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之道

脱贫之道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贫穷是什么

贫穷本义指的是一个人的经济条件,即没钱。

2014年,由哈佛大学的教授穆来纳森(Sendhil Mullainathan)主导的一个跨学科团队经研究后宣称:穷人和过于忙碌的人有一个共同思维特质,即注意力被稀缺资源过分占据,引起认知和判断力的全面下降。即贫穷是一种思维模式——存量思维。

《鹦鹉螺》杂志在2017年4月20日发表的一篇文章,题目叫《为何贫困是一种疾病》,作者是克里斯蒂安·库珀。文中指出了科学家对贫困的一个最新理解:贫困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经济条件,贫困还是一个生理疾病。即贫穷是一种病,得治。

综上:贫穷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经济条件,还是一种存量思维模式,更是一种生理疾病。

贫穷的危害

贫穷的危害根据我们所定义的贫穷分为好几等级。

低等级的贫穷,即没钱,它的直接危害就是吃不饱穿不暖,健康时整日无所事事,生病时没钱看医,进而影响社会治安,扰乱社会秩序。

中等级的贫穷,即存量思维模式,它的危害是固步自封,惧怕未来的不确定性,计较得失,总是在乎所有权,导致机遇在手上白白流走而全然不知。如果马云98年拿着50万去买了房而不是创立了阿里巴巴,那马云现在有可能还是一个乡村教师,就没有阿里帝国的奇迹了。

高等级的贫穷,即贫穷的生理疾病,这种病症的危害更加严重。研究表明,长期贫穷所造成的生活高压会使DNA甲基化水平受到影响,从而遗传给下一代。这种影响不仅是对个人,更是对而后的几代人。这也就是所谓的压力遗传,指的是这个人天生就容易对生活中的困难反应过度。他无法做什么长远打算,特别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短期的事情上。反观《人民的名义》中,赵德汉就属于这种人,穷怕了之后尽管大幅敛财,也丝毫不敢花。

摆脱贫穷的最佳办法

当贫穷是一种状态时,我们可以抱怨世道不公,诅咒可恶的富人夺走了我们的一切。

当贫穷是一种思维时,我们要将解决之矛指向自身,用增量思维取代存量思维,不断进行心智迭代。

当贫穷是一种疾病时,我们应该积极治疗,进行自我疗愈,或者是等待医生治疗。

尽管我们已经知道贫穷是一种病,但科学家对于治疗药品的开发仍属于研制阶段。因此,在现阶段,摆脱贫穷的最佳办法就是改变思维模式,跳出存量思维,用增量思维来丈量生活,使自己的心智不断更新迭代。

那我们该如何跳出存量思维呢?

穆来纳森(Sendhil Mullainathan)的研究表明:在长期资源(钱、时间、有效信息)匮乏的状态下,人们对这些稀缺资源的追逐,已经垄断了这些人的注意力,以至于忽视了更重要更有价值的因素,造成心理的焦虑和资源管理困难。研究进一步表明,长期的资源缺乏,导致失去决策所需的心力——穆来纳森称之为“带宽”。例如,一个穷人,长期为生活所迫,吃了上顿没下顿,此时他就只顾着生存了,只能为了温饱精打细算,而根本没有金钱和精力来进行长期的投资事宜。

针对穆来纳森研究所得出的结论——长期的资源稀缺培养出了“稀缺头脑模式”,导致失去决策所需的心力,那我们所得出的解决方法就是重新找回决策所需的心力,即增强注意力以使自己做出更好的决策。

结论

贫穷不仅是经济条件,还是一种思维模式,更是一种生理疾病。

贫穷危害很大,不仅影响自己而且影响后代,不仅影响心理而且影响生理。

治疗贫穷的最佳方法是改变思维模式,用增量思维取代存量思维。

跳出存量思维的方法是增强心力(即“带宽”)以使自己做出更好的决策。

你可能感兴趣的:(脱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