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里没有一个字是我想写的。”
在第一页卷首语的第一行,朴赞郁以这样一句话为他自己的随笔集《朴赞郁的蒙太奇》开了篇,真应了他在扉页之后为整本书定调的三行大字——“第一是个性,第二还是个性,个性高于一切”。
如果要选一本2020年开年必读电影类新书,《朴赞郁的蒙太奇》确是私人首选。
尽管书里的内容非新鲜出炉(韩国于2005年出版),但对于中文世界的影迷来说,能一次打包集中阅读这位怪咖导演的随笔、对谈及影评文字,已经很满足了,况且这还是关于朴赞郁的首本中文书。
如今已在国际上享有名气的韩国名导朴赞郁,早年曾是“向韩国媒体投稿最多、出演节目最多的评论家”,直到靠《共同警备区》成名后也依然写了不少文章,时间大致从1992年持续到2005年,说他是韩国写字最多的导演不为过。
然而就像卷首语坦诚的,那可不是出于绝对主动的文字输出,而是迫于生计与人际——“在《共同警备区》上映前,我写字是为了赚钱,之后是因为无法拒绝的邀请。”
正是这些因种种外部现实压力被迫“榨”出的文字(不限于电影),恰恰让我们得以在暴力/邪典/怪趣味这些作品标签外,对朴赞郁本人有了更加生动、多侧面的认识。
书共分为三大板块,第一部分是早年的18篇生活随笔,关于家庭、小说、音乐、朋友、电影节;第二部分是10篇创作访谈录,主要集中在《共同警备区》与“复仇三部曲”;第三部分是这位90年代“韩国第一影评人”的13篇影评文章,B级片是作为主线的关键词,旁征博引,时不时要暂停一下搜一搜相关影人影片的资料。
因书稿截止于2005年,所以遗憾未见关于话题作《蝙蝠》的幕后揭秘。
为了不做过多的透露,将阅读原书的乐趣留给读者,这里谨就部分内容做分享,文末也会列出一份书中所涉及的B级片片单(不完全整理)以及影响他较深的文学、音乐作品。
生于1963年的朴赞郁与金基德、洪尚秀、李在容、姜帝圭、奉俊昊、许秦豪、康佑硕、金知云等韩国导演同为60后,他们差不多同时在90年代末冒起,包括年纪稍长几岁的50后导演李沧东、郭在容以及70后的柳承莞也在同期。
我们眼中的韩国电影,相当程度上是被他们这批人所塑造。
在韩国,这批电影人归属于“三八六世代”,即推动九十年代后期韩国经济文化释放全球影响力的一代人,具体指当时三十岁出头、八十年代接受大学教育、六十年代出生的人。
之前国内出版的《韩国电影史;从开化期到开花期》就把1996年作为韩影美学版图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节点年,也正是60后一代导演开始崛起的年份。相比于老一辈,他们有很大的共同点,要么接受过系统的电影教育、要么是狂热影迷,90年代后期韩影的更新换代,一定程度上是一场“影迷革命”。
朴赞郁就是其中一员,尽管大学时读的是哲学,但八十年代录像带时代的到来、电影社团运动、外国电影取消限制等为他在学生时代海量阅片提供了前提。
看完全书,你会发现朴赞郁对低成本B级片的嗜好已经超过了其他任何类型片或艺术片,同时冷淡于完整、完美的作品——“那些能凸显名演员演技、故事情节如行云流水般展开,在技术上毫无瑕疵的‘well made’电影,根本激不起我的兴趣。”
他自我定位为“怪物性情”,“从来不喜欢所谓的世界名著,就喜欢觊觎无论谁看都稀奇古怪的东西。”
看看他在文章中不吝赞美的影片吧:有以暴力恐怖片知名的威廉·卡斯尔的《猛鬼屋》(1959)《夺命第六感》(1959)、罗杰·科曼的《入侵者》(1962)、约翰·卡朋特的《黑星球》(1974)、铃木清顺的《杀手烙印》(1967)、斯图尔特·戈登的《活跳尸》(1985)等等,柯南伯格的《变蝇人》、彼得·杰克逊的《群尸玩过界》以及马丁·斯科塞斯被遗忘的《恐怖角》、吉姆·贾木许的《离魂异客》也都在列。
至于他所崇拜的同胞导演,则首推金绮泳(1919~1998)。
朴赞郁自称为“狂热的金绮泳追随者”,《下女》(1960)《火女》(1970版和1982版)可以列入他最喜欢的韩国电影前十名。
说到金绮泳,的确需要引起关注。
去年奉俊昊的《寄生虫》也是深受《下女》的影响,尤其是其中的楼梯意象与阶层主题。六七十年代的金绮泳无疑是一位有着先锋形式和激进意识的异类导演,他的《下女》不断启发后辈,之于韩国电影的意义不亚于屡屡翻拍的《春香传》。
另外,朴赞郁还很喜欢擅长动作片的李斗镛,他举例《解决者》(1982)中的“格斗场面精彩绝伦,将流氓拖进公共卫生间,把肥皂塞进嘴里,再打几拳,然后将头按进马桶里,当时从马桶里冒出的泡泡是多么地可爱……”
回想《老男孩》中的暴力动作场面,这等趣味是不是很接近?
朴镇彪导演被禁的《爱欲银发时代》(2002)也多次出现在朴赞郁笔下(“我真的是爱死《爱欲银发时代》了”),谈及题材与审查,并为自己的《亲切的金子》被定为18禁而恼火。
朴赞郁始终坚定地为B级片辩护,除了不断提及影史上他所喜爱的片例外,他也专门写文章论证。
比如第三板块的《仅因为个性|关于B级片》,其中谈到了B级片的历史背景和功能,强调它是“积极利用闲置人力的媒介”(包括培养新人)、“攻略夹缝市场的前哨地”——如果将拥有各种取向的少数观众汇集在一起,其人数也是相当可观的。
他不否认数量庞大的B级片中大部分都是烂片,但脱颖而出的杰作与那些制作资金充裕的大片相比散发着超越时间的魅力和品质,并点出传承至今的很多好莱坞名作都是以当年的B级片为母本进行的翻拍,比如《科学怪人》《德古拉》《天外魔花》《变蝇人》《火星人玩转地球》等,因为它们充满生命力,只是技术上欠缺,是“好的坏电影”。
朴赞郁信奉“美学源自经济学”的理论,呼吁在低廉成条件下,“B级片制片人应以人情味战胜大片,要以一路走到黑的倔强战胜完美的技术。
第一是个性,第二也是个性,唯有个性才是贫穷艺术家的武器。”
在B级片中泡大的朴赞郁其实并未走上美国B级片那样的类型化路子,只能说带着B级趣味。“我喜欢B级片,但不喜欢类型片,很矛盾。”复仇三部曲尽管声誉在外,但其实受众终归是少数群体,因为它们既难在类型片上做归类,也不是欧洲艺术片的样子。
它们走的是“除了被题材的局限性勒住了脖子的好莱坞娱乐电影、深陷自我意识陷阱的欧洲艺术电影外”的第三条路,也就是真正韩国本土电影的风格,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背景,比如纠缠于恨意识和自虐/自毁倾向。
关于复仇三部曲的B级趣味、恶性循环暴力主题、罪与救赎母题以及朴赞郁的天主教背景等,话题太大就不展开了,但必须补充大洋对岸的导演希区柯克对他的重要影响(本土为金绮泳)。
朴赞郁曾说大学时因看《迷魂记》而立下当导演志愿,书中也专门收录了他所写的《西北偏北》长篇影评。
我们可以从这篇影评中窥见联结两位导演的脉络,朴赞郁说《西北偏北》出色演绎了“麦高芬”理论,不同的人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争得你死我活,影片的中心直指虚空,这在《我要复仇》和《老男孩》中得到了继承。
这两部让朴赞郁建立起个人风格的片子,都是讲“可怜的家伙追赶另一个可怜家伙的可怜的故事”。
就像《西北偏北》中一路奔逃的加里·格兰特心里嘀咕着“我到底做了什么才陷入这般境地?”,《我要复仇》中陷入厮杀的两个男人和《老男孩》中掉进陷阱的吴大修也是在想“我压根儿就没想做什么恶毒的事,可事情怎么变得那么莫名其妙?”
希区柯克的悬念理论到了朴赞郁这里发展为了现实的荒谬、与善意背道而驰的宿命悲剧。
复仇三部曲里的朴赞郁如此阴郁沉重,但电影外的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带来了完全另一种画风。例如一个关于记者问《我要复仇》为何极端简约时,朴导演的解释简直让人笑坏——
-记者:这部电影的台词为什么这么少?
-朴:因为上部电影(《共同警备区》)上映时,我接受了太多采访......在众多的剧本中选择这一部,很可能是留下的采访综合症所致。有人说这部电影的真正魅力就是台词少,但这等表扬真不是我应得的,这要归功于当年让我费尽口舌的记者老师们。
朴赞郁面对媒体的耿直以及怼记者的段落是阅读本书的一大乐趣。
还比如那篇《“复仇三部曲”的创想是怎么来的?》文章一开头就说自己写这篇的目的旨在回答韩国乃至世界数十个国家的数百位记者评论家在采访中不断重复的问题,希望下次再被问到的时候可以简单回答“请参考某年末月某日报纸”。
在跟记者直接谈论采访话题时,他会承认对采访的抵触,“采访会侵蚀我的灵魂。因为被问到的问题永远就那么几个,我一边重复那些老掉牙的问题,一边心想‘真是让人感到不好意思、难堪、腻味和羞耻的话语......”。
在采访记者表现出不专业、不尊重或者问题太过偏离时,他更会毫不顾忌地点出“我正经八百说话的时候,您能不能认真点!”或者“我想提醒您一下,在提出带有侮辱性的问题之前您最好过过脑子,否则您会发现这是今天采访的最后一个问题”。
其实反过来想想,如果我们的电影媒体在采访电影人时,多遇到几个这般耿直的主创,那么当下的采访氛围会不会变得更专业更尊重人一些,而不是如今越发泛滥的娱乐化、段子化?
在赖以成名的《共同警备区》和复仇三部曲中,朴赞郁都与韩国顶级演员合作,包括宋康昊、李秉宪、李英爱、申河均、崔岷植。
他对演员的爱在书中时常流露,并且形容每当与真正杰出的演员合作时,单是站在一旁静观就让人感到很崇高。
接触《老男孩》项目时,他还没有读完原版漫画,但得知崔岷植要加入的消息后立马答应,兴奋于自己终于也进入“韩国最有福气的导演俱乐部”,只因能合作崔岷植。
他还说《我要复仇》和《老男孩》这两部电影是“全然为宋康昊和崔岷植两位当代最伟大的演员而存在”。
拍摄《老男孩》时宋康昊来探班
李英爱是拍《共同警备区》时定下的第一个演员,朴赞郁对这部片印象最深的瞬间就是李英爱洗完脸照镜子的画面,“实在是太漂亮了”,到拍《亲切的金子》时便又成为第一人选。
2002年的一篇记录富川奇幻电影节观影日程的文章,则是回归到了朴赞郁狂热影迷的原初身份,那一年他正处在已完成《共同警备区》但还未拿出《老男孩》之间,尚有相对充足的个人空间。
文中他先是吐槽了电影节惯用的对参展/参赛电影品质华而不实的夸大,后是记录自己挑战一天看8部电影的经历,对看过的影片做直抒胸臆的评价,对彼得·杰克逊早期作品展、赫尔佐格经典作品展和纪录片展以及纽约地下电影精选单元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
在那篇旧文章最后,他后来附上一段话,想想也就作为今天这篇的结尾吧——
“怀念2002年的富川,再难遇到当时那种企划了。而且现在已经很难像那时一样去看电影了,因为太忙,而且很容易被认出来,也因为热情减弱了。实际上才过去三年而已啊,好怀念当年”。
附书中涉及的导演与不完全片单:
1、阿贝尔·费拉拉:《四五口径女郎》1981/《中国女孩》1987/《坏中尉》1992
2、蒙特·赫尔曼:《射击》1966
3、吉姆·贾木许《离魂异客》1995
4、蒙特·赫尔曼:《射击》1966
5、马丁·斯科塞斯:《恐怖角》1991
6、科波拉:《现代启示录》1979/《教父3》1993
7、詹姆斯·伊沃里:《末路英雄半世情》1990,《告别有情天》1993
8、雷德利·斯科特:《银翼杀手》1982
9、希区柯克:《西北偏北》1959
10、威廉·卡斯尔:《猛鬼屋》1959,《长腿人》1974
11、铃木清顺:《杀手烙印》1967,《东京流浪汉》
12、罗杰·科曼:《入侵者》1962
13、约翰·卡朋特:《黑星球》1974
14、朱尔斯·达辛《男人的争斗》1955
15、罗伯特·奥尔德里奇《死吻》1955
16、拉德利·梅茨格《泽丽丝与伊莎贝尔》1968
17、金绮泳:《下女》1960、《追逐杀人蝶的女孩》1978/《火女》1980
18、威廉·卡斯尔:《夺命第六感》1959
19、雅克·特纳:《豹族》1942
20、柯南伯格《变蝇人》1982/1958年原版
21、唐·西格尔:《天外魔花》1956
22、沃尔夫·里拉:《魔童村》1960
23、科恩兄弟:《巴顿芬克》1991
24、贝托鲁奇:《同流者》1964
25、赫尔佐格:《侏儒流氓》1970/《诺斯费拉图》1979/《我的魔鬼》1999/以及《赫尔佐格吃他的鞋》198026、斯图尔特·戈登:《活跳尸》1985/《异魔禁区》2001
27、金基德:《中国鸟人》1998
28、吉尔莫·德尔·托罗:《鬼童院》2001
29、《纽约地下电影精选》2003
30、三池崇史:《极道黑社会》1997/《杀手阿一》2001
31、彼得·杰克逊:《疯狂肥宝综艺秀》1990/《群尸玩过界》1992/《被遗忘的银色》1995
32、林权泽:《悲伤的泪水》1992
33、李斗镛:《解决者》1982
34、朴镇彪:《爱欲银发时代》2002
35、赵根植:《大口狗谈恋爱》2002
36、柳承莞:《没好死》2000
音乐/文学类: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汤姆·威兹/约第·沙瓦尔/莎士比亚/菲利普·迪克/库尔特·冯内古特/索福克勒斯/《圣经》/雷蒙德·钱德勒/达希尔·哈米特/米基·史毕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