不断教育自身的过程,而教育最终的落脚点必然是品质。这个是无须被怀疑的,孩子教育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新教育的错误。因为任何一条道路,即使是完全正确的道路,也不可能没有任何挫折。一条道路是指,如果孩子从新教育学堂退出了,家长应该给孩子找一条能让孩子继续走新教育的道路。因为其实品质的教育,也未见得一定要在某个学堂,既然有机缘知道了新教育,那么即使有没学堂,自己一样也能走。

最后,我认为选择新教育的家庭需要做的是父母双方不断提升自己。提升自己并不是一句空话,因为如果家长不提升自我,根本就无法进入新教育的门槛

就从前文所言,一个家庭想要在新教育中顺利走下去,至少需要哪些品质?第一,需要强大的说服力和敢于坚持自认认为“对”的能量,这需要自己本身的优秀和强大,用自己的能量来告诉世界,为什么自己所认为的“正确”是对的;第二,需要完全的对自己,对家庭,对孩子负责任。新教育不会给人承诺任何东西,它只是在吸引同等能量,同等认识的人一起来参与。如果抱着去了新教育学堂,新教育能把孩子教好的观念,那么从一开始就错了。新教育学堂只是提供一个场合,让所有愿意参与的人一起来为孩子做一些事情。最终,为孩子负责任的是家长和孩子自己。第三,要有强大的心态去面对一切可能。家长的心态越开放,孩子的状态越良好。第四,有无私的使命感,孩子为什么要接受新教育,如果只是为了能在社会上混的更好一些,那就过于狭隘了。如果把个人的命运放到和一个家庭的命运,甚至国家的命运的层面上,会有更多不一样的想法和格局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提升的东西,还是最初的那一句话,新教育的体验本质来说是一场自我的修行。相信大家,也祝福大家,我们一起加油。​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5-28 别让孩子成为教育的牺牲品(进入新教育之前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