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昌和徐树铮斗法:姜不一定老的辣,一厢情愿的调虎离山之计

北洋大时代道德篇(三十三):戎马书生终误我,江声澎湃有谁知。

在北洋历史上,“水晶狐狸”徐世昌和“小扇子”徐树铮有“大徐”和“小徐”之称。徐世昌作为北洋元老,在庙堂之上举足轻重,“徐相国”的名号既是资历也是脸面。徐树铮作为晚辈,亦因才华斐然而声名鹊起,位列国手级别策士之一。二十五年的代沟摆在那里,两人之间本身没有多少交集,但是徐树铮的“主公”段祺瑞,却和徐世昌是老相识。作为北洋王朝绝无仅有的“文人总统”,徐世昌在任期内邂逅北洋宦海的“常青树”段祺瑞,这位挤走“首义”功臣黎元洪、斗败“长江三督”之首冯国璋的北洋之虎,自然也是秀才遇见兵,有理也说不清。尽管当年北洋军阀的“老头子”猝然离世,金匮石屋中的三位继承人姓名,徐世昌位列段祺瑞之前。

徐世昌和徐树铮斗法:姜不一定老的辣,一厢情愿的调虎离山之计_第1张图片

但是,段祺瑞在北洋庙堂稳如磐石,一切都离不开徐树铮的出谋划策,在宦海摸滚打爬多年的徐世昌自然熟稔于心。对于可以在翰林院坐上九年冷板凳的徐世昌来说,“波澜不惊”就是为其量身打造,能够坐上北洋中枢名义上的头把交椅,不过是段祺瑞信手拈来的门面而已,他需要等待时机,刚愎自用的段祺瑞不是目标,运筹帷幄的徐树铮才是即将过招的真正敌手。民国七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捂热了北洋总统之位的徐世昌,借着主和呼声的日渐高涨,果断反击奉行武力一统的段徐两人。是年十月二十四日,徐世昌先是下了“和平令”,接着祭出调虎离山之计,将不甘接受的徐树铮派往日本“观操”。

徐世昌和徐树铮斗法:姜不一定老的辣,一厢情愿的调虎离山之计_第2张图片

其后,徐世昌又启用皖系军阀中不待见徐树铮的靳云鹏为陆军总长,拆台是一方面,坐山观虎斗才是最终目的。回国后的徐树铮,“主战”在北洋军阀中再无市场,只能以请假回乡“省亲”以示不满。但是这场“大小徐”之间的斗法,徐树铮抓住的却是七寸要害,那就是“人马”。在“有兵就是草头王”的北洋乱世,徐世昌空有威望,手下没有一兵一卒,不若是在直皖两大军阀均势之下的一块招牌而已。此时徐树铮在西北地区经营多年,借助一战契机编练的三师四旅的“参战军”已经初具规模,厉兵秣马,磨刀霍霍。

徐世昌和徐树铮斗法:姜不一定老的辣,一厢情愿的调虎离山之计_第3张图片

最终,段祺瑞授意之下的“西北筹边使”之职,掌握西北陕、甘、蒙等五省全权的徐树铮,俨然与“东北王”张作霖、“保定王”曹锟并驾齐驱的“西北王”。徐世昌本以为这将是另一出调虎离山的老戏码,没想到却成了自己的一厢情愿。徐树铮虽然远离庙堂中枢,威望却不降反增,就连直奉军阀两大巨擘曹锟和张作霖都觉得不踏实,毕竟这样的对手,手腕和野心都属于一流的人物,连陆建章这样的北洋元老,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除之,毫不拖泥带水,两人都认为:“此人若得志,吾辈将无活路矣。”至于此时的徐世昌,这块皖系军阀挂起来的招牌,从束之高阁已经变得摇摇欲坠。

参考资料:《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直皖秘史》、《北洋派之起源及其崩溃》

你可能感兴趣的:(徐世昌和徐树铮斗法:姜不一定老的辣,一厢情愿的调虎离山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