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型行为障碍及自恋的作用

自恋型行为障碍及自恋的作用_第1张图片

壹:自恋型行为障碍

自恋型行为障碍中包括渴望反映人格、渴望理想人格、渴望他一我人格、渴望融合人格、 以及回避接近人格。前三种障碍相对来说程度比较轻,在功能良好范围内也会出现,最后两种是严重得多的心理病态类型。

渴望反映人格

渴望反映人格 (mirror- hungry personalities)不断寻找能欣赏、滋养他们自身的对象。这样的个体通常是在父母没有给予足够的反映性注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然而,也有的渴望反映个体得到了来自父母,通常是母亲的足够的反映性注意,但是这种注意不是为满足他们的需要,而是满足了母亲自己的需要。这样的母亲可能会不断称赞儿子长得漂亮——其实是强烈地对她自己的关注,而不是称赞他身体的强壮——真正对儿子的深切关注。渴望反映个体好表现、通过弦耀自己以引起他人的注意,以此弥补自尊的缺乏。若是在青少年时期,他们会最终找到一位赞赏他们、在一段时间里能满足他们需要的男朋友(或女朋友),但大部分具有渴望反映人格的人很快会感到厌烦,并去寻找新的自身一对象,并希望能获得这些自身一对象的注意和认同。

渴望理想人格

具有渴望理想人格(ideal- hungry personalities)的个体有理想化和钦羡自身一对象的需要,但这些需要在其童年时受到了阻抑。结果是,他们继续寻找在才智、权力、美貌或道德地位方面能让他们羡慕的人。 只有能对这些理想化了的人物保持羡慕,他们才会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最终,具有渴望理想人格的个体在这些人身上发现了缺点,他们感到理想破灭了,开始寻找下一个让他们钦羡的重要人物。他们将力比多投注到这个人身上,直到此人令其失望为止。

渴望他一我人格

具有渴望他一我人格(alter-ego-hungry personalities)的人只有在与同意他们的观点、信念、价值观和行为的自身一 对象的关系中才能感到自己是真实的、有价值的。这种障碍通常源于童年早期个体反映和理 想化的需要严重受挫。这类个体免不了会发现其他人与他们并不相同,有其独特的人格。随之而来的疏远几乎总会导致关系的破裂。像渴望反映人格和渴望理想人格的个体一样,具有渴望他一我人格的人会一个接一个不断地寻找下去。

渴望融合人格

具有渴望融合人格(merger-hungry personalities)的个体其自身结构有严重缺陷。在科赫特看来,所有儿童都有理想化的需要,他们试图通过与全能的、令人钦佩的人物进行融合来达成这一需要。然而,如果家庭中由于某种原因,比如父母一方的去世或父母离异使得这样的人物缺失,融合愿望会受到阻碍。结果这些儿童的理想化需要没有得到满 足。而且他们不能通过适度挫折学到理想化人物的局眼,他们不能通过变形性内化发展起具有独立感的自身。具有渴望融合人格的人继续寻找原始的自身一对象,以满足弥补他们自身结构的强烈需要。他们找到了理想化的人物, 可惜却摸糊了自己与他人的界限,这一模糊妨碍了他们从理想人物中区分出他们自己的思想、感受、愿望及意图。模糊了界限的一个消极后果是渴望融合人格的人难以忍受现实理想人物的独立,他们对自身一对象的独立很敏感,要求他(或她)继续保持现状。

回避接触人格

具有回避接触人格(contact-shunning personalities)的人也是受到严重创伤的个体。他们在童年早期也受阻于与受钦佩的人物融合,结果他们非常渴望与理想化人物进行全面融合。然而,与渴望融合人格的个体不同,回避接触人格的人避免社会接触,变得孤立。他们之所以回避他人,不是因为对他人不感兴趣,而是因为其对他人的需要太强烈。 他们害怕被自己崇拜的人抛弃,而且他们也担心,如果融合形成了他们弱小的自身会完全被这些人吞噬。

贰:自恋在自身发展中的作用

谈到自恋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人们很容易只想到消极的一面。这个术语的使用比较普遍,自恋的人被认为是自私的、心理不健康的。 但科赫特强调,自恋对人格的发展既有消极意义也有积极意义。他认为,自恋是促成心理健康还是导致精神疾病取决于两大主要自恋结构——夸大的自身和理想化父母表象——被转换成更现实结构的程度。在父母不共情的家庭里,两个主要结构会保持不变,仍然是不现实 的,结果就会发展出不健康的自身。对受创伤自身的威胁常会引起自恋性激怒和病态的攻击。

然而,如果父母是共情的,为他们的孩子提供了适当的学习机会并予以鼓励,那么这两个结构——夸大的自身和理想化父母表象——就会得到调整,变得更为现实。通过学习过程,儿童将自恋投注在更为独立的核心自身上。这种健康自恋在个体形成创造性及有意义地探索世界过程中起主要动机的作用。他们能将内在的攻击倾向转变成健康的、成熟的自信。核心自身通过发起行动和作为自我行为的组织者来锻炼其信心。现实的、有力的自我有助于自身实现其目标。科赫特认为,核心自身的目的旨在阐明人的创造性行为的本质模式,这一点通过现实的自我来完成。简言之,共情的、富有支持性的家庭环境为建立核心自身,核心自身发展到内聚的自身,以及从联合的自身发展到内聚的、相对自主的自身提供了机会。

在科赫特看来,自主的自身是精神健康的缩影。这一独立自身的发展并不意味着个体不再需要其他人了。我们一直与他人生活在一起,他们听我们讲话、为我们鼓掌、挑战我们、帮助我们或者忽视我们。科赫特认为我们始终都有与自身一对象建立联系的需要。但发展成自主的自身的人不再迫切需要按照他人的期望和要求行事,而是在与他人的相互交往中显得更灵活。

而且,随着个体不断地达到这一理想状态, 他们逐渐从不现实的自恋需要中解脱出来,更多体验到有创造力的成熟所带来的快乐。成熟个体转换了的自恋能量,让他们对生活感到满意,为其成就感到骄傲,爱他们自己也爱他人,并在工作中取得成功。他们也能接受自己在身体、智力和情感等方面能力上的局限,并能坦然接受人最终会死亡这一事实。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恋型行为障碍及自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