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离职之前

(2017-09-13 23:40:49

写在离职之前。

突然就想到这个标题,因为今天在上单车课的时候,突然想如果有一天我离职了,我应该去干什么。其实真正当我离职的那一天应该会非常恐慌,然后立马回家,在家呆上一两个月,然后去西安找工作。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其实如果说远大的理想,无非就是去西藏旅游一个月。然后看我的金钱预算,估计那时候我也除了去完西藏,再也不可能去其他地方。因为第一,金钱有限的,第二我父母的唠叨会把我唠叨死。

所以我突然想,如果有一天我要离职了。我应该去上一个瑜伽教练速成班,为期一个月。然后我还要去考一个单车教练。我还要去考一个健身教练。之后我就要寻找一些健身房。廉价的为他们提供课程。于是我就可以开始慢慢找白天的工作。

昨天看一本兴趣管理书,说一个人如果兴趣太多应该怎么办。其实这种情况是不能避免的也不能克制的,所以遇到这种情况,你应该很高兴,因为你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遇到这种情况的人往往会有很多个担忧,其中之一就是:我没有时间。

可是你想一想,如果比如说我能活到80岁,那80岁到24岁之间,我还有这么多年,怕什么。我浪费一年中的一个月两个月去学习我一直梦寐以求的健身教练岂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哪怕我最后什么也没学成。也只是浪费了一两个月和一两万。和我的一辈子比起来真的微不足道。

有些人总是很慌张我要是现在不工作,我以后怎么办,我要是落下这一两个月不工作,我会不会和社会脱节。如果我这一年不工作,我会不会失去和这个社会建立工作的能力。

其实什么是工作呢,就像我今天中午穿文玩。我想着以后要是实在找不到工作,我还可以投资开一个小文玩店,我可以穿珠子呀?再实在不行,我也可以卖衣服呀?年纪轻轻有什么好恐慌的呢?其实这句话也是对我自己说。我很想去支教一年,但是我还怕一年之后我回来,已经和这个社会脱节了。我一无所有没有任何上班的能力,或者更精确的说,我没有任何和同龄人竞争的能力。更可怕的是,可能我还不如我的下一节,下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

其实所有这些最糟糕的结果就是。可能我27,28的时候才重新起步,从月薪2000做起。那如何定义成功呢?我这样的人生就很失败吗?难道人就应该用金钱和富足的生活来定义成功吗?不可否认,口红,香水、包包能带给我极大的欲望满足感,但有一天,这些东西可以被其他东西所替代呢?比如是支教的满足感比如是运动的快乐。

刚刚在读英语阅读,还是那句话,我不知道我读这些有什么用?但是没准儿有一天我就有兴趣参加一个英语培训班。从此,当一名英语培训老师呢?人生是有无限种可能性的,不要限定自己的任意一种可能性。

所以,我这篇文章根本不是想离职,我只是想如果有一天我离职了,我应该怎样面对离职后的空档期,而不是急急忙忙的投入下一份工作。

在写这句话的时候想到,我今天下午的工作使我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就像《干法》里稻盛和夫所说的,当你的思想和你的工作融为一体的时候,你干什么都想着工作的时候,而不去想着报酬或者钱之类的东西,成功就离你不远了。因为你心心念念想着的东西,总会有一天会带领你成功。虽然我不知道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我现在每天的工作,反而是像大学生一样去搞学术研究有什么用?

我冥冥之中觉得我不可能从事这个行业一辈子。也许就在25岁或者26岁的某一天。我会开始转行。但是,我想这份工作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工作本身,而是研究工作的过程。或者说是学习新技能的本领。或者说是学习思想形成的过程,或者说是平衡生活与工作之间的关系。但无论怎样都是好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在离职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