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题征文】在爱的世界里,适当的低姿态未必不是明智之举

【心理专题征文】在爱的世界里,适当的低姿态未必不是明智之举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01

中学时代,舒婷的《致橡树》是我最爱的篇目之一,印象最深的便是大家都熟知那几句拟人化的描绘: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看似分离却又互相依偎,这样的爱情观曾经影响了很多人,尤其是“女性主义”者,而我也一度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的确,年少时,很多人信奉的理念都是如此:相爱的两个人,即使在情感上互有依恋,也要在精神上保持独立,高傲而挺拔地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绝不能轻易向对方低头。

作为这一理念的守护者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不仅深以为然,还将其奉为爱情箴言,近乎执拗地坚持着自己的“大女子主义”情结。

直到那一年遇见了爱玲,她说: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在尘埃里开出花来。恍惚间,有些犹疑:她可是一向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怎就唯独对他如此热络?

后来,看她在感情上为他付出的种种,财力物力的支持,精神上的依恋,我似乎明白了:骄傲如她,也终究逃不过情之劫数。一旦爱上了,高冷的女王气场便会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在爱人面前低头,像一个小女人般娇羞柔媚。她那样的性子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普通人?

02

彼时,我并未邂逅爱情,对于爱的理解除了借鉴书本和影视剧,便只有透过身边的人和事来窥视一二了。

懵懂的中学时代,见证同窗动人的爱情故事之余亦感触良多。

初中那会,同班的一对男女恋爱,在教室的角落里拥抱亲吻的画面令人不忍直视。私下里,大家对此反应不一,有的羡慕,有的嫉妒,最夸张的便是“第三者”依仗黑恶势力的恐吓与威胁。二女争一男,无论方式如何,都是因为爱啊。懵懂的青春期,正是叛逆心严重之时,真猛士也好,假强硬也罢,最终的结果自然是不欢而散,想得到的没得到,该在一起的还在一起。

后来听说,男方心里未必没有那个“强硬派”。可就算是有,这么一闹,恐怕那点残存的好感,也顿时消失殆尽了吧?毕竟,男子无论年纪几何,还是多喜温柔可人之辈作为伴侣的。何况,谁都不喜欢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情感传递。

03

我自己的故事,其实可长可短。

虽然自小学起就一直绯闻不断,有暗恋我写纸条被我责骂的,也有在起哄声里情感的火花似有还无的,可真要正经八百地论起来,切切实实地爱上一个人却也不过距今几年光景。

他是我现在的先生,过去的恋人。从年龄上算,他年长,从月份上看,我先于他。所以,我一直宣称我比他大三个月,叫他不必事事谦让于我。

依常理,独生子女一定都被父母惯坏了:女孩子是骄傲的公主,男孩子是不可一世的王子。彼此因爱结合后,随着相处的深入,各类矛盾逐渐凸显,便形成了互不相让、针尖对麦芒的局面。

可从一开始,我们谁都没有从心底里觉得有优越感,更未有过需要用强势去压倒对方的理念:一个没有依仗自己年龄小又是女性,就理所当然地耍大小姐脾气;一个没有因为自己的高学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就事事要求对方听从,不给对方辩驳转圜的余地。

相反地,我们反而因为各自的担忧而试图在这段感情里做到最好:他担心年龄的差距会使我们之间存有代沟,彼此沟通起来不那么容易;我则害怕自己的愚笨让他无所适从,最终拉远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好在实际的交往中,我们发现那些疑虑都不是问题:他时常说出一些我都未曾了解的时尚话题,我偶尔能为他出谋划策,助他一臂之力。

两颗心在信任中越贴越近,在看似低于对方的位置上找到了感情粘合的真谛。

04

想来,当年爱玲追求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便是如此吧。

如同杨绛先生一辈子为钟书、为他们的家、为他们的爱奉献着:或许,在那个爱的世界里,她常常选择把自己的作家身份抛在脑后,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作品里渗透的琐碎点滴,除了饱含深情,亦充满爱与生命的真谛。

我想:在感情的世界里,适当的卑微,却让那爱比任何一朵鲜花都持久绚丽。

本文正在参与从心,遇见幸福 | 一次可以朗读与听见的心理专题征文,你也来吧!

本文内容纯属原创,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作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专题征文】在爱的世界里,适当的低姿态未必不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