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美国--扫起落叶好过冬(四)

第四辑主要讲述了关于修道院和德国集中营的故事。

第一个是关于修道院的故事。1500年前,圣本笃离开繁华的都市,进入到荒山老林,在山洞当中对罗马的腐败和不道德风气进行面壁反思,寻找不朽的意义。此后,他和他的追随者建立了一个修道院,并且写下了修道共同体的制度化准则,这就是著名的圣马笃规则。

此后,教皇把这一规则下建立的修道院制度纳入整个西方大公交的制度体系,从而使之成为整个西方基督教的修道院制度。这个制度让人性的弱者有机会在封闭枯燥日复一日的修院生活中寻求上帝所指出的生活意义。在任何文明中总有这样的人,他们愿意疏离世俗社会,放弃世俗社会的财富和奢华,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用毕生的时间用所有的才智专注于和上帝对话,寻找上帝的指意,寻找生命的意义。在这种制度下,人们认为去除了很多繁杂的思考和欲望,更容易领会上帝的指引。

在中国也有这样的一个修道院。修道院的开创者们经历了千辛万苦建造建起了这样的一座建筑。经历了清末的义和团,抗日战争,以及国内内战,这座修道院最终没有逃过战火的摧残。在这个过程中,修道院的修士们经历了生死的历练,虽然修道院被战火摧毁,但是修士的意念没有变,还在一如既往的进行着苦修。虽然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被淹没在这片废墟当中,但是残墙烂瓦依旧昭示着一个被埋葬的神圣理想。

认识美国--扫起落叶好过冬(四)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集中营的。在亚洲,日本的军国主义和侵略历史成为许多国家刻骨铭心的惨痛记忆。日本军国主义是否会复活几十年来成为亚洲国家一个经久不息的话题。但是对于日本这个有过负面经历的国家,对儿童或是对青少年的历史教育,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在日本有一些民间机构关注儿童的浩劫教育,用心良苦,他们到远远的国家去借用历史资料而不直接使用同时期日军侵略的资料。作为幼小的孩子,要直接面对自己的民族国家前辈,制造丑恶和悲剧的现实冲击,也会带来太大的心理困扰。故事遥远一些,道理还在,却避免了将复杂的困扰过早引入儿童期。等到孩子们长大了,他们在童年故事的基础上可以再进一步理解自己国家发生的事情。故事中的汉娜的手提箱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案例。汉娜是捷克的犹太人,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被德国军方带到特莱津集中营。在这里,她虽然经历了黑暗和恐惧,但是还能和当时的犹太艺术家一起学习画画,让生活仅存一丝希望和光明。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后他被带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这个集中营是德国人集中处死犹太人的地方。就是这样一个无辜的小女孩,也没能逃脱悲惨的命运。日本人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取得了关于小女孩的生平以及他的亲人的消息。并通过展示,教育日本青少年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日本的青少年从苦难经历中得到最重要的价值宽容尊重和同情。也许,如果将极端负面的教训转换为正面的生活价值。故事还讲述了犹太女画家弗利德在特莱津集中营。教授孩子们画画,艺术的光辉。减轻孩子们的恐惧和紧张。

在面对今天的奥斯维辛故事当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的大屠杀已经结束了。但是这个世界的屠杀却没有结束。安南表示在奥斯维辛传奇结束的60年之后,大规模屠杀在这个世界上仍然没有杜绝。而且令人遗憾的是,这个世界在制止大屠杀和种族清洗方面不止一次的失败。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识美国--扫起落叶好过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