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斯·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美国历史上第二位女性最高法院大法官。
在她任职的二十多年间,她对诸多基于性别歧视的法条提出否定乃至将其废除,在原本由男性主宰的法律界勇敢发声。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她在庭审发言时引用平权声明:“我从未要求女性获得特殊礼遇,我只恳求各位男性,别再把脚硬踩在女性的脖子上。”
她坚决认为女性有堕胎权利,她坚持为性别、性向、种族平权事业不懈努力,她提出的诸多异议,做出的种种抗争,使得她成为最高法院内富有争议的存在,她的粉丝也因为她够刚够硬核,将她称为“声名狼藉”的RBG(notorious RBG)。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她被颂为超级英雄,也被辱为魔鬼、疯子。
她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小时候的金斯伯格,成长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她的父母十分重视教育,尤其母亲,会要求她好好学习,并且经常带她去图书馆。
父母(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罹患癌症多年的母亲,十分坚强,养育她一直到高中毕业,在金斯伯格毕业典礼的前一天,去世了。
母亲(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母亲对金斯伯格的影响很大,她一直谨记着母亲教她的两件事,并在此后的一生里,默默践行着。
“做一个淑女,以及独立自主。”
做淑女的意思是,不被无用的情绪绑架自我。
独立自主则是指,遇到白马王子、生活美满当然很好,但是要懂得,生命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上。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从一开始进入大学,金斯伯格就十分独立,靠着自己去争取足够的奖学金,用以支付学费。
但是,求学的过程,亦是是金斯伯格感知歧视的过程。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那时候,金斯伯格所进入的康奈尔大学,对于女学生的人数有严格的控制,男女比例是4:1。
金斯伯格发现,那里有很多很聪明的女孩子,但她们都不得不装得很笨,来讨好男学生。因为50年代的大部分男性,都不喜欢有智慧的女性,害怕自己会被比下去。
(图源:tmz)
后来,金斯伯格后来进入哈佛法学院学习。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那时的哈佛法学院,直到1950年代早期,才允许女性申请入学 ,并且当时女性人数占比也才2%。
金斯伯格就是他们那一届的九名女性之一。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一名哈佛法律系的毕业生表示:当时的男教授甚至都不会点名女同学来回答问题,他们担心女孩万一回答不出来就会哭,仿佛她们无法承担这一压力。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某次,金斯伯格被叫去图书馆查询法学资料,却被门卫拦住,因为她是一名女性,而校规上写着女性无权进入图书馆馆藏区。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还有一次,校长邀请全校女性新生共进晚餐,并且提问,要求每个女学生起立回答,他们女学生,凭什么占去了可以给男学生的名额。
你这样问男学生吗?显然不会。但这却是当时金斯伯格和每一名美国女性所面对的大环境。
金斯伯格用实际行动表示女学生不比男学生差,还能做到更好。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那个时候想要进入《哈佛法律评论》担任编辑,成绩就必须是全院530到540名学生中的前25名,才有资格。
入学才第二年,她做到了。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之后因为家庭原因,金斯伯格去了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在那里,金斯伯格成为第一位担任两大核心法律评论期刊编辑的女性(《哈佛法律评论》和《哥伦比亚法律评论》)。
1959年,金斯伯格以班级第一的成绩从哥伦比亚毕业,但是全纽约却没有一家律师事务所启用她。
帮她向事务所推荐的人,只要提到“She(她)“,对方就会不屑地回答:我们这里不会雇佣女律师。
校园里的性别歧视,到职场上反映得更冷酷,更现实。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金斯伯格认识到,平权这场硬仗,是要用一生去打的。
那时候,从联邦中央到各州政府的成千上万条法律中,对于女性权益的保障没有任何规范。
那时候,丈夫是一家之主,有权决定家庭住址,女性依法服从丈夫命令。
那时候,一位优秀的名校法学院毕业生,因为是女性,甚至得不到一份法律相关的工作。
1970法令中写着:雇主有权开除怀孕员工,银行有权要求申请贷款的女性附加丈夫的共同签名。
甚至,婚内性侵案件,不接受起诉。
女性群体逐渐意识到社会机制的失衡与不公,她们上街游行抗议,要求平等,拒绝贬低。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而金斯伯格,也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加入平/权/运动。
金斯伯格开始接触一些涉及性别歧视的案例,并且逐渐成为诉讼律师。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她想用每一个独立案件,去一步步构建女性平权的观念,从而推动变革。
在两性之间,奠定平等基础。为女性,也为社会全体发声。
在这过程中,去改变法规,从根源处,去为平权提供盾牌。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1973年,弗朗蒂罗诉查理森案,女性职场歧视案件。
一名女性空军上尉发现,周围的男同事都能领取住宿津贴,而她却因为性别不能领取。并且这在当时甚至都不是行政疏忽,因为法规就是如此。
案件当事人(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金斯伯格和同伴向联邦最高法院申请上诉,清楚地指出,现行法令造成性别歧视,违背宪法,并由此案提出,立法机关应该对法令进行删除或修正造成性别歧视的法条。
金斯伯格面对着不认为现实生活中存在性别歧视的男性大法官们,说道:
“我国当今女性,面临严重的职场歧视,而其他有色人种女性情况更为严峻,以性别划分阶级,暗含不平等的评价体系,将女性在职场遭遇的不公,美化为对其的保护。这使得女性受缚于家庭主妇这一刻板印象,桎梏女性的自我发展和成长……“
并当场引用莎拉葛林克的两性平权理念:
“我从未要求女性获得特殊礼遇,我只恳求各位男性,别再把脚硬踩在女性的脖子上。”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最终,女性赢得了这场诉讼,大法官判得弗朗提罗有权申请津贴。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但是,大法官们仍裁决,这属于单一事件,这意味着金斯伯格所要求的,让性别歧视这一议题获得更高的社会重视程度,改变其中有悖于平等理念的法条,获得司法改革,并未得到满足。
而后她决定,她要通过各类型案件持续上诉的方法,去循序渐进地取得改变。
并且,她着眼的是性别平等,无论是对于女性,还是对于男性。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1975年,威斯菲德诉威伯格案,男性遭遇歧视案件。
一位妻子在生产时不幸去世的单亲父亲,到当地有关部门申请单亲家庭育儿的相关津贴,却被工作人员告知,申请人仅适用于母亲,他不具备资格。
案件当事人(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他提出,自己每月扣缴保险费,如果自己去世,他的遗孀可以领取相关补偿,那么为什么鳏夫却没有这种权利?
金斯伯格接下了这个案子,因为她认为,受害者是男性,由此也显示出性别歧视的广度和深度,也正说明平权的重要性,因为你我无论性别,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
此案,最终胜诉。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此后,在1975年的爱德华诉希利案中,她要求路易斯安那州法保障女性担当陪审团资格的权益。
庭审现场很有意思,大法官称:“我以为当今社会认为男女间已经无差别,所以陪审团全部为男性对女权保障不会有影响。”
这些人无法理解,也不认为女性面临着歧视,因为现状在他们眼中是被默认合理的。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金斯伯格甚至被当庭嘲笑:“所以你以后也要为把女性名人肖像放在新钞上而奋斗咯?”男性发出笑声。
对此,金斯伯格并不动怒,她把每个被看轻、被讥笑的时刻,当作一个教导他人的时刻,所以她把自己形容为一名幼稚园老师,因为那些男性法官太过天真,又或者是,太故作天真。
金斯伯格没有停下脚步,向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上诉的6起案件,她赢了5次,尤其那件里德诉里德案,更是美国法律中里程碑式的存在。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在这个案子中,一对夫妻因已故儿子的财产应划分在谁名下产生冲突,当时爱达荷州法典中指明:对于指定财产的管理人男性必须比女性优先考虑。
金斯伯格指出:阻止女性充分参与政治、商业、经济领域的法律常被粉饰为保护女性和为女性着想,女性看似被保护,实则被关于牢笼之中。
这起案件,使得美国最高法院第一次将宪法第十四修正案平等保护条款,推及到了妇女权益保障的案例。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而她,也在这辩护这些案件的过程中,逐步获得肯定。
1980年,金斯伯格被任命为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法官。
1993年,金斯伯格成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她一路向上,也一路持续推进着自己的平权理念。
在1993年联邦最高法院审查听证会上,她说道:“在我此生中,我希望能够看到至少3到4位女性,或许更多女性,当到高等法院以上的法官。”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在后来接受采访被问到“觉得最高法院有几个女法官才够”这一问题时,金斯伯格甚至直接表示:“9个。”(最高法院一共9名大法官)并对于记者的惊讶反问道:为什么大家听到我这么说都很震惊?但以前我们就有九个男法官,没有人觉得有什么问题呀。“(审题要点:不是倡导不让男性担任大法官,而是倡导女性担任也无妨)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她在审查听证会上,还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声明:表达对合法堕胎的支持。这个话题直到今天,在美国都还存在争议,更别说当时。
她说:男女平等的本质是,女性成为自己人生的决策者,这对于女性的人生和尊严来说很重要。如果政府替她的身体掌握着决定权,她便没有被当作有能力为人生选择负责的成年人对待。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1996年,她针对维吉尼亚军校拒收女性一案进行裁决,她提出女性也可以达到维吉尼亚军校的入学要求与课程设计,她们应当被给予机会。
在这之后,女性也可以进入维吉尼亚学校。金斯伯格说道:总有一天,大家会因这些女毕业生的成就,感到骄傲。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2006年,针对女性同工不同酬、受害者薪水被打六折的案件,最高法院宣称受害者虽遭受歧视,但是上诉太晚。金斯伯格则提出,法庭对于女性遭受薪资歧视无动于衷,在本该树立典范的时候失焦。
金斯伯格书写了反对文,而后,联邦法律因此修正,315位参议员投票赞成薪资平等修正案。
2013年,她成为第一位为同性伴侣主持婚礼的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也是这一年,最高法院以5:4的结果宣布,施行多年以保障投票人资格不受歧视的的选举人权法暂停实施,金斯伯格进行反对。她提出,以种族为主的选举歧视依旧存在,这一决定好比让人在大雨之中扔掉伞,理由是之前没有淋到雨,所以不用打伞了。
常常发表异见的金斯伯格,也因此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为女性争取权益,为少数群体不断发声的她,被一部分人看作眼中钉,成为很多人嘴里的“疯子”。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也被一部分人视为榜样,“声名狼藉的RBG”,成为粉丝给予她的代号,年轻人将她奉为偶像。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因为这位身材娇小的女性,迸发出了极大的力量,为女性,为少数群体,为平权不懈奋斗。
直到今天,尽管经历了结肠癌、胰腺癌、肺癌等病症的先后治疗,87岁的她仍然通过阅读简报、资料等方式参与案件,为自己的理念奋战着。并且今年1月份,金斯伯格宣布自己已经摆脱癌症的困扰。
金斯伯格不仅拥有辉煌的职业生涯,也拥有美丽的爱情。事实上,她的事业也离不开丈夫的马丁支持。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17岁的金斯伯格在康奈尔大学遇到了18岁的马丁,一个承认且欣赏她的智慧的男孩。在马丁眼里,无论是在家相夫教子,还是出门成就事业,女性和男性都应有平等的选择权利。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马丁尊重她,两人的性格一个外向热情一个沉稳内敛,但是相处得很好,于是他们一毕业就结婚了。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后来他们有了孩子,并且双双进入哈佛法学院学习。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在此期间,马丁不幸患上恶性肿瘤,在治疗过程中,金斯伯格每天上学,育儿,料理家里,还要在夜间陪着马丁温习功课,一天只睡两个小时,万幸的是,最后马丁康复了。
之后已经工作的两人,恰逢女权运动兴起,金斯伯格日趋着重于自己的法律工作,而她的丈夫马丁明白妻子所做工作的社会意义,也十分支持她将事业调整为第一位。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在需要选出新的大法官时,马丁四处游说举荐,帮害羞沉静的金斯伯格拉票,因为他十分赞赏自己的妻子,认为她没上榜就是国家的损失。
马丁原本在纽约成为了那里最优秀的税务律师,却为了金斯伯格放弃了在那儿的工作,陪她一起去华盛顿,在乔治敦大学当了一名教授,并戏谑地说,因为妻子的工作更吃香。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她工作到很晚忘记时间时,他就去她办公室,把她架回家吃饭,她工作熬夜时,他就去提醒她睡觉。
金斯伯格开玩笑地说,马丁只会干涉她这两件事情。
马丁则开玩笑地说,就像妻子不会干涉自己的厨房事业,他也不会干涉她的法律事业。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而他们的爱情,十分美好。
马丁会给金斯伯格写信,夸她是一位好法官,好太太和好妈妈,说着:这世上,没有人比我更替你骄傲。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面对金斯伯格的成功,他也不会失衡,反而会用自己的风趣幽默,给严肃的她带去快乐。比如一次他们去剧场看舞台剧,很多观众在看到金斯伯格之后对她致以掌声和欢呼,马丁也微笑回应,而后在金斯伯格耳边说:“我想你一定不知道,这周有财税律师大会,你看我多风光。“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不幸的是,2010年,马丁的癌细胞扩散了。
但即便最后的日子他已无法进食,连站立都觉得疼,他还在坚持为金斯伯格做饭。
因为对马丁来说,确保金斯伯格吃得健康,在吃饭时间和她一起讨论法律问题,就是最开心的事。
在马丁去世的10天前,金斯伯格在病床前,发现了马丁写给她的一封信:
亲爱的鲁斯,你是我此生唯一的挚爱,当然啦,除了我父母,还有我的子女和孙辈。见证你走到法律界顶端,是我此生乐事。从56年前,我们在康奈尔大学相遇,我就没有一刻不欣赏你和爱你,虽然如今我的人生已经走到尽头,而我的重病对你的折磨,这让我心如刀割。我希望你学会放手,让我走。但我也知道,你可能不会做到,那我也不会因此少爱你一点的。
2010年6月27日,马丁去世。就在马丁逝世后的那一天,金斯伯格照常出席最高法院的开庭,撰写了一份意见书,提出公立大学的基督教团体不可以阻拦同性恋学生参加他们的机会。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虽然内心痛苦,但她并没有缺席工作,她像是和马丁一起,为他们的理念奋斗着。
之后的岁月里,金斯伯格通过工作来使自己获得治愈,也照常去听歌剧,去观看艺术作品,去健身房健身。
金斯伯格是现实生活中的超级英雄吗?我觉得是。
(图源:《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我们钦佩于她一路的抗争,一路的坚持,也因为她的付出而备受鼓舞。
(国外网友制作)
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去和种种歧视抗争,我们不要求优待,我们只想在构建平等世界的进程中,问心无愧。
不让负面且无用的情绪占据内心,去采取行动。不依附他人,学会独立自主。这是金斯伯格学会的,也是她教给我们的。
source: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Ruth_Bader_Ginsburg
《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异见时刻:“声名狼藉”的金斯伯格大法官》
听说
把【报姐】设置为☆星标☆
更容易抢到C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