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观点|产品思维:“去角色化”让我们距离产生美?

Sunday|观点|产品思维:“去角色化”让我们距离产生美?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作为产品经理,如果你的用户是一个集体,就需要理解这个集体的“角色化”特点,有什么共同特征和痛点,集体的领导者有什么要求,比如钉钉的考勤、请假等人事管理功能。

如果你的用户是个人,要了解真实的用户,就需要先做“去角色化”处理,看看藏在这些角色背后的是一些什么样的痛点和诉求。这时,往往是看似剑走偏锋,实则尊重人性最自然诉求的产品,能够脱颖而出。比如微信公众号“熊猫书院·优势计划”推出的阅读计划,它是根据类似盖洛普优势测试出人的5大天赋,来推荐为期20周的书单,再以每周一本书的速度,推送每日的知识卡片,每天只需15分钟左右的时间即可读完,长期坚持不成问题,也有一定的成就感。这个产品的设置就契合了人的两大特点:

1.相对于那些问题导向(你有什么问题或者痛点,所以推荐相应书单给你)的书单推荐方式,聚焦于人的优势发现和强化的推荐方式,更加积极导向,这契合了“每个人都希望感觉自己是好的”的人性需要;

2.每日只需15分钟,不难坚持,因为人都有惰性,就像减肥这件事,人们都希望躺着不动就能瘦,是一样道理。

Sunday|观点|产品思维:“去角色化”让我们距离产生美?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不论产品的用户是集体,还是个人,需要避免的一种理解方式都是“应该”式的以己度人,有句话叫: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当然不是。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构建出来的主观世界里,但我们希望通过学习和觉知,让自己尽量保持客观。


看到“角色化预期”,最大的感慨和痛,是大众对心理咨询师们的角色化期待带来的压力和小无奈,作为一个还没完全上道的新手咨询师,这样的压力尤其大,因为我们还没有学会如何更好地应对,不论是朋友还是家人,遇到想不开的事情、化解不了的矛盾,甚至只是心情不好求理解时,都会首先找到我们,希望我们用读心术看懂他们的问题,希望我们用无限的耐心和专业的能力来理解和包容他们的小暴脾气,希望我们挥动手中无形的魔法棒瞬间化解多年的症结。

真是要坦率地说一句:臣妾做不到啊!

Sunday|观点|产品思维:“去角色化”让我们距离产生美?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为什么做不到?因为心理咨询有着专业的设置,亲朋好友之间由于熟悉而无法做到客观中立,而心理咨询之所以有用,就是因为遵守这样的原则,如果违背,不但对于问题解决没有帮助,而且很容易跑偏。

当你把秘密告诉了我,再见面,会很尴尬的,举个可能不太恰当的例子,宫斗剧里,如果哪个妃子“飞黄腾达”了,知道她曾经黑历史的人,基本都会被灭掉,这是人性使然,不要挑战人性嘛!

很多友谊也会因此渐行渐远,尴尬就是个开始的信号,真是唏嘘不已!


理解别人,需要去角色化;

而理解别人和自己,都需要去工具化。

为什么这么说?

举个例子,相信每个人身边都有个角色,叫“老好人”,他们总是能敏锐地发现别人的需求,然后不求回报地去满足,而对别人似乎并没有什么诉求,他们是无私的奉献者,长此以往,人们也就对他们的无私奉献习以为常,觉得理所当然,甚至还主动把诉求强加到他们身上,而老好人是不太会拒绝的,这样的他们慢慢被身边的人“工具化”,被这个世界“工具化”,也就是马丁布伯所说的“我与TA”的关系。

这样没有自我的角色,是老好人自己的选择吗?是也不是,因为这种角色是被强迫添加上去的,也是由于中国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错误观念造成的,有些父母常常用结果去评判一个孩子是否聪明能干,而忽略了孩子在这过程里所付出的努力,并且不允许孩子表达感受,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特别在意自己是不是对家庭、对别人有用,把自己工具化了。越是工具化,越是追求别人的认同。

老好人的内在认知模式就是:我必须对别人有用,我才是有价值的。

而看似对别人没有诉求的老好人,实际上是在用无私奉献的方式来保持“我是好人”的自恋假象。也就是说老好人不止把自己工具化也把别人工具化。

Sunday|观点|产品思维:“去角色化”让我们距离产生美?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其实我们也很容易被工具化,被别人,也被自己,只有停止单方面的贡献,自由选择自己的角色,才能对抗工具化,比如:

1.首先,面对父母时,需要适当叛逆。

所谓叛逆,就是要学会去拒绝父母的一些不合理要求,有些功课是父母自己要去完成的,你不需要去承担父母的情绪。

2.其次,要调整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模式。

关系中同样有个经济性原则,叫资源交换,就是互相提供资源给对方,而不是单方面的贡献或索取,我们不是提倡把关系物化,而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想要舒服而长久的话,彼此都要给予对方一些情绪价值。

如果我们发现,在这个关系里,只有自己在单方面在交换和投入时,就要重新考虑一下,这段关系是否值得继续下去,想要通过贡献更多的资源去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美,只会让别人更嫌弃和工具化自己。

Sunday|观点|产品思维:“去角色化”让我们距离产生美?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3.最后,我们要对自己好一点。

对自己好就是利己。在中国的家庭教育里,父母通常会先教导我们利他,其实利己是天性,正确的做法是要教导我们在利己的基础上去利他,如果自己的利益都得不到保障,一味地去要求利他,要么让人变得虚伪,要么变得工具化,慢慢形成病态人格。


我想我能践行的是,跟从业多年的咨询师朋友请教如何去工具化。

Sunday|观点|产品思维:“去角色化”让我们距离产生美?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Sunday|观点|产品思维:“去角色化”让我们距离产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