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晚到现在,瑞幸 22 亿财务造假的新闻一直出现在热搜上。而它的股价也从每股 26.2 美元跌至了每股 5.64 美元。(数据截至发稿时)
今天下午,我们也特意去了广州的一些瑞幸门店,观察了一阵。
中午一点,瑞幸 10 平方米的快取店门口挤满了人。一个体型有些壮硕的男士,站在门口,开玩笑地说:“都赶紧来买,明天就跑路了。”
店里忙碌的店员并没有在意这样的议论,赶紧把咖啡做出来,是眼前更紧急的事情。下午 1 点 36 分,咖啡已经做到了 300 单。
这家咖啡店位置隐秘,只有熟客才容易找到这家店。而那时,APP 和小程序已经“崩溃”了 1 个小时 24 分钟,因为无法在线上下单的顾客而来到门店的客户越来越多。
门店虽然陈列着菜单,却无法在线下下单。
店员向我提供了一种近乎原始信任的方法:她先给我做了咖啡,等待程序恢复之后,我再在线上下单。
2 分钟后,她递过来我要的榛果拿铁,没有留下我的联系方式。四点十一分,终于可以下单,点击进去购买发现,榛果拿铁 28 元,系统送了一张新人免费券,该杯 0 元。
从今天下午到晚上关门,我们一共拜访了 9 家瑞幸咖啡的门店,只有一位在门店兼职的年轻人 Barry(化名) 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另外,我们也联系到了一位在瑞幸咖啡材料供应商工作过的年轻人 Henry (化名),问了问他们对今天瑞幸上热搜的看法。
“即使是热搜第一的今天,
我们的工作群也是静悄悄的。”
在华南区的瑞幸咖啡兼职的 Barry,是在发现其时薪比星巴克高一倍后,才决定换过去工作的。
他进入瑞幸咖啡兼职时,在一线城市,有的星巴克如果开 15、16 元的时薪,瑞幸咖啡就会开到 30 元。
当然这是最高的时候,现在已经有所下调。
实际上,今天的事情发生之后,他所在的工作群仍然是静悄悄的并没有人说话。
“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更像是一台机器。
区别于在星巴克工作有一种开朗的氛围,第一天就可以认识一间门店的所有同事,我在瑞幸兼职了两个月,也只是认识门店一半的人。”
一个原因是,另外的人因为排班和在别的门店上班错开了。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这里工作,他们不敢聊天,闲聊和交流是不被鼓励的。
这样做的结果便是,他对门店和同事都没有感情。所以他坦白:我们真的很佛系真的,公司的事情我们真的不关心。
「全天候科技」在去年 12 月,曾经在文章《我在瑞幸卖咖啡:2 分钟出单,系统指挥一切》里详细报道过瑞幸员工的状态。
报道里写到,“瑞幸的监控不是摆设,有专门的监控中心,有专人盯着,如果我们的操作违规,立刻就会被发现......
有一次,我们店有个男生没戴手套就去铲冰,被监控发现了,罚抄《工作流程》500遍。《工作流程》将近100字,要第二天上班前交,挺残酷的。没办法,那天他抄到半夜 3 点多。”
在文章的评论区里,有人迷恋这样完全数字化的管理模式,认为这是对社会效率最大化的追求。
但效率机器运转起来,却也造成了荒诞的一面:
面对今天大家的围观与大量网友的「支持」,我们看到的店员们的反应,是如往常一般,埋头制作咖啡。
这不得不让我们怀疑,今天瑞幸咖啡官方微博发表的那一张「元气满满」海报,是否真的代表了他们今天的心态。
明明是更高的薪水,
为什么会怀念星巴克?
Barry 是瑞幸咖啡的兼职,是领时薪的。正职的考核与兼职相比,要严格得多。
比如,瑞幸咖啡的订单必须严格遵守 2 分钟内必须制作完毕的规定。顾客下单后,如果订单不能在 2 分钟内制作完毕,他们的正职就会被克扣绩效奖金。
但事实上,这样的模式让 Barry 的门店常常「假装完成」订单,即使这样会导致顾客到来后发现订单还没有完成。
“只能安抚他们了。”Barry 说。
在 2019 年人物报道的文章《疯狂的瑞幸》里,有这样的一段话:
“进入瑞幸之前,王小龙(化名)想过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咖啡师,认得咖啡豆种类,烘焙豆子,能够拉花,做出一杯有品质的咖啡。
如今他虽然也在制作咖啡,但咖啡好不好喝,和他本人已经没有太大关系,「只要把该倒的料倒进去就可以。」所有口味的成败,都依赖于店里这台价值12万的全自动咖啡机。”
而在瑞幸咖啡材料供应商工作过的 Henry,在服务瑞幸之前,就曾在星巴克工作过。
他说:“Starbucks 会更重视人。虽然他们的薪资不是最高,但是在那里工作的人会能看到未来,因为星巴克设置的晋升体系,会看到个人实现和自己发展的空间。但是在瑞幸咖啡,他们在努力去掉所有「人」的元素。”
瑞幸咖啡在招聘时,似乎更需要的是一个「按下按钮的人」。
所以在瑞幸门店工作的人,按照 Henry 的说法,没有办法拥有「我是一个咖啡师」的身份认同感。
今天的登记人数已经写满了
网络上那些加油鼓励的声音,
似乎无法在现实的氛围下找到落脚。
拜访完这 9 家瑞幸咖啡店后,我们依旧没有收集到足够多的员工心声。
每当我们提出采访或者聊一聊的需求的时候,他们都迅速地背过身走开。
可旁观完他们一天的生活之后,却收获了一种既无力又讽刺的感觉。网络上那些加油鼓励的声音,似乎无法在现实的氛围下找到落脚。
在 CBD 边上的那家瑞幸快取店,一位男顾客在爆单之后依然来了门店点单。
他先如完全不知情地那样操作了一会儿点单程序,然后才用带着点嘲笑的语气问:“你们的系统是出问题?公司是不是要倒闭了?”
而那位女店员以一句“点不了,我也没办法”的话作了唯一回应。
在另一家隐藏于商场内的瑞幸咖啡店内,一位戴着眼镜的男店员正在擦拭咖啡机。由于系统故障,这家不那么显眼的店铺此刻没有一个顾客。
见我在柜台徘徊,他好心地提醒我:现在机器还没有恢复,要不你明天再来吧。
很难想象,昨夜财务造假 22 亿的公司丑闻,即将会对他的生活带来何种影响。
编辑部关于「瑞幸咖啡」的讨论,
仍在在继续。
今天早上当我看见许多人在微博评价瑞幸咖啡是「民族之光」时,我有感受到一种明显的不适。我无从辨别这是一句玩笑,还是有部分人真的把此当真。
从我的角度看来,瑞幸咖啡此次丑闻造成了金额巨大的投资人损失(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投资人来自中国)。金额之巨大,手法之恶劣,在道德上已无任何值得辩驳之处。哪怕因此消费者获得了实惠,也无法弥补其基本道德上的黑洞。
我们好奇,是否还有更多与此相关的从业人员想要通过我们发表看法?
你又怎样看待公共领域出现的如此多「支持」的声音?
无论你是相关从业人员、瑞幸咖啡的员工还是一名普通的消费者,都欢迎你留言与我们继续讨论。
最后,一个问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