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谔的猫

写作于2017年2月14日

薛定谔的猫_第1张图片
薛定谔的猫 来自网络的图片

在微信朋友圈里读到朱清时先生的文章《量子意识》,俺读得糊里糊涂,始终无法说服自己相信作者的结论,毕竟自己实在愚笨。

薛定谔猫的思想实验有许许多多的诠释,爱因斯坦与珀尔也为此辩论了许多年。作为门外汉,忽发奇想,诸多大师们为何没有讨论这样一个细节?

那只可怜的猫,是活着放置在箱子里的,这个前提太显而易见了,以至于大师们无需讨论。倘若活着与死去是等效的,为什么不可以将死去的小猫放进去呢?宛如进入一只小小的棺材。那么无论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半衰期如何,也无论检测装置监测到衰变粒子的几率若何,更无所谓氰化毒气释放与否,永远不会有生与死的叠加态存在,无论您是否打开箱子实施您的观察,那只可怜的小猫总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所以被放进箱子之前,小猫必须是活的。也因此,生与死两种状态并不是等效的。所谓猫既生既死、非生非死或生死未卜的叠加态,从一开始便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假想态,而且是以活猫为实验前提的,是不可逆的。微观粒子的不确定性可以干预宏观物体的经典实验,岂不成了空中楼阁,水中明月?

其实大师们关心的并不是猫的死活,而是猫在什么情况下会死掉?触发毒气开关的那一瞬间的概率是多少?而人类实施观察或者干预究竟意味着什么?其实人类的观察对于救活还是杀死一只猫原本就是无能为力的。

这个思想实验的另一种版本的描述要稍微人道一些(确切地说是猫道一些)。取代氰化毒气装置的是一个淋浴喷头,人们打开箱子看到的要么是一只干猫,要么是一只湿猫,当然,干或湿的叠加态的前提是,放进去的是一只干猫!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实验的初始条件非常重要,生与死是不可逆的,干与湿在这个实验中也是不可逆的。

生与死处在悬丝一线的未卜状态,而处于危难之中的人无论作何种选择,自己完全无法判断结果,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这样的故事。一个乡间猎人爱上了公主而私通,被国王发现后处以刑罚,让他在两扇相同的门之间作选择,选对了,开门后会走出一位美女;选错了,开门后将扑出一只饿了好几天的斑斓猛虎。生与死的抉择,专业点说“叠加态”。这时候,公主来干预了,她向猎人暗送秋波,示意右面的那扇门。

另一个故事是一个死刑犯,受到恩赐,可以抽签来决定自己的生死。面前有两个小纸团,一个写着“生”,一个写着“死”,在展开纸条之前他无法知道结果,选哪一个呢?又是命悬一择的“叠加态”。当然,也会有人来干预,典狱长发誓将人犯置于死地,偷偷命人将两个纸条都写上“死”,催促人犯赶快作选择,嘴角却露出一丝笑意。

在0和1两种可能性各占50%概率的事件中,人类的干预无非是想让自己想要的事件概率增高,甚至达到100%,成为无可避免的必然事件。然而这样的干预,真的会朝向人们想要的方向发展么?

人的利己性是植根于人类的基因中的,因此人类总是作出对己有利的选择。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因为现实世界中作出利他选择的事例比比皆是。准确的说法是,无论作出利己或利他的选择,人们总是作出依据当时的判断,认为正确的选择。正是这种自认为正确的选择,恰恰常常是错误的,而选择之后的结果则朝向与自己意愿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俗语,聪明反被聪明误。

说来说去,对于许多未知结局的场合,我们还是无法判断究竟该选择左边还是右边那扇门?面前的哪一个小纸团?

迄今人类历史上,的确有过将淋浴喷头设置成毒气喷孔的事件,这便是希特勒纳粹集中营的毒气室,它杀死的不是一只猫,而是成千成万无辜的犹太人。也的确有过引爆核子装置的事件,它杀死的也不是一只猫,而是成千成万无辜的平民,留下广岛、长崎一片片地狱般的焦土。人类罪恶的源头就在于干预,以期获得自己想要的结局,而结局往往是危害人类自身的生存。这样的例子还少么?

回到薛定谔的猫,这个量子力学的经典思想实验,并不是告诉我们意识可以决定物质,而是物质世界有其自身的我们迄今未知的规律,人类的干预是好是坏,永远无法预知。

那位面对两个小纸团的死刑犯,终于捡起了其中的一个,连看也不看就把它吞下去了。留在地上的那一个由狱卒捡起来,上面写着“死”,那吞下去的那张一定是。。。你懂得。至于那位多情的猎人,望着含情脉脉的公主,用手指向了右面那扇门,走出来的是什么?留给朋友们作想象吧。。。

人类对思维的本质并不知晓,也许在微观层面是一种量子过程,是物质的一种形式,但并不等同于发生在脑细胞神经末端的那个过程,可以影响到物质世界的状态,观察的本质是“我知道”了它的状态,而不是我“影响了”它的状态。

在微观状态下,观察电子的状态需要用到光子,两者在尺度上不相上下,因此观察的过程就是干扰的过程,这是可以理解的。

推广到宏观的世界,观察对事物本身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谓既生既死,不生不死的状态,仅仅是人类自我的感知,与猫的死活没有关系,仅仅是您“不知道”而已。

试想宇宙已有100多亿年的历史,地球45亿年,而智人类的意识充其量20万年,那么是不是在有人类之前,世界处在既有又无的不定状态?恐龙既存在,又不存在呢?太阳既发光又不发光?地球既转又不转?显然不是。

因为没有你,所以你不知道,并不等同于人家不死不活啊。

所以俺仅仅赞同作者的结论前半段,佛学是关于心智的学问,到此为止,与科学不会相遇的,但有可能与一些科学家相遇。

你可能感兴趣的:(薛定谔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