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历天气产品分析

目标用户分析

黄历天气的受众群体主要有三种:

1.经常户外、旅行的人;

2.经常在外出差的商务人士;

3.办事前习惯参考黄历的人。

使用场景:

1.对于前两种用户,主要使用场景是外出前制定计划时,了解目的地或途经地的天气信息,以便做出合理出行安排;

2.对于做事有参考黄历习惯的人,主要使用场景是办事前参考黄历凶吉宜忌,同时查看天气信息,有时即使是黄历上的好日子,用户也会视天气情况酌情挑选。

用户需求和痛点

用户需求有两点:看天气、看黄历(包括万年历)。

1.看天气的痛点在于天气信息的及时性、丰富性(信息丰富+数据丰富)、权威性。及时性用户看到的须是最新的天气信息,因此APP中应保持较高的信息更新频率;丰富性包括两种,一是天气信息的丰富性,例如天气趋势、温度、湿度、PM2.5、风力等等,二是数据的丰富性,即可查看的天气信息应该覆盖尽可能多的国家地区;权威性即天气信息的准确性,需是当地权威机构发布或认可的。

2.看黄历的痛点在于黄历信息的全面性、易读性。全面性,是因历史中存在着多个黄历版本,对于用户来说有时候很犯纠结,如果APP能提供一个内容全面,且绝大多数人都认可或采用的黄历版本,则大部分用户也乐于接受。而易读性,则是因为传统的黄历中对于凶吉宜忌、生肖运程的解读使用的文字语言是古话,若能翻译成现代白话,用户可更方便的使用。

核心功能

核心功能一:天气

对于用户的需求痛点,黄历天气APP中天气信息更新一直保持在至少30min/次的高频率下,天气信息丰富,并且覆盖的国家和地区也很多,数据来源于当地权威机构,准确性有所保证。以上,可满足绝大多数用户出行时天气查询的需求。

核心功能二:黄历(包括万年历)

黄历天气最新版本中,已将万年历和黄历两个功能合二为一,在“黄历”模块中,可同时查看公历、农历、黄历。其中,公历的节日、农历的节气、黄历(官方介绍:由专业的黄历团队研究编制)的凶吉宜忌和生肖运程都十分详细,可满足用户在办事前看日历挑日子的需求。

产品卖点和亮点

作为一款工具型应用,在满足用户核心需求的前提下,能够优化体验的地方主要在于:UI交互、便捷小功能。黄历天气在这两个方面表现并不突出,界面和交互方面中规中矩,没有太多槽点也没有太多亮点。而便捷小功能方面,如语音播报、亲人城市、记事等功能,在同行竞品中也都有。

硬要挑一个亮点的话,黄历天气是市面上较少见的同时提供详细天气和黄历(含万年历)信息,且具备一定用户规模的应用。这一点的特别之处在于,留得住目标用户中的第三种人(办事习惯参考黄历)。如上文所说,这类型的用户使用场景是在挑日子的时候,而挑日子的2个决定性因素(天气、黄历)几乎是平起平坐的,黄历天气APP能同时满足。所以,即使市面上其他优秀的天气软件如“墨迹天气”会抢走前2种目标用户,第三种用户粘性较大,相对不容易流失。

随便说说

我没有用过早期版本的黄历天气,但也可猜想早期时候必定不像现在这样充满各种广告。就目前的观察,黄历天气的盈利方式为传统的广告模式,且广告密集程度相当高。这大概是工具类应用的窘况所在,到了一定的阶段,就会想方设法的把用户留在APP中,做流量变现。所以可见现在的黄历天气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内容,有生活周边服务如二手市场、找工作、读小说等,有咨询阅读如明星八卦、段子、健身、汽车等,有拓展功能如命理、星座、风水等,可谓十全大杂烩,啥都有。这样做的利弊如何,大概也只有其开发团队最清楚,没有数据支撑的我就不做评论了。

竞品方面,由于同时将黄历和天气作为核心功能且具备规模的应用并不多见,所以就简单对比下天气应用和黄历应用的市场表现。天气方面,黄历天气在各大应用市场的安装量都远不如墨迹天气,虽说各应用市场下载量多少都有水分,但咨询过身边人之后发现,确实使用墨迹天气的人比较多。黄历方面,市面上比较热门的是中华万年历,人气比黄历天气高很多。而咨询身边的人发现,除了中华万年历外,大多是使用手机自带的日历,年龄较大的长者仍然习惯看纸质的日历。综上,个人感觉黄力天气在市场上的表现不温不火,有一定规模的用户群众,但算不上最TOP。

至于前景猜想,黄历天气原由福建网龙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2013年百度全资收购网龙旗下91无线公司后,黄历天气现在也已归入到百度91无线旗下的产品。既然是在百度旗下,只要这条产品线在市场上仍能发挥其作用,这款产品仍可以活很长时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黄历天气产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