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好家长必读_6则(20180330)

好家长必读

万维钢

各位好!咱们专栏有很多家长读者,都对昨天的话题非常感兴趣。今天的特别放送,我就帮你整理了两季专栏中有关孩子教育的内容,包括怎么表扬孩子?如何适度干预孩子的生活?什么是好的亲子关系?该穷养还是该富养?要不要培养孩子上名校?这些基于最新研究得来的教育观念和思想,希望能对你有些启发。

该怎样表扬孩子?

正确的表扬得满足三个要求:

• 具体。你不能空洞地夸孩子聪明。如果他并没有付出努力,这种夸奖反而有害。正确的夸奖方式应该具体指出孩子哪件事情做得好。

• 稀少。不要轻易表扬。美国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对孩子的表扬是最多的,而美国学生的数学成绩是最差的。

• 真诚。你必须表现出对孩子所做事情的真实兴趣。

所以表扬也不容易!

家长如何做到对孩子适度干预?

家长的干预应该有个限度。这个大原则是孩子越小你就越应该干预,比如两三岁的孩子玩的时候,家长甚至可以参与。事实上家长跟孩子以平等的身份玩游戏 —— 特别是体育游戏,双方严格遵守规则,是培养社交能力的好办法。但是孩子越大,你就应该越少干预。最好是只有当你发现他有社交困难,到了被忽略甚至被拒绝的程度才干预。

其实父母做什么事情,对孩子的影响是相当有限的 —— 还是那句话:你是个什么人,比你怎么做要重要得多。

1.有什么样的国家就有什么样的总统,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至于说家长管孩子选择什么具体操作方法,对孩子能不能有出息,几乎不起作用。

2.家长可以拼命给孩子选一个超出自身经济能力的好学区好学校 —— 这种做法也许有影响,但是影响不容易显现出来。

3.家长的真正作用是在孩子面临人生重大选择的关键时刻给一个好的建议,而很多家长没有做好这一点。

4.家长的管教方法未必能左右孩子将来的社会经济地位,但也许能在从事什么职业之类的小方向上起到作用。

5.好家长就算熟读各种育儿书也未必能让孩子更有出息,但是一个坏家长如果虐待孩子,则可能毁了孩子一生。

什么是最好的家庭关系?

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纵容。家长像是孩子的朋友,允许孩子做任何事情,几乎不强制。一般是比较富裕的家庭如此。

第二种是忽略。比较贫困的家庭就是这样,除了满足孩子基本的生活需求以外,其他事情一概不管。

第三种是集权。孩子必须按照家长说的去做,没有道理可讲。美国的墨西哥裔家庭和黑人家庭多采取这种做法。

而最好的家庭其实是第四种,权威。它既保证了家长的威信,孩子做什么家长说了算,又比较宽松,孩子把家长视为可靠的依赖。既严格又温暖,就好像中国人说的既有严父又有慈母的感觉。在美国,亚裔家庭在这点上做的最好,在白人中只有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能做到这点。

那么,如何树立对孩子的权威呢?

这里的关键在于,“权威”不是你有那个位置就应该有的,好像别人欠你似的。连家长对孩子的“权威”都不是天生的。从大众观念来说,小孩应该听家长的 —— 但是具体到小孩本身,他有时候就能找到理由不听你的,可能“叛逆”,甚至可能看不起你。

关于家教的理论我也读过一些,所有这些理论都强调管孩子的有一个自洽的惩罚体系 —— 你不能因为儿子干了这个事儿就把他批评一顿,女儿干了同样的事儿就不管,也不能今天心情不好就打孩子,明天高兴了就赦免。你的政策不稳定,孩子对你的情绪就没法稳定。只有当孩子对各种行为的结果有了合理预期,他才能真正学会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该做。

要不要让孩子上私立名校?

现在很多中产家长都有个焦虑:要不要使用虎妈式的培养方式,对孩子严格训练,让他将来能去私立名校上大学?

这是一场军备竞赛。而且很多家庭根本没有条件参加这个军备竞赛。

《经济学人》的高级编辑瑞恩·埃文特说,他不打算参加这个竞赛。他给了三个非常有说服力的理由。

第一,高强度竞争对孩子是不健康的。小孩需要玩,而且需要毫无意义的、浪费时间式的玩。小孩需要跟别的孩子一起胡乱的打闹,这样出来的孩子才有健全的人格。如果孩子从小就只知道完成一项一项的指标,考取分数,满足大人的要求,长大了精神上容易有毛病。

第二,名校教育和家长陪护的作用,未必有那么大。人们认名校这个牌子是一回事,名校到底在孩子能力培养上起到多到作用,是另一回事。家长陪伴也许在早期阶段有用 —— 帮着念念书,背背乘法口诀 —— 后期未必有用,难道好学生不应该独立学习吗?

第三,家长们付出这么多的“牺牲”,表面上是为了孩子,其实是为了自己。名校标签就如奢侈品品牌,跟亲朋好友一说人人羡慕,也许你追求的仅仅是这个羡慕。关键在于,家长们把“名校”当成了一场比赛的终点,可是人生并不都是比赛,也没有什么决胜的终点。

所以埃文特的策略是继续纵容孩子的热情和兴趣,帮他们学会怎么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那些成绩和指标。他说跟孩子在一起花多少时间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分享他们的乐趣、眼光和世界。

在今日的美国,也包括欧洲的发达国家和中国,大学学历越来越值钱,进入名校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已经激烈到了有点不正常、需要问一句到底值不值得的地步。

今日名校竞争之激烈,很像是竞技体育选拔运动员。为了让孩子将来能进职业队当明星,你必须从小就严格训练,甚至可能一步走错都不行。那么也正如职业体育,通往名校之路会有大量的被淘汰者,会有人中途就失去资格,会有人永久性地受伤,会有人因此连平凡的一生都过不好。

我建议的策略是 ——

1.如果你家小孩有天赋有热情,本身就想上名校,愿意完成竞技体育级别的训练,那你就好好培养;

2.如果你家小孩的天赋和热情在别的方面,那就别忘了还有很多别的路可以出人头地;

3.不管走哪条路,让孩子和家长付出太多牺牲,甚至牺牲到扭曲人格的程度,都是不值得的。

还有一点,我坚决不信,将来的世界会被一帮从小就知道听话学习的“好孩子”主导 —— 所以你要真对孩子有巨大期望,那就别往那个方向训练。

该穷养还是该富养?

事实上格拉德威尔的《大卫与歌利亚》这本书里就有个说法,对小孩来说,并不是家里越有钱越好。按美国收入水平来说,有人甚至研究,家庭年收入在七万五千美元 —— 也就是比收入中位数六万美元稍微高一点 —— 对孩子是最有利的。该有的东西都能有,但远远没到要啥有啥的地步。孩子必须知道,有些东西得辛苦努力才能得到。

没有玩具,当然不行。但是想要个什么新玩具马上就有,一个玩具玩不了几天又有新的了,这种状态并不好。一个玩具玩很长时间,自己开发各种新玩法,这个更好。

也许这样的限制的另一个好处是能给孩子保持一个饥饿感,生活有希望有奔头。我就听人抱怨,说自己家什么都有,孩子没奔头,再给他什么都不能让他兴奋起来,得了抑郁症。

该让孩子读什么书?

对于让孩子阅读,研究发现这几件事是有用的:

1.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帮助他们阅读。比如对上幼儿园的孩子,如果家长每天在固定时间带着孩子阅读或者读书给他听,他的阅读理解能力会比同龄人高出1年的水平。

2.等孩子15岁之后,家长最好和孩子多讨论一些文化、艺术、电影、社会新闻方面的话题 — 总之就是那些并不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也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这将对孩子的思维能力有很积极的影响。

3.如果家长本人就爱阅读,那么孩子也会受其影响,学习成绩会更好。

阅读的本质,是探索一个未知的世界。我们身边日常接触的世界实在是太平淡了,只有读书才能接触到远方更大的天地。这个探索的过程应该是个人化的,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越走越远。理想的局面是孩子告诉你他想读什么书让你买,而不是你告诉孩子他应该读什么书。

如果一定要问我什么书好,我认为对儿童来说,好书有三个标准。

第一,书里要有英雄。英雄是战胜自己的弱点,打破别人的预期,拥有非凡事迹的人。什么性格养成、什么“情商”都不如英雄故事好使。好书应该给孩子提供英雄偶像。

第二,一本书应该是一个冒险的旅程,应该带给孩子超出日常事务的见识。今天我跟老师发生什么事,明天我跟同学有什么矛盾……家长里短的事儿有什么可说的?好书应该带孩子上天入地。

第三,图片越少,文字越多,书就越好。用图片吸引小孩看书,就好像不会做蛋糕就知道多放糖一样 —— 只有没吃过好蛋糕的人才喜欢糖多。读书享受的是从文本中获得的乐趣。除非是专门的漫画书,否则图多等于没料。

最后说个题外话……

去年有个读者问过我一个问题,一直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有了小孩之后,明显感觉时间不够用,自己想做的事和家庭之间怎么平衡呢?

我相信可能很多刚刚为人父母的读者朋友都有这个困惑吧!其实我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平衡,实在无法解惑。但我可以给你一个安慰!小孩长得非常快,用不了几年他就能自己玩自己吃饭自己写作业,不用占用你太多时间了。没准那时候你觉得一两岁的小孩更好玩决定再生一个。

我还有一个感想,是抚养孩子就好像在大学里上课一样 —— 很多时候你并没有完全搞明白,这门课也考及格了,自动就过去了。比如你要问我“一岁以内的孩子应该如何照顾?”我们好像全忘了,当时肯定也没表现出什么高水平,但是我家两个孩子现在都长得挺好。

新父母往往有过分重视孩子的倾向。以前陪老婆去做产前培训,护士给我们讲了个笑话。说你的第一个孩子如果吞了个硬币,你会万分紧张,把他领到医院要求做X光检查。第二个孩子吞了硬币,你就不那么紧张了,密切观察他把硬币拉出来也就算了。

第三个孩子吞了硬币,你直接从他的零用钱里扣除。




黄金球

用户风随着意思吹:

武老师,物理分离之外,怎么看经济分离?比如需要家长支持读书的学费、生活费等等……怎么看待这个层面的分离或不分离?

武志红

这是一个好问题。现代社会,人的成长期被严重拉长,一个年轻人可能一直需要父母的资助,以完成学业。

在中国,买房是一个严重的事情,甚至父母都要帮孩子来买房子。

所以,有些父母也许会想,孩子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如果这样去养,我最后老了又不依赖他,我不就是在养一只白眼狼。就此我想介绍德国诗人包瑞斯的一首诗《黄金球》,它讲的是家庭中的爱,最好是一代代向下传递的,而不是下一代为上一代负责。

《黄金球》The Golden Ball

因为爱,爸爸给了我

For the love my father gave to me

我无以回报

I did not give him due.

年纪小,这份礼物的价值,我不知道

As child, I didn't know the value of the gift.

长大后,用成人的脑袋,无法思考

As man, became too hard, too like a man.

现在,我儿子长大成人,爱传给他

My son grows to manhood now, loved with passion,

在父亲的心中,和别人不一样,他是个宝

as no other, present in his father's heart.

我曾经接受的东西,现在付出

I give of that which I once took, to one from

这来自不再回来的人,没法回赠。

whom it did not come, nor is it given back.

当儿子长大成人,像男人一样思考,

When he becomes a man, thinking as a man,

他将像我一样,踏上自己的路途。

he will, as I, follow his own path.

我给他的爱,他会交给他的儿子

I'll watch, with longing free from envy as

我注视他,带着渴望而没有嫉妒。

he gives on to his own son the love I gave to him.

我的目光跟随生命的游戏,

My gaze follows the game of life

深入时间的殿堂,

deep through the halls of time—

人人含笑抛出黄金球

each smilingly throws the golden ball,

没有人抛给传球给他的人

and no one throws it back to him from whom it came.

——武志红《问答:成年人可以健康共生吗?》




《大西洋月刊》| 如何通过培养愧疚感增强合作能力

马徐骏

| 愧疚感的萌发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心理学研究者阿穆瑞沙·瓦依希(Amrisha Vaish)专门研究儿童愧疚感的发展。他说,和悲伤、害怕、生气,这些人类基本情绪不一样,愧疚感出现得要稍微晚一点儿,这个时间点大概在三岁左右。

瓦依希曾经带领团队做过这么一个实验。他们招来一些两三岁的孩子,让他们在实验室里玩赛车,在跑道旁边有一个模型,工作人员告诉这些小孩子,这个模型是他们花了好大力气才完成的,让这些小孩子在玩赛车时,千万不要弄坏这个模型,然后工作人员就让这些小孩儿自己玩儿了。当然,这个模型在孩子们的玩耍过程中是一定会被弄坏的,这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当工作人员发现后,就表现出了非常悲伤的情绪。这个时候他们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两岁左右的孩子,他们对工作人员表示出同情,而三岁的孩子,他们不仅表示出同情,如果他们认为自己也有责任的话,他们会道歉,并且想办法修复模型。

所以,孩子在三岁的时候会表现出,除了基本情绪外的其他情绪,这些后期发展出来的情绪,将会影响他们未来在社会上的行为,以及与他人相处的方式。

人们普遍认为,愧疚感会为孩子带来心理负担,父母应该为孩子营造轻松的氛围,让他们快快乐乐、无忧无虑的,文章中却说这种理解已经过时了。关于愧疚感在儿童教育中产生的作用,已经有了重新的思考。

| 愧疚感的好处

首先,愧疚感是一种让人进行自我修正的情绪,它让人们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良心,鼓励人们去弥补错误,修复关系。就像是咱们刚才讲的实验,觉得自己对破坏模型有责任的小孩子,他们就会道歉,并且努力尝试修复模型。这不仅是一种弥补性的行为,也是一种亲社会性的行为,当他们长大之后,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被他人接受。

愧疚感还可以和其他的情绪结合到一起,彼此补充,更有利于帮助孩子发展健全的情绪。多伦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蒂娜·马尔蒂(Tina Malti)指出,愧疚感可以和同情心或同理心彼此补充,让孩子们更愿意合作与分享。

马尔蒂和同事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找到了4岁、8岁和12岁的一共244个孩子,通过一系列的评分和测试给这些孩子评了两个分数,一个是犯了错之后,这些孩子对他人的同情心分数;一个是他们在犯错之后,自己产生的愧疚感分数。咱们这里就叫愧疚分,愧疚分越高,孩子越容易产生愧疚感。关于儿童的同情心和愧疚感的实验设计都差不多,首先都是让他们认为自己犯了错,在这些孩子犯错之后,实验工作者给了这些孩子一些贴纸和糖果,他们可以分享出去。

实验工作者发现,同情心分数比较低的孩子,他们分享出去多少取决于他们的愧疚分,越愧疚,分出去的越多。而那些愧疚分数本来就高的孩子,分享出去的就更多了。马尔蒂说,不管是出于对他人的同情,还是因为自己为他人造成了麻烦,感到愧疚,让孩子们展现出了亲社会性的行为,更愿意分享与合作,这就是一件好的事情。

看来愧疚感还真的是有一些好处的,听到这儿,你可千万要听下去,并不是所有种类的愧疚感,对于孩子都有好处,只有正确地培养孩子的愧疚感才能帮助孩子成长。很多家长都不明白这一点,认为如果孩子对自己有愧疚感,就会顺自己的心意,但这会对孩子造成很多伤害。

| 如何正确地培养愧疚感

培养孩子的愧疚感,有一个原则,咱们简称为一“要”两“不要”。

先来说这一要。正确地培养孩子的愧疚感,要将他们的行为和结果联系到一起,将重点放在如何去弥补他造成的伤害,不要长篇大论地说教。还记得这个单词是什么吗?——sermon。

纽约大学的名誉教授马丁·霍夫曼(Martin Hoffman)给出的建议是,最好能够培养孩子基于同情心的愧疚感,英文叫empathy-based guilt。文章里说,比如说,你可能跟你家小孩说过这样的话:“你看,因为你把弟弟的玩具扔进厕所,他都哭了。”那最好的结果就是,你的小孩听完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开始想怎么去弥补,那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帮助他想一想解决办法了。

另外一名育儿及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琼·格鲁塞(Joan Grusec)也赞同这个观点。他还建议说,和孩子有冲突的当下,即使当时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话去做了,孩子也不会真的长了教训。最好在大家比较冷静的时候再聊,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自己到底是哪儿做错了。

那不要做什么呢,首先就是不要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就贬低他,让他否定自身的价值,像“当初生你有多么多么的不容易,我白养你了”这种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也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要为那些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负责,比如说一些孩子觉得自己是父母离婚的原因,这种愧疚感,对他们的成长没有任何好处。

其实说到这儿,我们也明白了在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为什么现在的熊孩子那么多,我想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家长并没有培养他们的愧疚感。这些熊孩子不知道如果他们伤害了别人,应该感到愧疚,并且做出弥补的行为。

用正确的方式培养出孩子的愧疚感,对他们的未来是非常有帮助的。而对于成年人来说,我觉得这篇文章也有启发,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中,埋怨他人的错误,激起对方的愧疚感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如何激发行动来弥补过失。这一点无论对于孩子还是成年人,都是通用的,就像文章里说的,我们都会犯错,但我们应该通过这些错误让自己变得更好。




工作再设计 | 省钱的激励方式

宁向东

昨天,我们讲了哈克曼和奥尔德姆的“工作特性理论”。你知道吗?这个理论一经推出,马上就洛阳纸贵,有关的书籍和出版物,被一抢而空。仅仅几年的光景,这套理论得到了很多其他学者后续研究的证实,这些研究都说明了一件事情:这个理论对于企业改善员工激励真的非常有效。企业界的需求也非常明确,这都说明这个理论足以打动人心,因为它有用。

1.轮岗

工作特性理论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促进了“工作再设计”。工作再设计,是我们今天课程的主题,它是对工作过程的一种整理,通过这种整理,真的可以改善员工的心理感觉,增强内在激励,这是不需要花钱的激励。因为激励发自于内心,是最高境界的激励。

我们今天的课从一个你可能比较熟悉的事情开始,这个事情就是轮岗。轮岗,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说还不是“工作再设计”,但它已经体现出“工作再设计”的思想和逻辑。一个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可以收获到比在一个固定岗位上工作更多的经验和工作乐趣,以及成长的机会。

轮岗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权谋的角度;还有一种是基于激励的角度。

从权谋角度,可能是因为担心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形成了不正常的工作关系,周边的人、组织中的人,都已经和这个核心人物形成了非常稳固、但不利于组织发展的关系。外面的力量根本就无法发挥作用,甚至钦差大臣都不能了解到真相,水泼不进、针插不进,这时候,从权谋的角度就需要轮岗。轮岗,可以打掉诸侯的力量,打掉组织中那些不健康的板结。

如果不是这种情况的轮岗,就是我们说的激励意义层面的轮岗。后一种轮岗,是锻炼人、丰富人的经历和阅历,甚至培养骨干的一种好方法。有一种说法,叫做“基层管理者主要靠干、中层管理者主要靠转”。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基层做管理者,重在强化一个管理者在某一方面的专业管理能力,强调要能够独当一面。这个阶段,主要培养和锻炼的,是一个人的担责精神和专业管理能力。而再往上晋升,则不仅仅是要看你能不能管好某一个领域,还要看你能不能适应更多的管理场景,更全面地管理工作,这个时候轮岗就是锻炼人的一种好方法。

在日本的企业中,轮岗是一个常态。这种轮岗的好处,是容易帮助大家换位思考。因为你在那个岗位上干过,所以,你对于那个岗位上的需要有切身的体会。在传统的日本企业文化中,下班之后,大家一起去喝酒,喝完酒再回家。而喝酒的过程中,大家都轮过岗,讨论某一个问题的时候都可以换位思考,本位主义就相对容易避免,相互之间的沟通也容易在同一个频道上。

由于轮岗很重要,关于轮岗的研究也比较多。这些研究发现,轮岗的重要功能,就是可以让员工对于整个组织的运作逻辑有更多的体会,也更了解,而且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员工自己感受到能力的指数性提升。因为在轮岗的过程中,员工会发现他会增加跨领域工作的技能和经验,而很多问题一旦跨领域去看,就会看得更加通透。同时,员工在轮岗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学到更多的技能,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另外一方面,他们也不会感到老是做相同的工作,过于无趣,更有助于激发他们对于工作的兴趣,发挥出个人的潜力。这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激励。

下面有一张关于工作设计观念演变的过程图,我建议你看一下。你可以看到,轮岗在管理思想和工作设计演变过程中的大致位置。

文摘:好家长必读_6则(20180330)_第1张图片

2.从“科学管理”到“工作再设计”

我们前面已经讲过,科学管理起源于泰罗和福特。在科学管理的观念中,作业活动按照效率的方式被拆解,员工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活动。这个大背景所导致的,就是工作的专业化、标准化和简单化,因为作业活动符合这三化,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产量和质量。但是,这样进行工作设计的结果,也导致了工作无趣,甚至员工的创造性无从发挥。我说句不恰当的话,这种工作设计,本身就是反人性的。

由于科学管理原则是个大潮流,所以,在这个时期出现的改善,只能是轮岗这种不违反科学管理大原则的办法。轮岗,某种意义上说,是从较长时期里,让工作丰富化和工作内容的扩大化。

梅奥的霍桑实验之后,关注人的心理活动,关注人的行为,成为了管理学中的一条主要线索。伴随着这样的管理思潮,学术界和企业界从多个角度开始关注人的工作环境。需求理论、动机理论、期望理论等产业心理学的理论不断提出。这些内容我们以前都讲授过。这时,在工作设计上,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工作扩大化”和“工作丰富化”两个概念。

工作扩大化,是对工作内容水平方向上的整合,这种方法希望给员工更多与现有工作相类似的工作内容,以便减少工作的单调性和重复性,让员工增加对于工作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工作丰富化,是对工作内容的深度整合。Enrichment,这个词翻译成中文,容易形成误解,给人的感觉和扩大化enlargement似乎没有太大区别。实际上,丰富化这个概念是强调伴随着工作内容,员工不仅仅是执行,还有责任和权利的增加,也就是说在维度上更强调向纵深方向的延伸。

毫无疑问,无论是工作的扩大化,还是工作的丰富化,都是在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上,对科学管理把人作为机器的思路的一种反向调整,更强调人的属性。而工作特性理论的出现,代表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这时开始,学术界和企业界似乎找到了一种新的方向,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哈克曼和奥尔德姆的书出版之后,一时洛阳纸贵,而且这种影响一直沿续到今天。

哈克曼和奥尔德姆提出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工作再设计”。具体来说,就是以提高员工满意度为核心,在横向和纵向上有效地规划作业活动和安排工作内容,包括权利和责任,工作边界、与周边部门的关系等等。如果通俗地理解,工作再设计的目标就是希望让工作内容更有趣、更充实、更多样化,以及更具有责任感、意义感,也更具有挑战性。

还记得在第三讲,我讲到的新加坡那个工厂吗?在这个工厂里,生产线被拆掉了,所有的员工会根据他们自己的工作状态决定什么时间,在哪一台机器前面完成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工作。这就属于工作再设计。而与此类似,在知识劳动的情境下,办公室工作的分工、调整和重新安排,也属于工作再设计的范畴。

3.工作再设计的指导思路

听到这里,你一定想知道,怎样进行工作的再设计呢?

从指导思想上,目前流行着两种工作设计的观念。一种是从关系取向上来进行调整,比如根据一个岗位其周边的相互关系,怎样划分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人,同时又可以有效地利用互赖关系。第二种是从工作态度上如何调动员工的主动性这个角度去考虑。

再往细了说,当你考虑进行工作再设计的时候,也可以从下面五个角度切入:

(1)就是考虑是否可以将不同的工作任务进行合并,把一些零碎的工作任务加以重新整合,形成新的工作模块,以通过“技能多样性”和“任务完整性”这样两个因素,激励员工感受到工作的意义。这个逻辑,还是昨天有关工作特性模型的核心逻辑。

(2)就是考虑能不能让工作单元和工作结果连接起来,通过将工作任务归结为完整的整体,增强工作的反馈性质,让员工可以及时看到努力的结果,进而增强员工对工作的“拥有感”。让员工感觉到工作的意义、工作的重要性。这个逻辑,体现的还是工作特性理论中的一条线索。

(3)就是让员工不再闷在家里,而是看看是否有机会和客户形成连接,甚至包括跨部门形成连接。我们每个人都有第一次代表自己的组织和外界发生联系的时候,哪怕是代表班级去校内的某个部门借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你都能体会到自己身上的责任。这种直接联系,有助于员工通过技能多样性、工作自主性和工作反馈,来增加工作激励。

(4)就是看有没有可能纵向拓展工作,让员工拥有自主决策的责任,以此提高员工的工作自主性。

(5)就是看怎样进行工作安排,可以让员工了解到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感受到努力和改善之间的关系。




如何快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美国人类学家雷·博威斯特(Ray Birdwhistell)曾在研究中发现,面对面交流时,语言传递的信息量大约占总信息量的35%,剩下的都通过非语言交流方式完成,比如表情、仪态和动作。你给人的第一印象,通常也由非语言交流方式决定,他们会通过这些推测你的社会地位、教育程度,进而决定接下来如何与你互动。那么,怎样能在短时间内传递出好的非语言交流信息呢?

对于这个问题,《魅力》一书作者、魅力与领导学专家奥利维亚·卡巴恩提出了一个“刻意模彷”原则:当人们的服饰、外貌、举止和言语都相似时,会自然地推论彼此拥有共同的社会背景、教育程度和价值观,就比较容易拉近距离。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快速给人留下亲近、可信的印象,模彷对方的肢体语言是最简单的方法。

卡巴恩建议,与人初次见面互动时,可以先仔细观察对方,比如坐姿,慢慢调整和对方一样的姿势;接着可以尝试掌握对方的肢体习惯或动作,比如对方是否会频频点头、轻敲膝盖,然后你就可以换个类似、但不必完全一样的动作。

卡巴恩还提出了模彷对方肢体语言的3个技巧:第一,选择性模彷,只做自然的动作,毕竟某些手势男女有别;第二,调整动作的强弱,如果对方做了一个夸张的手势,你可以做小一点,慢慢调整动作与对方一致;第三,延迟一会儿再模仿,对方做完动作后,过几秒钟再模彷,以免对方发觉,反而激怒对方。

卡巴恩说,一边倾听与观察对方,一边将肢体动作调整得和对方一致,最终会在心理上达成效果,就是当双方的肢体语言趋向一致时,对方会不由自主地与你分享更多。

以上就是快速建立良好印象的方法。

——李翔知识内参




方法:与孩子一起读书的3个建议

书评家黎戈最近出版了一本亲子图书,叫做《小鸟睡在我身旁》,她在书里分享了和女儿一起读书的经验。在接受好奇心日报采访时,黎戈认为,亲子阅读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各玩各的”。

她给了家长三个建议,分别是:

第一,让孩子自己选择读什么。孩子的阅读兴趣往往是十分广泛的,家长不用刻意安排书单,只要尽可能地多买书,让孩子阅读时有得选。当他们开始明显挑某一类书看时,就能逐渐摸索出阅读兴趣,培养出自己的阅读体系了。

第二,要相信孩子的审美能力。即使在你看来孩子读的书不那么正经,也不用过多干预。他们自己就能鉴别好坏。黎戈女儿所在的学校就流行过恐怖古堡小说。孩子们很痴迷,哪怕看完晚上会做噩梦,也还是要看。但等到热度过去,孩子也发现这类书其实没什么意思。这是一种自然的淘汰和成长,家长不用担心。

第三,给孩子表达的空间,不要施展家长权威。在黎戈看来,家长想要说服孩子,这其实是在孩子身上找存在感。一个优秀的家长,越是爱孩子,就越应该把自己从孩子身上拉开,不要把自己强加给孩子。有时候,她和女儿也会交流对同一个作者、同一本书的看法。两人的评价往往不同。黎戈的处理方式就是 “各玩各的”。其实,人的理解力和年龄关系不大,平等交流有时还能对大人有所启发。

以上就是黎戈的亲子阅读方法,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帮助你和孩子更愉快地一起读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摘:好家长必读_6则(2018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