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诊疗,让患者获益最大化

01、多学科诊疗的背景

“为了患者获益最大化,谁有理,听谁的。”

多学科诊疗并不是什么革命性创新,它只是对医学专科发展到极致后的一次拨乱反正。

现代肿瘤医学发展至今100多年,从最早的外科手术到介入式(微创)手术,从化疗药、靶向药再到免疫肿瘤(I-O)治疗药物,从西医药到现代中医药治疗。

《中国肿瘤患者服务升级研究报告》显示,医院各科室内缺乏顺畅的转诊体系。在诊断阶段,25%受访者反映,在医院内部不同科室之间的转诊不顺畅。在治疗阶段,33%的受访者反映,需要自己去不同科室或地方重复排队挂号。72%的受访者呼吁,医院内部不同科室之间做好协调,让肿瘤患者更快进入下一步治疗。

以肺癌为例,患者通常需要在呼吸科、胸外科查出肺部异常,在影像科通过影像学检查、在病理科通过病理学检验确诊肺癌,随后在肿瘤科(或更细化的化疗科、放疗科、介入科、中医科)进行某一种或多种疗法的治疗。

一位在肺癌患者表示,在确诊后,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选择多挂几个专科的“专家号”,或者从市医院,到省会医院,再到北上广等大城市医院,只能多跑几家医院。这不仅增加了差旅、住宿费用的负担,而且延误了治疗进程。

在肿瘤医学的亚学科不断分化的时代,如何建立一个跨学科的协调机制?如何降低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的决策成本?多学科诊疗应运而生。

多学科诊疗,让患者获益最大化_第1张图片


02、多学科诊疗在国外

多学科诊疗(MDT)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他们在预防和诊治肿瘤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多学科研究和MDT临床实践。现在在欧美国家,MDT已成常态。英国甚至已经立法,每一位癌症病人都需经过MDT综合治疗。MDT已成为西方国家临床疾病诊疗的重要医疗服务模式。


因为肿瘤病人个体情况复杂,通常不能采取单一的治疗方式,也不是单一科室可以完成的,需要肿瘤外科、内科、放疗科、介入科、影像、病理、检验甚至基础医学等各学科积极参与,需多学科协作完成整个治疗方案。MDT对于肿瘤病人的规范化、个体化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俗地讲,MDT就是为普通癌症患者搭建一个各学科专家团队,各学科专家共同讨论确定诊疗方案。国际上肿瘤患者的治疗,MDT一直扮演着多学科协作先行者的角色,保证高质量的诊治建议和最佳的治疗计划,避免过度诊疗和误诊误治,使病人受益最大化。

在当今这个医学如此发达的时代,没有哪个医生能够覆盖癌症治疗的广度和宽度。这也是为什么除了放疗科医生、肿瘤外科医生,还需要肿瘤内科医生以及其他专家参与诊疗,比如放射科医生负责解释X射线,病理学家负责解释组织活检。

让不同专科的医生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常治疗是同时进行的,病人必须同时接受化疗和放射治疗,或在特定的时间段内进行手术,而手术必须正确安排。如果没有沟通,这一切就不会发生,病人也会因此而受苦。

多学科团队其中一个优先任务是,作为一个小组在一起讨论一些困难的情况,然后再向病人解释,也就是小组共识。

多学科诊疗,让患者获益最大化_第2张图片

在国外,通常有不同学科的多学科肿瘤委员会,如乳腺癌委员会、胸部肿瘤委员会、胃肠道肿瘤委员会,泌尿生殖肿瘤委员会等。这些都是针对特定的癌症专科,以及确定这些患者可能需要来自多个不同医生的治疗。

每一位学科的专家将他所在领域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其他医生,这些知识可能是其他领域的医生并不知道的研究数据。实际上,每一位来自其的学科的医生都会带来不一样的专业知识。

最后不同学科的医生一起坐在桌子旁边,讨论这些病人,最终就他们认为对病人最好的治疗达成共识。

多学科诊疗,让患者获益最大化_第3张图片

03、多学科诊疗在我国的实践

2017年底,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开辟专门章节,要求“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2018年5月,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批准,中国医师协会MDT专业委员会启动了“星火计划”,在更多医疗机构探索MDT可推广的模式,计划用2年时间,建立至少50家“肿瘤MDT培训基地”和一定数量的“MDT实践基地”。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作为国内肿瘤防治水平领先的医疗机构,以全球肿瘤防治水平领先的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为标杆对象,通过不断地打造本院的特色病种、扩大优势病种、巩固强势病种,来确立各个瘤种的行业地位。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党委副书记何韵教授说道,医院自成立单病种MDT以来,严格按照国际权威指南建立完整的诊疗规范体系,包括检查项目、分期标准、诊断标准、治疗方案、预后指标、随访要求等。门诊布局也由专科门诊向单病种门诊过渡,同时实现门诊、住院、出院的全面规范化管理患者。

MDT作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全院推行的目标,实现从医院管理层到科室,再到每个小组,最后到每个成员,层层落实,环环相扣。

同时通过推行四项制度、抓实“四专”、“三定”,保证MDT可持续。四项制度指:单病种首席专家负责制、主诊教授负责制、专科综合目标管理办法、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四专指:专病、专收、专治、专研。三定指:定时、定点、定人。

多学科诊疗,让患者获益最大化_第4张图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MDT)


除此之外,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还制定相应的选拔机制和考核机制,保证队伍的质量及积极性。如首席专家、大PI、主诊教授,每个人都有具体的选拔机制及职责要求,做到职责分明、工作细化。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从2005年成立了集体研讨的消化道肿瘤兴趣小组,到2009年成立了消化道肿瘤的院级多学科诊疗,再到2010年成立由北京市多家医院自愿参与的北京市消化肿瘤MDT,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MDT模式幸运地得到了医院领导的支持,并推动人员架构、协作原则、运行形式实现定型。

多学科诊疗,让患者获益最大化_第5张图片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道肿瘤院级MDT)


为开好每周一次的消化道肿瘤院级MDT讨论会,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要安排专职工作人员:MDT举行前,要汇总诊疗数据;MDT举行中,要上台讲解案例,并回应参会主任医师的提问;MDT举行后,要对患者的治疗进展进行随访。这些工作,都由一位轮值的协调员完成。协调员既可以是住院医师、中青年骨干,也可以是外院派来交流的访问学者。

尽管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允许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研究生、进修生参会,甚至欢迎合作医院(如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通过远程视频接入,但MDT讨论会的决策人员,至少需要具有副高职称,以学科带头人为主、学科骨干为辅。

一路走来,主治医师从独立行使诊疗方案制定权,到必须与其他MDT参会专家分享诊疗方案制定权。但中国医师协会MDT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陆明认为,MDT不仅不会给科室之间带来矛盾,还加强了院内各学科之间的协作和交流。由于各科室医生的医技水平随着MDT而提高,参与MDT专家的凝聚力也得到加强。

定型的制度,保证了主治医师对MDT决议的高执行度。一项对医院MDT执行程度的研究显示,如果MDT形成的决议得到全部执行,将有96%的患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但如果只是部分执行,则只有37.5%的患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中国医师协会MDT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沈琳教授表示,不同癌种、不同分型、不同分期都对治疗方案提出了不同需求,因此MDT也需要因地制宜地应用。比如:对于复杂、疑难的跨学科病例,建议强制要求MDT;对于已有明确治疗规范的病例,则适合推广规范化治疗,根据患者需求自愿进行MDT。


04、多学科诊疗在全国的推广

中国医师协会MDT专业委员会作为国内首个MDT协作组织,从2015年起便启动了“百城行”活动。截至目前,“百城行”活动已覆盖除海南、台湾之外的中国所有省份。在江西九江,“百城行”团队向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带去了MDT模式,该院又向九江市下辖的四个县市进一步推广MDT模式。陆明说,“以点带面”实现了“星火燎原”。

多学科诊疗,让患者获益最大化_第6张图片
(肿瘤多学科诊疗覆盖省份)


随着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日益普及,肿瘤患者提出了更高需求。最理想的状态是,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只需要面对同一个寻医问诊的用户入口,只需要面对同一个治疗方案的服务出口。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教授表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让患者少跑腿”的精神,中国医师协会MDT专业委员会也积极引入“互联网+”技术,探索视频专题讲座、线上专科医联体、线上MDT门诊、远程MDT病例点评等创新模式。

文章参考:《肿瘤多学科诊疗:一场打破医院、科室“高墙”的试验 》


多学科诊疗,让患者获益最大化_第7张图片

      乐康肿瘤专家医生集团以专家面诊与远程多学科会诊等多种模式相结合,汇聚国际、国内顶级专家资源,让普通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获得多位专家定制的权威、精准、高效的诊疗方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多学科诊疗,让患者获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