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我方观点是:面对历史,我们更应铭记辉煌。
开宗名义:所谓苦难,是指某些痛苦、灾难性的事件。所谓辉煌,是指成功的经验,在某些方面做出有所成就的事件。
历史是需要铭记的,无论是苦难的历史还是辉煌的历史都值得我们去铭记。以史为镜,可知兴衰,这是我的一个基本历史观。
苦难的历史可以起到警醒的作用,使整个民族保持着警惕心、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激励着今天的人们更加奋发向前。
辉煌的历史可以起到凝聚人心,增强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作用。
两者皆不可抛。
但若是两者非要分个先后,我们该优先选择哪个呢?这就涉及到了历史对我们的现实意义方面的问题。一般来说,历史对我们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我们从历史事件中可以获取很多对我们现有生活有帮助的事实经验。
二是:过去的历史事件,对我们现在的民族性格、社会习俗的形成和对未来发展道路上的价值引导都有很大的作用。换句话说,过去的事件决定了我们现在面对世界和自己的态度。
但仅比较第一点,铭记辉煌苦难这两者孰胜孰负其实是比不出来的。
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铭记苦难吸取历史的教训,避免同样的悲剧发生。如安史之乱,四方割据,叛乱丛生,人民百姓的颠沛流离。从这样的苦难中我们看到唐朝蕃镇制度的缺陷,我们可以有新的思路方法,帮助我们避免同样的悲剧,也就是前车之鉴是后事之师。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铭记辉煌也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成功的经验。同样是唐朝,其辉煌的政治成就,对外交流的政策,明主政策和人才选拔政策时时回味也可以为我们今天的道路发展提供借鉴价值。
所以说,单纯比较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在事实层面上到底哪个更好,哪个更重要是很难的,尤其在今天我们辩题甚至不做地域限定的情况下更难比较。
所以今天我方认为,面对历史,更应该铭记辉煌还是苦难不能看它提供的具体事实经验,而要看的是在我们回顾历史,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后,它们在我们心中残存的那些东西,或悲伤或欢喜感触,正是这些东西在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取向。那么何者能够带给我们更积极的价值倡导,引领我们走向更光明的未来,那何者就更应该被铭记。
这是我们的评判标准。
那么我们来看看更应该铭记苦难和更应该铭记辉煌这两者之间有着什么样的价值观差异?
1、如果我们现在回顾历史想的是铭记苦难的话,那我们想要的就是怎么样在历史的长河现今的发展当中,避开一个又一个可能犯下的错误,这本身没什么错。但却是一种偏保守消极的价值观,只注重对于风险的规避,而缺乏进取精神。
而如果我们想的是铭记我们过去的辉煌的话,那我们想要的就是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学习前人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那么不管我们现在是处于苦难当中还是处于辉煌之中,这个时候由于之前辉煌历史的指引,我们想的都是要继续前进,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价值观。
这两种态度和差异性,就是我们彼此差别的关键所在。
2、在我们跌宕起伏的千年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古以来,我们民族做出的选择都是更应该铭记辉煌,正是这种锐意进取的价值取向支持着我们在面对苦难时不断奋力前行,又创造了一个有一个奇迹。
比如,20世纪早期的中国内忧外患,日月无光,它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为什么在这种国弱民穷的情况下,中国反而出现了很多如胡适,鲁迅,冯友兰这些的大师以及各种各样的能人志士,最终带领新中国冲破黑暗走向光明。
因为当时的人们知道,我们这个民族是可以不断创造辉煌的民族,我们还想继续创造像过去那样的辉煌,之所以还没有,只是在某些方面出了问题,那么我们只需找到它们并解决掉就可以了。所以才有了各种各样的西学中用,各类文化思想经济政治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如胡适还有冯友兰都著得有的《中国哲学史》等,就是我们在当时创造的又一文化辉煌。
试想,如果当时我们着重铭记的不是辉煌而是苦难,想起的不是曾经光荣的过去,而是重新被蒙古族和满族所支配的恐惧,一直消沉下去,未来简直难以想象。
最后我的总结是:
秦始皇统一六国,西汉的丝绸之路,孔子的儒家思想,祖冲之的圆周率,灿烂的文明涉及各个领域,也因此成就了独特的引以为豪的中华民族。
我们希望走向辉煌,因此更铭记辉煌会使我们行为上更倾向于追求成功,心态也会偏向开拓进取。
即使民族经历苦难,我们也因更铭记辉煌而使辉煌得以传承,延续了民族的生命,也使中国成为唯一存在的文明古国。
积极开放的价值取向更符合当今时代,也是走向民族复兴的必备条件。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面对历史更应铭记辉煌。
实不喻然后命,命不喻然后期,期不喻然后说,说不喻然后辩。故期命辩说也者,用之大文也。
――《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