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与覆灭:毒枭的罪与罚

 “魔幻现实主义是指在高度细节化的现实的背景环境中,嵌入奇异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东西。”


转型与覆灭:毒枭的罪与罚_第1张图片

本文主要根据NetFlix播出的《毒枭一、二、三季》电影文本,基于马克斯·韦伯有关权力与统治的社会学理论所作的关于毒枭转型与覆灭的一项社会学分析,旨在讨论声震哥伦比亚乃至全世界的毒枭巴勃罗以及贩毒集团卡利集团为何选择转型?这种转型又缘何失败?为何两大贩毒巨头最终都走向覆灭?

有关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众口不一:从剧集角度来说,转型失败与覆原因自然主要是美国DEA(缉毒局)官员的正义与努力;从哥伦比亚政府角度来说,恐怕他们认为主要是总统以及少数正派官员警察的功劳;而在其他一些人看来,只会认为这不过是一场“大乱斗”、黑吃黑,鹬蚌相争而已。也许还有一些人一本正经的说“这是人民的胜利,历史的必然”。在这里,笔者并没有能力和精力找出这几个问题背后的所有原因,也没有能力去探寻这些问题背后的最终原因。在笔者看来,似乎也很难找到一个能被所有人接受的、最终的、科学客观的原因。笔者试图从韦伯相关社会学理论视角出发,针对上述三个问题提供一种可行的社会学角度的分析。

一、为何选择转型?

巴勃罗的转型始于决定从政,竞选总统,意图统治哥伦比亚。而后经美国搅局,找出了一张巴勃罗入狱时拍的照片,证明了巴勃罗贩过毒。在司法部长的指控下,最终从政失败。在巴勃罗意图从政的过程中,他的合伙人古斯塔沃一再劝阻,其他合伙人或手下虽然表面没有反对,但私下里都抱怨声不断。

而卡利集团在一家独大之后,卡利集团总管吉尔伯托却在宴会上宣布,集团正与哥伦比亚政府谈判,卡利集团将在六个月后向政府投降,并交出所有与贩毒有关的信息,与政府换取最轻量的处罚,卡利集团的每个人都能保留自己的财产与合法事业,不会被政府没收。这一消息自然也是让擦家聚会的合伙人以及其他毒贩非常不满。

巴勃罗为何要从政,他的心理动机究竟是什么已经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巴勃罗是韦伯所说的“卡里斯马”型领袖,凭借着自己的“英雄气概和卓绝非凡的天资才干”,巴勃罗从一个在麦德林大街上偷盗以及倒卖墓碑为生的穷孩子,成为一名职业杀手,又成为第一个把可卡因生产变成大规模的出口贸易,赚取巨额利润的毒枭,甚至于排名世界首富第七名。他的巨额财富让他为3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还为穷人修建了教堂、医院和房屋,被誉为“拉丁美洲的罗宾汉”。这样的卡里斯马领袖受到他手下的毒贩、也受到人民的崇信,“他们崇信他的非凡品质,而不相信规定的统治和为传统所崇奉的地位尊严”,即使在不断遭受警方追捕,手下伤亡惨重的情况下他回到麦德林依然自信的走到街头为大家发钱,受到大家的膜拜。他选择从政可能是由于他对自己“卡里斯马”权威的自信,他相信自己可以受到民众的欢迎,统治哥伦比亚。

而卡利集团的总管吉尔伯托则说的很清楚,他们是“卡利集团的绅士”,他们要转型洗白,进入上层社会,继续经营商业帝国。卡利集团和麦德林集团在组织架构上是有差别的,麦德林集团是“卡里斯马”统治与传统型统治的混合物,其权力基础是巴勃罗个人非凡的领导能力,这种非凡品质使得追随人认同、跟随他。卡里集团则有着严密的组织结构与较为完善的“合伙人”制度,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卡利集团的权力基础是利益的组合,这种权利一定程度上建立在市场或地位团体的基础之上。甚至可以说,卡利集团与上层社会有一定程度上的“选择亲和性”。当然,作为卡利集团的几大合伙人,他们一手策划扳倒了巴勃罗,成立壮大了卡利集团,吉尔伯托等人无疑也具有着“卡里斯马”领导气质。

剧集里当然没有说明他们选择转型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在这里不妨做一个分析性的推理。如韦伯所言,卡里斯马型领导在紧急状态下出现的最频繁,它与一种集体亢奋有关,大众以这种亢奋对某种异常经历作出反应,并以此将他们自己交付给一位英雄般的领袖人物。卡里斯马型领导是危机与狂热的产物。卡里斯马型领导的应急性与法制型统治和传统型统治的常规性之间的差异,影响了继承问题。无论是对于从底层摸爬滚打上来的巴勃罗还是对于卡里集团的“绅士们”来说,他们作为毒枭的“领袖”位置是不稳定的,在集团不断扩张做大的过程中,面临着组织扩张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这种组织扩张给他们的地位与组织的安危也带来了风险与问题,在美国被捕的毒贩为避免在美国坐牢很快将他们供了出来。另一方面,在剧中也可以看到,吉尔伯托将其儿子送去大学学了律师,不让他参与他们的贩毒事务;巴勃罗孩子虽然没有长大,但是也可以看到,巴勃罗力图给他们平静的家庭生活,尽力不让他们看到血腥与暴力。而其他毒枭的儿子即使有参加到贩毒过程中的,可以明显看到,虽然不能称他们为“草包”,但是与父辈相比远远不及,他们只有作为家族子嗣获得的尊敬,而无法继承父辈的“卡里斯马”气质。对家族与后嗣的考虑也很可能是毒枭转型的原因。

因此,转型是两位毒枭正确的战略抉择。但是同时,也是注定的悲剧。

二、缘何走向失败与覆灭

正如前文所言,转型失败与最终走向覆灭的原因众说纷坛,我在这里,也只能给出有限的分析,并不能给出全面的原因。沿循前文分析,这里,我主要探讨毒枭及其集团走向失败和覆灭的个人和内部因素。

韦伯把社会看作一个地位团体相互竞争的竞技场,每个团体都有自己的经济利益、地位荣誉以及对世界和人的倾向性(这一点其实在巴勃罗竞选失败发动“战争”时看的非常清楚,当巴勃罗针对民众包括警察发动袭击时,上层并没有妥协,只有当巴勃罗开始绑架暗杀高级官员及他们的亲属,上层才立即施压要求政府谈判妥协)。对于毒枭巴勃罗来说,即使他的卡里斯马权威在街头演讲式的竞选中极大增强,即使他极其富有,他仍然不会受到官僚阶层的青睐,财富并不会换来上层阶级认可的名望,“贩毒”是一项无法逃避的“原罪”。就像古斯塔沃在反对巴勃罗竞选总统时所说的那样“你注定不属于那里”。

对于巴勃罗来说,他个人极强的“卡里斯马”权威在他提出竞选总统后虽然有众多毒贩的抱怨但是并没有削减,相反,街头演讲式的竞选进一步增强了他在大众心目中的“卡里斯马权威”,即使在与政府发生战争之后,这种卡里斯马权威也没有一落千丈。直到他发动恐怖袭击,尤其是针对无辜儿童的恐怖袭击之后,他的卡里斯马权威才在民众中基本彻底消失,因此,他由竞选总统失败而进一步走向覆亡已经不可避免。

而对于卡利集团来说,随着集团的建立壮大,规则与传统发展起来,“使门徒们有意为之效力的卡里斯马发生性质变化”,领袖的“卡里斯马”权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向传统权威转变。原本吉尔伯托准备投降政府就不为其他几个合伙人以及“加盟者”所理解,一旦其被捕,即使是他的弟弟也在随后的过程中取而代之并与在狱中的他产生极大的矛盾。而一旦组织出现裂痕,内部、外部的反对者马上趁势而起,从一方面来说,卡里集团的快速覆亡与巴勃罗的百足之虫,“僵而不死”的区别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释。

当然,由这里展开来可能会有许多人说我只不过是“以成败论英雄”,并指出仅仅纵观中国历史,“无赖地痞”刘邦不也是成为汉高祖,“天生圣(僧)人”朱元璋也不是推翻元朝,一统天下。甚至于蒋介石不是也如果青帮,最后还是当上总统了吗?历史事实与学分析暂且不论,首先,历史比较分析当然不可以这么用,“时势造英雄”,时代不同自然也就无法相提并论。那还会有人指出,就在那个时代,亚洲、非洲乃至就在美洲不也是有许多毒枭富得流油,风光无限,逍遥一生吗?当然有没有我不知道,也许有这样的。但是这里我也要指出一点,这里横向比较也存在问题,不是一个量级的毒枭很难放在一起比较。在分析的开头,笔者就说此分析只是对内部因素进行分析,并没有研究外部因素。



 文 / FTW


你可能感兴趣的:(转型与覆灭:毒枭的罪与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