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一本书去吴哥吧!|《吴哥之美》

带一本书去吴哥吧!|《吴哥之美》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初识吴哥之美是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柬埔寨馆,馆内矗立着仿造的柬埔寨的象征——吴哥窟,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这个四面佛拱门。当时正值暑假,馆内人山人海,为了不在画面中出现人头攒动的景象,抬高了很多才拍到这张静穆的照片。如同对敦煌莫高窟的感觉,当时只觉吴哥窟石雕的震撼与佛像的静谧安然,并不知它是闻名于世的“高棉的微笑”,亦不知这些建筑背后的历史与文明。时隔七年,读蒋勋的《吴哥之美》,重温了这一小段段初遇吴哥的记忆,也终于识得了在吴哥巴扬寺无处不在的“高棉的微笑”。

《吴哥之美》记录了蒋勋从1999年开始去吴哥窟十四次的所见所得。吴哥是真腊(柬埔寨旧称)吴哥王朝的遗址,1431年吴哥被新崛起的暹罗族灭亡,新朝南迁到金边建都后,故都吴哥荒废并在历史中湮灭。数百年后,没有人知道曾经有过辉煌的吴哥王朝,但历史上留着一本书——《真腊风土记》,是13世纪元朝的周达观出访真腊三年所作,他对当时真腊从饮食到建筑、风俗、服饰、婚嫁、宗教、政治、生产、气候、舟车等方方面面做了最为真实、详细的记录。1860年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依凭这本书,在丛林间发现沉埋四百多年的吴哥王朝遗址。

法国殖民柬埔寨90年后,初独立的柬埔寨陷入残酷内战。1970至1992年,长达20年的内战,数百万人被屠杀。至今金边还留着博物馆,记录着波尔布特政府虐杀数百万人的残酷行径。1999年3月,柬埔寨内战稍稍平静后,世界各地游客才涌入吴哥窟。但当时游客们每到一个景点都会有难民蜂拥而来,他们都是因误触地雷而残疾的乡下农民。向往伟大艺术的游客,在文明的废墟里被现实如地狱的惨状惊吓。许多观光者的“悲悯”、“教养”、“善心”都在这里受到了最大的考验。

或许是没有佛教信仰的缘故,看这本书时对书中大量的佛教叙述与禅悟有些反感,期待看到更多的风土人情,甚至想弃读转而看《真腊风土记》。读到后面才知道吴哥王朝的传统,只有祀奉神明的庙宇可以用砖石材料,一般人间的住宅,从帝王大臣到平民百姓,都以木材构造,因此历经上千年,木质早已腐烂消失,留下的都是寺庙建筑。在信仰的影响下,整个吴哥城的重心都围绕着宗教打转。巨大高耸的寺庙无处不在,历代统治者都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修筑祀奉众神的庙宇。印度的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呵婆罗多》是艺术创作的主要依据。无论寺庙或皇宫,所有的雕刻装饰也都以神佛为主,很少以真实的人间生活为题。一个长达一千年的时代,绝大部分人的生活只是随波逐流,在时间里淹没,没有留下一点痕迹。

唯有巴扬寺,这所由阇耶跋摩七世修建的陵墓寺庙,在四围长达1200米的石砌墙壁上刻满浮雕,主要以高棉人在12世纪和占婆人的战争为主题。阇耶跋摩七世统治期间打败占婆,吴哥王朝国势达到巅峰,这所由他修建的寺庙,也因此留下了这一场战役的历史景象。笃信佛教的阇耶跋摩七世,改变了部分印度教信仰对众神的崇拜,使艺术的内容从诸神的故事转移到人的历史。

如今在世界各地代表着吴哥、代表着柬埔寨的“高棉的微笑”,原型正是阇耶跋摩七世,一个吴哥历史上最重要的君王。他创建了巴扬寺、塔普伦寺,吴哥王朝在他统治期间由印度教信仰转为佛教信仰,他在晚年把自己冥想静定的微笑的面容雕刻在许多建筑物上。当一切的表情一一成为过去,最后,那微笑成为城市高处唯一的表情,包容了爱恨,超越了生死,通过漫长岁月,把笑容传递给后世。

带一本书去吴哥吧!我想,穿梭在这些历经沧桑、伟大又荒凉的遗迹间,很难不有所思有所悟吧!正如蒋勋先生所写“欧洲游客带着一本法文版的《真腊风土记》,一面阅读,一面慢慢浏览,感怀一个文明的存在、伟大与消失”。

你可能感兴趣的:(带一本书去吴哥吧!|《吴哥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