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去哪儿了?——中国古代历史文献散佚探因之二

文|心路独行

接着谈中国古代文献都去哪儿了,说说文献散佚第二和第三方面的原因


文献去哪儿了?——中国古代历史文献散佚探因之二_第1张图片

二、战乱和兵燹的破坏。

中华民族的形成、壮大和发展的历史,同时也伴随着无数的战乱和纷争,战争的例子不胜枚举,单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更替次数和诸如“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对峙”这些名词上便可以略知一二了。

历代数不胜数的战争对古代历史典籍的损毁是最严重的。隋代的牛弘和明代的胡应麟对古代典籍的散佚做了十分系统的总结,我们称之为“十厄”。这“十厄”中除秦始皇“焚书坑儒”非战乱外,其他九件事都与战事有关。

所谓的“十厄”,首先是秦始皇焚书。

后经过汉武帝以后,奖励献书,访求遗书,到刘向、刘歆校书,积书有三万多卷,但是王莽末年,赤眉入关,“至孝成之世,……汉之典文,于斯为盛。及王莽之末,长安兵起,宫室图书,并从焚烬”,这是书的第二次厄运。

东汉提倡儒术,亦重史籍,到了“董卓移都之际,吏民扰乱,自辟雍、东观、兰台、石室、宣明、鸿都诸藏,典策文章,兢共剖散,其缣帛图书,大则连为帷盖,小乃制为滕囊”(《文献通考·经籍考》),这是书的第三次厄运。

魏晋又复整理书籍,编订目录,“虽古文旧简,犹云有缺,新章后录,鸠集已多,足得恢弘正道,训范当世。属刘石乱华,京华覆灭,朝章阙典,从而失坠”,这是古籍的第四次厄运。

南朝文化建设,未尝停顿,阮孝绪《七录》,列书三万余册梁元帝萧绎平侯景之后,把公私典籍重本七万余卷,运到荆州,及北周攻破江陵,萧绎将所有书籍焚烧于外城,此为第五厄。

隋文帝和隋炀帝都爱好书籍,西京嘉则殿、东都修文殿,有书三十七万卷,并精选三万七千余卷,各写五十副本,及遭宇文化及、王世充兵役,损失大半,造成了书的第六次厄运。

唐朝开元盛世,文化高度发展,等到后来的安史之乱,大量图书“俄顷悉灰于安、史”,是为第七厄。

唐代文宗时有书十二库,五万多卷,昭宗被朱温逼迫迁都洛阳,旧存书籍“荡然无存”,成为第八厄。


文献去哪儿了?——中国古代历史文献散佚探因之二_第2张图片

北宋雕版印刷十分盛行,加以扩大进士科的名额,故编撰文典骤增,徽宗有书七万多卷,及金人破汴京,太清楼、秘阁所置之三馆书及天下州府图,为之一空,造成史籍的第九次厄运。

南宋书籍将近六万卷,元军破临安,“封书库,收史馆礼寺图书,及百司符告敕”,造成史籍的第十次厄运。

前已论及,此“十厄”之中,九厄是由战火造成史籍的散佚和破坏。

三、统治阶级加强思想文化统治的恶果。

自秦始皇开始,历代的帝王大都重视加强中央的权力,至明清演化为高度的君主专制。

而集权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对思想文化的专制,他们认为只要思想文化实现了大一统,人民就易于管束了,这种“虚其心,实其腹”的“愚民政策”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它不仅造成了后来大部分读书人“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粱谋”的文化恐怖,也使中国的历史典籍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文化上的极端政策始于秦朝。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取了李斯的建议进行焚书,“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文献去哪儿了?——中国古代历史文献散佚探因之二_第3张图片

司马迁也评论说“秦即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可见先烧去了一大批。本来还留有不少史官博士所存书籍,可惜后来项羽进入咸阳后,进行纵火焚烧,火三月不息,致使先秦书籍大多一扫而空。

其实,书籍的禁毁并不限于秦一个朝代,从秦到清历朝统治者都是如此,只不过所用的形式不同而已。

最严重的当属清朝的文字狱和修《四库全书》的过程中对大量图书进行的销毁。文字狱绵延康雍乾三朝,自“明史案”肇始,一直延续了百年之久,焚毁宣扬“反清复明”思想和其他不利于其统治的书籍无数。


文献去哪儿了?——中国古代历史文献散佚探因之二_第4张图片

《四库全书》虽对保存古代典籍功不可没,但是整个编纂过程也是对图书进行删节、改纂和清洗的过程。据统计,自修书初至乾隆47年的8年间,共烧书24次,烧毁书籍538种、13862部以上,毁书与现存书的数量相埒,其余窜改内容根本无法统计。

无怪后人姚名达评论认为:“删改之横、制作之滥、播弄之毒、诱惑之巧、搜索之严、焚毁之繁多、诛戳之壁垒森严、铲毁凿仆之殆遍,摧残文献,皆振古所绝无。虽其工程之大,著录之富,足与长城运河方驾,迄不能偿其罪也。”是为至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献去哪儿了?——中国古代历史文献散佚探因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