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创业这几年,感慨创业之难,于是更多关注那些从巨头包围圈杀出重围的创业者,想要跑得更快一点,总要去看看领跑者的位置。
最近字节跳动的张一鸣 8 年惊险一跃,组织结构升级,开始从一家中国互联网公司向全球互联网公司跃迁。对手从百度、腾讯到了 Facebook,格局不可谓不大。有时候我想,这可能就是大公司的命运,需要一直突破极限,辗转多个产业周期,一直屹立不倒,没有回头路,一直向前走,譬如华为。
字节跳动风头这么劲,人们很容易忽略另一家公司:快手科技。上周读了一本快手的书《被看见的力量》,主要是研究快手 App,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快手 CEO 宿华写的序,他回顾了自己的经历,以及人生不同阶段对幸福感的探索,因为都是程序员,看完之后颇有感触。我把文章链接附在了文稿的最后,感兴趣可以自己去看。
他的成长历程是从一个程序员最终成了能够重新分配人们注意力的人。
宿华毕业于清华大学,之前曾在谷歌和百度两家互联网巨头从事 AI 技术方面的工作。不过,他和技术的结缘要更早。
宿华从小就喜欢计算机,从 12 岁开始写代码到现在,宿华始终认为,“程序是人类的思想和灵感最美妙的表达方式。”即使后来到了 2016 年,快手注册用户数近 3 亿的时候,宿华依然会花大量的时间在写代码上。能兼顾产品和技术非常不容易。
宿华清华大学毕业之后,进了谷歌,在谷歌接触和学习了大量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相关的技术。谷歌让他第一次知道,原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可以在互联网中有这么成功的应用。十几年前,人工智能这个概念还没有今天这么大的热度,但谷歌已经在内部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应用。后来,他加入百度担任凤巢系统架构师,也将自己在谷歌学习到的技术、思想、数据驱动的方法应用到了凤巢系统中,并在不断的实践中验证了自己的很多想法是实际可行的。
在谷歌做搜索,在百度做推荐,宿华算是中国很早接触人工智能应用的一批人,当时他就认为,人工智能是最先进的生产力,而自己掌握了最先进的生产力。宿华曾在采访中表示,“谷歌和百度这两段经历,我认为核心都是让我理解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匹配的重要性。人和内容之间,怎样建立连接,怎样更好地匹配,人和人之间怎么更好地匹配。关于这方面的思考,实际上我是从谷歌时代、百度时代就开始的。”
因此,当他开始创业,即使遭遇各种困难,也一直没有放弃将人工智能运用到实际项目中的念头。快手显然就是他最成功的尝试。
作为湖南人,宿华虽然看起来淳朴内敛,但骨子里也有一股霸蛮之气。不怕挑战,直面人生。
宿华的第一次创业做的是视频广告系统,通俗点说,就是帮助视频网站整合广告主的需求。这件事现在看起来习以为常,但那个年代视频网站也才起步不久,优酷和土豆还在混战,更不用说上面的视频广告了,因此融资频频受挫,再加上金融海啸,广告主囊中羞涩,这次创业不到一年就失败了。
但宿华并没有放弃,在他看来失败乃成功之母,大不了换个姿势再来一次。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宿华再接再厉,和同学前前后后做了很多项目,横跨婚恋、团购等多个领域,结果全部失败了。
我们常说,连续创业者,就是连续失败者。这么多失败,必然有其因由,如果技术没问题,那肯定是在创业方向、业务模式、市场把控等方面出了问题,停下来想清楚才能走得更远。宿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没有再固执地尝试下去,而是退了一步,暂时放弃创业,加入了百度凤巢系统。
从 2009 年到 2011 年,宿华在百度待了 2 年,工作非常拼命。当时,他租的房子离公司只有 500 米,却愣是没试过 11 点之前下班;项目最紧张时,在办公室连续打了一个月地铺。每一个成功的程序员几乎都有过这种全身心扑到项目中的经历,这是他们最辛苦的时候,也是他们最兴奋、成长最快的时候。
每一个体会过创业那种高刺激、高回报模式的人,很难不被创业那充满未知和可能的魅力吸引。宿华也不例外,在百度两年后,他再次选择创业,尽管当时他的年薪已经很丰厚了。
这一次创业,宿华做了一个和搜索引擎相关的公司,相比第一次创业算是比较成功了,很快被阿里收购,整合进了 UC 浏览器。这是宿华的第二次创业。
公司被收购了,宿华也算是财富自由了一些,又开始折腾新的东西,这次是一个社会化电商的项目,不过投资人并不看好,还给他介绍了 GIF 快手的创始人程一笑。
宿华和程一笑认识之后,相谈甚欢,两人价值观相似,也都看好视频社交的未来。经过几个月的磨合后,两边的团队正式合并,由宿华担任 CEO,主要负责战略、技术以及对外事务,而程一笑更专注于产品、运营等内部事情。
宿华是技术牛人,他加入之后,很快就把他在百度、谷歌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快手中,比如算法、推荐、匹配等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于是快手的推荐体验很快就好了起来。
另外,最开始的 GIF 快手是个 GIF 工具,大家在快手里做好 GIF,然后分享到微博、微信里,做工具简单、轻量,不过天花板也明显,变现路径也不清晰,大家看看美图的股价就知道。于是,宿华开始带领团队向短视频社区转型,他给出了三个方向:简单、好用以及克制,简而言之就是“砍掉杂七杂八的工具应用,聚焦到短视频社区”。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改版后的第一个星期,活跃用户下跌了 90%。虽然提前已经做好了数据下滑的准备,但这也降太多了,宿华有点懵。这时也有人建议找明星拉流量,吸引用户。但正是这些建议让宿华想清楚了快手要走的路,在他看来,快手应该是真实世界的一面镜子,唯有真实,才有未来。
于是,在宿华的坚持下,快手没有去拉明星入驻,也放弃了大 V 认证标签,而是踏踏实实地开始打磨算法推荐技术。一边训练推荐算法模型,一边调整内容运营策略,将内容推荐的权利,全部交给数据算法而不是人工推荐。
虽然这个做法后来为快手引来不少内容方面的非议,但在当时给社区提供了匹配其兴趣的内容。在内容和算法的双重优势下,快手流失的粉丝数量很快就涨了回来。再加上 WiFi、智能手机以及 4G 等在三四线城市、农村等地的普及,快手很快就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快手最终的成功正如快手内部人士所言,他们做的商业模式,很早就被验证过了,那就是让昂贵的东西变得便宜,让稀缺的资源变得普通。快手的定位是让每一个生活都可以被看见。宿华通过算法重新分配了注意力,让更多的人,裹挟进入了时代的大潮里。
宿华一战成名。
幸福感的来源有一个核心问题,即资源是怎么分配的。互联网的核心资源是注意力,这一资源分配不均的程度可能比其他资源更严重。总的来说,整个社会关注到的人,一年下来可能就几千人,平均两三天关注几个人,所有的媒体都看向他们、推送他们的消息。中国14亿人口,大多数人一生都得不到关注。
我们在做注意力分配时,希望尽量让更多的人得到关注,哪怕降低一些观看的效率。从价值观上来讲,还是非常有希望能够实现公平普惠的。注意力作为一种资源、一种能量,能够像阳光一样洒到更多人身上,而不是像聚光灯一样聚焦到少数人身上,这是快手背后的一条简单的思路。
找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己产品的价值,并被人所见,这也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周末闲笔,读完午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