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行(3)

      今晨叫醒我们的除了漫山的鸡鸣,还有山里农家的劈柴声。还未到六点,山里各家都飘起了炊烟。今天需要打点帐篷行装,伸伸懒腰,听听鸟鸣,起床!

宁国行(3)_第1张图片

    今天招待我们的是农家女主人自制的馒头,松软可口,还有粽子,鸡蛋,稀粥,均属山里人家自产。临行前,因喜欢上这几天吃的笋干,都是女主人自己晒制,特地买了些带回去。和热情的老板一家挥手告别,我们便启程出发。

宁国行(3)_第2张图片
宁国行(3)_第3张图片

      昨天体力消耗比较大,一夜过来,身体各处依然是酸痛的状态,吴越古道就不再去挑战,改道螺蛳湾。

宁国行(3)_第4张图片

      山路十八弯,仅容一辆车行进的山间水泥路面,幸好路过车辆不多,否则一边山涧,一边山体,实在考验车技和胆量。驱车八公里的路程,我们到达螺蛳湾。水声响彻,该是到达螺蛳湾瀑布了。未经开发的景点,鲜有游客踪迹,我们缓步行进。

宁国行(3)_第5张图片

      奔流而下的瀑布由两山之间排闼而来,似这股清流将两山冲击开,疾驰飞落。越过水库,攀过山坡。竹林深处,由竹根天然形成的攀爬登点,一步步向上。没有铁匠山的石头嶙峋,也没有昨天密林竹叶树枝的剐蹭,轻松不少,周边也不是悬崖,没有提心吊胆,轻轻松松地翻越过水库。

宁国行(3)_第6张图片

      山上流下的清泉,一路浩浩荡荡,历经沙石的沉淀,清澈见底。儿子忍不住脱下鞋袜,涉水前行。石头常年浸于水中,难免湿滑。

宁国行(3)_第7张图片

儿子便匍匐前进,一直走到瀑布落差最大的地方。不一样的角度自然看出不一样的风景。

宁国行(3)_第8张图片

我们看景常常注意看前面的迤逦风光,殊不知风景的背后是更美的景观。

宁国行(3)_第9张图片

清澈冰凉的山泉水,在石缝间川流不息,荡涤了水中的一切污浊。

宁国行(3)_第10张图片

      顺流而上,看看瀑布的水流发源处。寻到一池小鱼,一条小蛇……

宁国行(3)_第11张图片

休息处风景不错,吊床上歇歇,透过斑驳的树影,晃晃悠悠,我竟有些睡意了。

宁国行(3)_第12张图片

      移步换景,绕着盘山公路行驶十几公里,找寻所谓仙人洞的踪影。无奈,没有开发的钟乳石洞,光线太暗,最低处得匍匐前进,湿滑幽暗,危险系数太高,不便继续。

宁国行(3)_第13张图片
宁国行(3)_第14张图片

    转道宣州谢眺楼,这个因唐代的诗人,因着李白所作诗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而存名后世。诗歌原文:

      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宁国行(3)_第15张图片

    相信其中有几句是大家所熟知的。如今的谢眺楼掩映于宣州城广场中间,重修后的谢眺楼也只能默默立足于其间,除了门前广场上一群休闲下棋的老爷爷,其余游人门可罗雀了。一座“怀谢亭”,向我们诉说着曾经的历史。

宁国行(3)_第16张图片

    李白这位爱游历山水的诗人,他的踪迹为不少名山大川铸上了历史印记,让我们对其诗歌中提到的地名,山地都神往之。“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敬亭山”便离“谢眺楼”仅四公里,岂能错过。

宁国行(3)_第17张图片

    这座李白曾七次来过的山体,留下了“李白独坐楼”的标志性建筑。但待走近,细看之,才发现作为4A 级的风景区,仅如此噱头,显然没有勾起我们登山观楼的兴趣。

宁国行(3)_第18张图片

      不早了,虽然才国庆第4天,为免堵车,儿子的一堆作业还等着他,我们也是时候该回家啦!

宁国行(3)_第1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宁国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