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最后一公里”靠什么打通?

近日,农村金融3万亿缺口再次引发市场关注和媒体热议,舆论普遍认为,当前农村金融服务普遍存在运营成本高企、征信数据缺失、收入难核实、信贷风险难控等问题,致使金融服务很难延伸至“三农”领域,农村资金的匮乏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最后一公里”靠什么打通?小宝金融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需要国家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即逐步在全国实行新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简而言之,就是允许农民可以土地作为抵押物进行贷款,或进行其他方面的投资。可以说,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症结所在,因为没有土地的自由流转,农民就被旧有的土地制度牢牢绑死,一方面土地不能抵押无法贷到款,因此无法进行扩大经营;另一方面,即使进城务工,也只能是让土地丢荒,而不能放心地出租给别人。所以,打通农村金融的第一步,就是需要国家尽快开放土地自由流转。

二,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合作,是农村金融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互联网金融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最新信息技术,已经可以实现海量化的资金融通服务。从技术层面讲,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8亿农民,已经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技术接入互联网金融服务。但现在的问题在于,互联网金融公司不联合传统银行进军农村金融市场,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农民对其信任度不够的问题,入户调查、征信、风险把控等都无法有效开展。这种局面下,互联网金融公司只有与银行合作,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第三,通过大数据征信方式打破农民的信用缺失问题。据央行数据显示,截至到2016年6月底,央行征信中心覆盖人群8.8亿人,其中有5亿人竟没有任何有效的信贷记录。这部分人群绝大多数是农村居民,他们有金融需求,也需要金融体系的服务,但由于他们没有有效的征信数据,在传统银行基本上都贷不到款。而近年崛起的互联网金融,他们更愿意去服务这些被传统银行所忽视的群体,利用大数据征信等新方式去征信,建立新的风控模型,匹配农民贷款额度。目前,已有不少互联网金融公司在农村金融这一领域,做了不少成功的尝试,其中表现突出的有蚂蚁金服和京东农村金融,小宝金融也即将在农业养殖、农批和冻品资产市场发力。

现代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信用交易的基础上,任何经济行为背后都涉及信用,金融业尤其如此。从传统的制度和观念看,农民一旦可以土地作为抵押物贷款,他们的违约概率相比较而言会更低。如果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展开更多方面的合作,比如征信、授信、风险评估、抵押等等,而不仅仅是在银行存管上,不仅可以激活整个农村金融市场,而且会加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最大化实现金融普惠性,进而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你可能感兴趣的:(农村金融“最后一公里”靠什么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