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逢知己余生无奢望

       一直钟情《诗经》里的一句“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可见,古人求知己的心情与现代人的并无二般。

       古人由于交通、通讯都不够发达等原因,他们寄托情感的方式比较单一,最主要的方式可能就是文字了吧,所以后来才会迎来唐诗、宋词、元曲的辉煌。细想起来,这样的繁荣是无数个古人的不眠夜编织而来的,不免令人唏嘘。

       现代社会如此发达,微信、QQ、MSN等社交软件的出现,似乎把全世界的人都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那我们能够找到知己的几率是不是远远大于古人了呢?不,我们更寂寞了,我们对于知己的渴求更加强烈了。

       古人暂时找不到知己时还可以暂将情思寄于明月、流水,而今人却常常刷社交软件,一刷就是哗啦啦东流水一般的大把时间一去不回头,留下的是无尽的落寞。

       “情投意合”一直是我们交友以及寻找人生另一半的理想状态,可事实上,人在红尘,初心是多么难留。在名利面前,在对未来无知的恐惧面前,我们忘却了初心,或者说,我们不敢要我们的初心,我们选择名,选择利,原以为这样就可以让自己远离焦虑,永远安逸。事与愿违,我们更加焦虑了,更加迷茫,更加空虚了。

       老子的《道德经》里说“道法自然”。我想,这也适用于人类社会,毕竟人类社会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应该要努力去生活,这是肯定的。但是努力过后究竟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我们其实不必太过焦虑,因为这不在你我的控制范围内,而且积极向上后的结果又能坏到哪里去呢?

       有人妥协于生活,选择了自己的不喜欢但合适的工作。有人妥协于年龄,选择了自己不爱但合适的另一半。工作与自己不情投意合,另一半与自己不情投意合,也许注定大半生都要在孤独中度过吧。如果,手里的牌已然如此,一时埋怨可以算作发泄,发泄完了还是要尽量打好手中的牌。于是我开始不再在红尘中刻意寻求知己,我把自己编织在文字里。我懂得,人是等不起人的,今生遇知己恐怕已成黄粱一梦,精神上自给自足才是绝好的解决方式,我会努力写文字,让它们替我等着,等着百年后、千年后忽有一人拍案叫一声“故人”……

���ȅ��yl�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逢知己余生无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