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庭育儿
解决1000万家庭99%的育儿难题
最近,科大大收到后台很多妈妈的吐槽:
好不容易熬过了断奶、熬过了过敏、熬过了哄睡,又来了新的副本任务——挑食。
妈妈们担心:娃不爱吃肉/青菜/水果,时间长了营养咋跟得上?个子咋长得高?学习咋搞得好?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行吧!科大大(ID:kexueyuer2012)就来盘一下“挑食偏食”这件事!
1
娃挑食偏食,竟是命中注定?
其实啊,大多数的娃挑食问题,家长都不必太过焦虑:谁还没几个不吃的食物呢?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①挑食竟然是天生的?
研究表明:妈妈在孕期的饮食习惯,能影响到宝宝日后的饮食习惯,这种对食物的偏好可能藏在基因里。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②眼前的黑不是黑,娃说的苦是真的苦!
但严重的挑食,比如完全不吃肉、完全不吃蔬菜、只吃几种特定的食物,可能预示着一种疾病——选择性饮食障碍。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想要治好这种疾病,要从“心理”入手,了解患病的过程,必要时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
对于刚刚有些偏食苗头的娃(选择性饮食障碍多从儿童时期开始),也要正确培养娃的饮食习惯,避免发展成真正的疾病。
2
娃挑食,90%是家长造成的!
其实啊,娃90%的挑食情况,都是家长“培养出来的”!
比如说,过早给娃的辅食里添加了调味料……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再比如,过分在意孩子喜好,一旦娃不喜欢哪种食物,家里就彻底和这种食物Say Goodbye 。
要知道,娃天生对新的食物有恐惧,一般来说,探索新食物需要12次左右才能接受。
还有,这些让娃挑食的行为里,有没有你的影子?
①烹调技术不佳!
有时候,娃挑食不是他想挑食,而是准备的食物,实在不能吸引娃吃掉它!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②干涉孩子选择食物!
一般从2岁开始,娃会希望自主选择食物、自己吃饭。
但不少家长看娃吃得慢、不吃什么,就会着急干涉,强制性让娃吃。
结果要么就是宝宝放弃独立进食让家长喂,要么就直接讨厌吃饭了。
记住:没有一种食物是不可取代的,千万别在一种食物上较劲!
③奖励孩子进食!
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吃几口不爱吃的菜,会采用“奖励机制”: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这样一来,娃在吃饭时会提出越来越多的条件去试探你的底线,稍有不合胃口就拒绝进食,很容易造成挑食。
吃饭应该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是“我要吃”,而不是“要我吃”。是“享受”,不是“任务!”
养出好胃口的娃,这点最重要!
其实啊,在宝宝吃饭的问题上,科大大很少专门拿出篇幅去讲,就是因为,吃饭是人类本能。
家长要做的,就是提供愉快的进食氛围,提供丰盛美味的食物,并尊重孩子的选择。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①让食物更加诱人!
娃味觉敏感,对于“有味道”的菜尤其排斥。所以很重要的一点,是多尝试一些烹饪方法和食物搭配!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年龄稍大的宝宝,可以邀请他一起参与食物的制作,哪怕是加一勺盐,放一点水,也会让他们感受到他能掌控自己的饮食,增加他们对食物的兴趣。
②巧用伪装,暗度陈仓!
很多妈妈都在愁:娃不爱吃菜或者不爱吃肉,可咋整?
其实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多花点心思做出花样,当好食物的“伪装者”,学会“浑水摸鱼”。
比如,把娃不爱吃的东西弄碎,混在爱吃的食物里:小动物形状的饭团、加了蔬菜汁的饺子……
孩子不知不觉地吃下去,时间久了,可能就没那么排斥了。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③限时吃饭治挑食,有!奇!效!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吃饭拖拖拉拉三心二意,很容易养成挑食的习惯。
科大大教你们一招——“限时吃饭”,用在他们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注意:千万别给孩子偷塞零食哦!坚持几顿,家长也要以身作则!
最后,科大大想叨叨几句:其实孩子挑食问题,说大可大,说小可小。
先从自身做起,给娃一个好的用餐环境和氛围,放平心态,尊重孩子,精进厨艺,才是硬道理!
★本文已由专家审稿:
李靓莉:国家首批注册营养师,复旦大学营养学硕士。
很多美容会所、月子中心,会借着妈妈们断奶这件事来商业忽悠,搞一些“残奶是毒奶”、“残奶会致癌”之类的噱头。
今天的《科大大请回答》,帮妈妈们解决“要不要排残奶”这个问题!
答题赢好礼!
大顺不好好吃饭,堂妈用以下哪招更有效?
A.跟大顺谈条件:“吃掉菜菜才能吃巧克力。”
B.吃饭时间到,默默端走饭碗,不给大顺多吃一口的机会。
点击下方图片答更多题,可以赢金币,兑换精美好礼哦! 快 戳↓↓↓ 对付宝宝挑食,你有哪些小妙招?快来留言区分享吧!
今天科大大依然要给大家送福利!
限时秒杀好价!冲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