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梵语karman,巴利语kamma。音译作羯磨。为造作之义。意谓行为、所作、行动、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动,或单由意志所引生之身心生活。若与因果关系结合,则指由过去行为延续下来所形成之力量。

      一般而言,业分身、语、意等三业,小乘说一切有部更进一步解释为:内心欲行某事之意志称为意业;以身体之行动与言语表现其意志者,即是身业、语业(口业)。此外,业又可分为二种,思业指意志之活动,思已业指思业中已付诸行动者;于此,思业同于意业,思已业同于身、语二业。

诸法意先行,意主意生成;

若以邪恶意,或说或行动,

由此苦随他,如轮随兽足。

诸法意先行,意主意生成;

若以清净意,或说或行动,

由此乐随他,如影随于形。

善心,善意,善语,善行,善因善缘,结善果

不善心,不善意,不善语不善行,不善因缘,得不善果报

因缘果报如种子规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果报成熟,自然会有境遇

不善心造不善意

14种不善心所包括:1、痴;2、无惭;3、无愧;4、掉举;5、贪;6、邪见;7、慢;8、嗔;9、嫉;10、悭;11、恶作;12、昏沉;13、睡眠;14、疑。

学佛修行得善而为,得不善而不为

如理作意即为善意,安定,精进,般若

安定个体逐渐的安定社会,

作为个体逐渐的影响整体。

你可能感兴趣的:(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