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和思维、逻辑之间的关系随想

读到《儿童心理学》第三章第六节,不由得想起工作之余大家的一次闲谈。A老师批作业时发现:课堂上反复讲过的知识点,孩子们仍然没有学会,叹气道:“如果将来人的大脑像计算机一样,通过复制粘贴就能把知识存储进大脑,孩子的学习就不那么辛苦了。"B老师反驳道,“那我们可就要失业了……”A老师说:“我们还需要负责把好关,什么样的内容在什么时候可以粘贴的……”

其实,即使大脑粘贴的梦想真的可以实现,只通过复制粘贴,孩子们依然学不会语言。学习语言其实意味着进入到一个体系之中,语言中的思维、认知、关系、分类等等都影响着儿童对世界的看法,不同民族的语言有着他们各自不同的内在逻辑(当然,皮亚杰在书中提到的逻辑,可能是一种更普适性的逻辑,比如守恒、空间、次序等等)。因此,皮亚杰在讨论语言时,首先关注了儿童语言的演化,语言行为与感知——运动行为之间的三个差异,还以正常儿童和聋哑儿童、盲童的语言发展进行对比,证明缺乏空间感、次序感,不理解提示标志等给儿童语言带来的影响。的确,缺少了以上这些支撑,复制到大脑里的信息就变成了一堆碎片,储存的内容越多,大脑就越迟钝。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有点像在头脑中建立一座座小岛,再努力将这些孤岛相互连接起来,成为一个世界。逻辑就是不同内容之间的连接方式。

一位专家的讲座中也曾经提到:孩子的语言不好,往往和他的逻辑有关系。以前觉得很奇怪,读了《儿童心理学》之后才渐渐明白。在教语文时,也发现孩子需要严谨的逻辑性才能学好语文。有的孩子进入小学时学习汉字,觉得很困难,而有的孩子却学得乐在其中,原因也是他们发现了其中的逻辑性,把学习汉字当作一种有趣的游戏来做。逻辑性让已有知识和新的信息相互联系,不再是一个个孤岛。

为什么儿童的语言方面发展延缓时需要发展他们的运动能力?是不是可以猜想:运动与逻辑之间也有存在某种关系?

皮亚杰在本书中提到,盲童因为缺乏必要的动作的序列性的观察,所以它的语言在某一方面会产生滞后。所以对他们来说动作的学习非常必要,对她们来说动作学习意味着建立逻辑中的次序关系。对于正常儿童来说,动作的学习又有什么作用呢?皮亚杰没有提到,我觉得动作的学习,有助于孩子内在协调性的发展。学习语言时,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可以帮助儿童发现语言的节奏。有时,孩子们的语言发展,在我们看不到的内心深处,表面上很不起眼,但她们在努力,而我们可以在一些方面为她们提供帮助。

我读书时总是会想到很多其他相关的东西,比如在学习这一节时,我想到了海伦凯勒是如何学习水的读法和概念的,阅读障碍者如何去学习语言,还有前一节所提到的关于w的那个故事。我觉得这都和逻辑语言有关系。我还想到我们班学生在初学汉字时个体差异非常大,有的学得很开心,有的一节课连一个生字都学不会(孩子们现在三年级了),学校现在教一年级的老师说,她们班也是这样的情况。大家讨论时,想的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孩子大多不再像以前玩儿的是动作性的游戏,而是电脑游戏,缺乏手指关节的碰触,缺乏动作和感知,也就缺少了对大脑的刺激。

是不是运动技能好就有了良好的语言能力呢?我观察到许多相反的案例:孩子很喜欢运动,语言记忆却很差。这该如何解释?《重塑大脑,重塑人生》一书中提到,被截肢的身体部分神经系统也随之退化了,并且会被大脑中相邻的神经系统挤占。从布罗德曼大脑分区系统中可以看到,语言区域与多个分区相邻,视觉、听觉……从这里出发,去思考,是否可以找到发展儿童语言的辅助道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语言和思维、逻辑之间的关系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