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等到误卸微信以后!

这是一篇火辣辣的悲文,来自一个本想卸微博却手抖把700M的微信给误卸载了,现在泪水仍在眼眶打转的yin---(⊙ˍ⊙) (⊙o⊙) (⊙▽⊙) (⊙﹏⊙)b o((⊙﹏⊙))o .(O_O)?… (◐_◑)!

微信里留有自己太多太多的宝贝,以前老想着总有一天要把它们都整理出来,果然,不仅明天永不会到来,改天,就有可能一个手抖犯下终身悔恨之事。

有没有像我一样的人,屏幕上微信一块永远999+

有没有像我一样的人,关注了很多很棒的公众号,显示未读那里总是个

有没有像我一样的人,与厉害的前辈讨教知识,发来的语音不舍得删,总想着哪天好好整理一下!


微信,在这几年间已经成为我们大多数人移动碎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公众号是我们碎片化汲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相比于一些新闻APP,我更愿意在微信上阅读,当然,如果,那能叫阅读的话。

尼古拉斯·卡尔在《浅薄》一书中写道,上网者是真正的奴隶。相对于读书,网络阅读使我们使我们能记住的信息更少,理解力和创造力下降,形成不了知识体系,互联网把我们的大脑变浅薄了。

网上大多的阅读模式是个“F”形轨迹:快速读一下文章的前面两三行,然后把网页下拉,跳到文章中间再扫几眼,然后就立即跑到结尾把目光停留在屏幕的左下角。

大多数文章被读的时间不超过十秒,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网页被读超过两分钟。(估计自己这一篇……作为过来人到是可以理解)

如此心痛自己微信的历史记录被抹的一干二净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仰仗自己平日F形轨迹阅读的坏习惯了。如果自己无法改掉这样的坏习惯欣然接受也就好了。不!总去想着延后阅读。

在这样的徘徊与踌躇之间,一篇篇美文,好文从自己指尖遛过。公众号置顶了收藏了,今天打开一篇秋叶大叔的文,恩,不错F形迅速读完,碎片化的急切之后,无法深读阅读之下,不甘心与不作为之间,时间一点点过去了。

因为最近在倒腾手机,都已经把需要整理的微信数据内容整理好思维导图了!想起了百变小樱中的一句话“这个世上没有偶然.有的……只有必然!”Ψ( ̄∀ ̄)Ψ


(之前)计划整理的延后内容共有三类:

1.与比自己厉害的人的聊天记录。主要指自己在BM“任职”处的组长,同时包括各种大大BOSS在内部群里的语录,稍大的说明。

这种第一手材料是自己最最不想要失去的,自己与组长的聊天记录里面包含了自年中自己进入BM以来一步步的成长,标题文案怎么起,格式怎么做,方案流程怎样展现比较清晰,不仅仅是在对话中的成长与学习,更是自己的一套编天体通史,自己似乎在有一段时间的快速行进,进入日常之后便想要怎样才能更好的整理和记录。

那么一段宝贵的材料总想着要以最好的时机与形式来对待它,不知自己是不敢碰还是不敢碰,呵,好了现在不用纠结了,全都付之一摁了。

有时,真的不需要准备万全才做出行动的,因为万全之时永远不可能来临,甚至中途一个小插曲便极易打破那看似长远的规划,如果要做,立即就做。

虽然自己曾经写过关于随机性不可控的,但是仔细想想若是主体为本性难移的人,还真就不好说了。

2.加入的各种微课与学习群,包括各种群内语音分享。一开始微课盛行的时候,也曾勤劳过一阵,那段时间的朋友圈都是各种分享后截图,后来,渐渐地,变成了消息记录储存,微信收藏。

现在,虽然绝大部分都随着聊天记录而烟消云散,但那依旧有所保留至微信收藏部分的东西,果然早已失去了念想,过会,还是好好清理一下吧。

3.微信公众号们太多太多优质优品的好文了,碎片化阅读时代这是我们避无可避的,但若是真的每天都刷微信其实并不现实,而且我们渐渐步入了后微信时代。有时刷刷微信公众号时间便进去了有可能几个小时一事无成眼睛酸痛做事更缺乏效率。

若是不去看,有些文章一看题目便已很吸引人了,打开F式阅读对不起它,放在一边永远不看,打开看了可能并没有真的学到什么反而浪费了时间。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那么以后为了避免这般另自己捶胸钝足悔之晚矣的事情出现要如何去做呢?

想起自己前不久拜读过的《万万没想到》中有一小章专门讲过这个问题(前几天线下挺过一个拆书大神简单分享,说是哪怕书中的一小点一小节拆解学为自己的也是好的,但愿自己这样理解去学习这一小节能够帮到自己和更多跟我有相同困惑的人):

时代周刊的书评栏给新书评价等级的标记方法不是分“好、中、坏”而是按“值得怎么读”分类,三个等级是随便翻翻(ross)、略读(skim)、精读(read)。万老师根据这个名目,提出一种高效看博客论坛的方法,现在运用到一些碎片化公众号之上无不适用。

一、随便翻翻

看完一篇再看下一篇,一篇篇地读下去是错误的,效率的首要关键是集中,先做的不是读而是挑选

在浏览器书签(或是微信收藏中)建立一个文件夹(或是标签),先行浏览所有站点的标题,把想看的栏目都大体浏览一遍,把想看的文章都点过一遍(把想看的文章都收藏至一个标签)。如果我们看到某一条消息标题不行就直接跳过,不必浪费时间(当标题党也不是容易的)。

二、略读

打开内容快速浏览,小心别真的进入某些标题党的陷阱。这一步一定要追求快,看到仔细读的文章也要先速读,保存下来。完成略读,能把大部分鸡肋信息都处理掉。一篇文章若是经过了这两步的选拔,让文章有机会被读两遍,更能加深印象。

三、精读

进入这一个部分的文章只要前两部足够用心数量便不会太多,找空闲时间把他们仔细读完。可以借用一个叫pocket的APP或是直接微信收藏手机与电脑端配合。一旦发现内容真的好到了必须永久保存的程度,还是使用印象笔记在线保存(注意,不要一上来不管什么文章都直接保存,那不会有任何意义的)。

这样的方法长期使用还可以提高一个人的阅读品味,可能会发现越来越少的文字有资格进入最后精读的部分甚至印象笔记之中。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介绍了两个著名的心理学概念:“窄框架”(narrow framing)和“宽框架”(broad framing)。所谓窄框架,就是遇到一个东西做一次决策,一事一议;而宽框架则是把所有东西都摆在桌面上集中选择。

最后,印象笔记也不过是在帮助进行主动的被动整理,真正的好的纸质笔记拥有的不仅仅是触觉与感官上的享受,更是主动的,对客观事实和自己思想的记录。

做好前期的信息规划积累,善用各种知识管理软件,是我们走向主动记录与成长,高级知识体系形成完善的第一步。

自己手抖误卸了微信也许是一次契机,每天都在忙碌,却不知忙了些什么的日子该停停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要等到误卸微信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