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极简笔记

把时间当作朋友--极简笔记

恰好在看到笑来老师这本书的一两个月前,自己对时间、对自己的人生形成了一些新的看法,正准备以“十年前的自己”为目标读者写一系列文章自娱并分享。看完《把时间当做朋友》之后,只想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关于“如何开启个人智慧”这个主题,这本书几乎是说尽了。我想谢谢李笑来老师耐心细致的讲解,也衷心希望这本书能带更多中文世界的读者走上“把时间当做朋友”的新生活。

既勤奋又懒惰--时间的悖论

"相对于坚持,方法有多重要呢?很多的时候,哪怕说不重要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其实也并不是特别过分。所以,有那么多的人在不停地寻找更好的方法,是件非常可笑却又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息的事情。 与其不停地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省得虚度更多的时间。 又一次说明,心智能力的不同,使不同的人面对相同的境遇时,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得到不同的结论,最后作出截然相反的选择。想想看,不同的选择之后,这些人的时间质量有着怎样的天壤之别?"

我们的问题, 是太看重"效率"了. 然而, 效率究其本质, 是后验的(就是说我们通常只有做完一件事的时候, 才能知道最效率的方法是什么). 纠结在效率上, 就导致我们在行动中陷入选择无能, 真正用来做事的注意力不增反减.
判断一项任务是否"真的重要", 只有一个标准: 就是看这项任务的完成是否对你的目标达成确实有益.

浪费时间比失败更可怕: 前者基于过程, 成败则基于结果. 生命的价值, 主要在于过程. 用全部心智与时间做朋友, 并不夸张, 也值得我们去做.

反省的力量

To-do 1 定期质控的实践:

  1. 记录你的尴尬: 纸笔记录; 定期回顾, 发现自己的进步 (p90)
  2. 把尴尬和情绪分离: 用理性从情绪中跳出来

To-do 2 承认"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获得满足"是自己的天性:

  1. 记录你在某些方面的特别弱点(更容易被诱惑)
  2. 选择一两个主要方面, 不断提醒自己耐心的重要性. 耐心做正确的事情(这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了, 放弃幻想中的完美主义吧!)

To-do 3 计划的反省

应当坚持对计划的认真反省和调整.
其实我们也许只需要学会一件事, 就是相信自己认真做出的理性判断, 并耐心坚持.
计划上, 自己有点陷入完美主义了. 要反思, 计划是要切实完成的.(不然又何必要写计划呢?)

计划需要行动才有意义
一个细节, 用执行意图来调整计划模式(特别对于长期事项, 如健身, 日常coding, 打扫卫生等). 明白自己的情绪想法与理性想法的不同, 消减倦怠情绪.
真正解决问题的, 永远是行动.

列表的智慧

to-do list 是对行动的提醒. 但如上文提到的, 使用任何列表时, 我们需要耐心相信自己做出的认真判断, 不被自己的随性想法和情绪打断.(可以用一个inbox记录新想法, 完成事件之后再处理他们, 这样也不损失灵感.)

努力是应当的, 无须强调

人类拥有的是天生的懒惰, 不过也许flow是我们的一大武器, 它能带给我们长久的乐趣.
最终的困难(接近极限时)远比想象中的更加困难.

同样的道理, 想做到任何相对复杂的事情的话, 超出常人的耐心也是必须的. 永远, 永远不要幻想自己可以靠"聪明"在一天建成万里长城.

不要浪费时间去“证明自己”

不要想着证明自己, 这件事本身并无意义.
"'证明自己给别人看'恰恰是最浪费生命的一种行为。 因为,如果你是出色的,不需要你去证明你是出色的,别人自然会看到;如果你是平庸的,不需要你证明你是平庸的,别人还是同样会看到。如果你是出色的,却仍然要刻意证明,可能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引来小人的嫉妒——天下最可怕的事情之一.
感觉自己比别人强, 很可能只是你的错觉而已. 很可能事实上,只不过是你“觉得”你明明比你身边的人强而已.每个人都有这种倾向.
另外, 你比别人强一点根本没用, 真正有用的是你不仅比别人强一点, 还要比别人强出很多很多才行."
最后, 被别人的评价左右, 是一种危险的状态. "反正,别人如何认为,如何评价或者评论,其实原本根本没办法影响你自己的状态。你开始为此心烦意乱,胡思乱想,甚至为此产生一些无聊的行动,那么,你就不仅倒霉而且可怜了,因为,你已经被左右了。被别人左右,是一个人最可悲的状态之一。"

科学的自卑, 接近真实的自己

"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很多的时候我们确实有必要漠视甚至忽略整个社会灌输给我们的观念——因为很多的时候那不过是“整个社会的扭曲的感觉”而已。所以,我在课堂上无数次提到自卑不是缺点。该自卑的时候就要自卑,这才是正常的。如果在所有该自卑的时候竟然从不自卑,那你就真正地扭曲了自己。

想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健康状态,要学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停止嘲弄他人。生活中我们很少真的会遇到他人的“弱”会影响我们的“强”的情况。更多的时候嘲弄别人“弱”只不过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强”,而真的“强”是不需要证明的,需要证明的“强”其实只不过是清楚地自证的“弱”。

另外一个比较技术一点的手段是:忘记自己的优点。

还有一个相当不错的手段来自我的一位朋友。她的方法是在自己的语言中,把'优点'和'缺点'这两个词替换成'特点'。"----语言的诡计! 其实用"事物对自己的好坏"来评价客观事物, 实在是太过于自我中心了. 其实事物只是客观存在罢了, 我们强加的情绪(特别是负面情绪)只会给自己增加麻烦.

承认自己是一个有缺点的人是让心智获得解放的重要前提。真实的情况是,没有缺点的就不是人。前面我们说,自卑原本只不过是正常的感受,只不过是被定义成负面了而已。

万事皆可提前准备

"害怕死亡的理由自然不必说,人们害怕当众演说,却未必一定知道害怕的原因——很简单,准备不足,所以害怕。
任何动作演练到一定的次数,就能做到甚至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都可以准确完成的地步。而他只不过是把这个原理应用到了极致而已。 所以说,大多数事情都需要提前准备,也都可以提前准备。认识到这一点本身就几乎是一切改变的起点。"
是这样的. 一次演讲, 一次谈话, 甚至一次晚餐的闲谈...真正耐心地用常识分解我们想做的事情, 然后把它准备好, 那么, 就会有超出平常的表现. (当然, 这需要很多努力和投入, 但对于真正重要的事情, 这些投入一定是值得的.)

"临时抱佛脚的人却不知道自己早已陷入了荒谬的漩涡,每天忙忙碌碌而又实际上碌碌无为地度过,直至最终结果出现都不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里;只能在许多年后,对自己说:'年轻的时候,我也努力过……'
其实,不仅在留学的选择上如此,面对任何其他选择,包括考研、求职,大多数人的失败与慌张都是基于同样的机理。准备不充分的人面临的困境,就好像是个手铐,越挣扎就被箍得越紧。面对最后期限,无法不产生无比的焦虑。而这些焦虑产生的唯一作用就是分散注意力,使得产能低下到极限;反过来,产能的低下和时间的紧迫所产生的唯一作用就是更加焦虑……恶性的死循环。

于是,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结论,浪费时间是可耻的,而浪费青春不仅是可耻的,更是可悲的,并且只能是无可挽回的。朴素点说,人必须努力。如果大家都努力的时候,那你就最好尽早开始努力,并且更努力才好。人们总是说,笨鸟先飞,其实,有很多鸟之所以先飞也许并不是因为它们笨,相反,可能是因为它们更聪明。"

Quotes

  • 乐观是靠努力和挣扎才可以获得的经验.

  • 无论如何, 都不要也不应该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那么做不仅不对, 并且愚蠢.

  • (有些学生希望老师是万能的)其实原因只有一个: 内心脆弱, 无法接受现实却又急于摆脱尴尬的同时竟然不愿意付出代价.

  • 接受自己与别人没什么不同, 至少没什么本质性上的不同, 是心智正常成长的重要前提之一.

  • 大多数人连一次“坚持到底最终成功”的经验都没有。

  • "后悔"是最浪费时间的--因为无论如何这个情绪都于事无补.

  • 热爱考试的理由很简单:它是通行证,它意味着机会,其他没有此通行证的人无法获得的机会。虽然有些人也许会用其他方式获得那个机会,但,既然你没有其他方式,就不要抱怨——反正抱怨没用。抱怨最浪费时间,即便抱怨得正确。

  • 所以,时间不一定就是金钱。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把时间转换成金钱,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把时间转换成同等额度的金钱。拿出纸笔、列一列,然后问问自己,“我的时间究竟可以标价多少?”——这就是一个人决心不再浪费时间的最有效的起点和动力。只有爱惜才可能产生节约的动力。

  • 如果啰唆竟然真的起了作用,哪怕招人厌烦也居然可以是令自己愉悦的厌烦。教书的经历使我养成了在必要的时候甘于啰唆的习惯;而其根本原因,只不过是我发现了耐心的好处;了解耐心的好处,就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与投入的时间相比,聪明之类的因素实在是微不足道。

  • 努力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艰苦,只不过是“每天至少专心学习、工作6小时”;耐心却远比大多数人想象得巨大,“要与时间相伴短则5年,长则20年”。

  • 所谓耐心,就是甘于把时间投入到简单、枯燥但是最终会意义非凡的重复当中去。

  • 知易行难。想到“想”居然是要通过“想”很多遍才能学会的,多不容易啊!在没想到之前,“想”又有什么乐趣可言呢?然而,想到之后,却马上要用最直接的方式面临痛苦——接受现实需要勇气,因为现实不是我们最初以为的那个样子,也不是我们任何时候向往的那个样子。难以接受现实的同时,更难接受的是已经在现实中浑然不知地浸泡了许多年而面目全非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时间当作朋友--极简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