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器的历史:
计算机的主要部件有输入输出系统,中央处理器,内存,外部存储器和控制器。我第一次在学校接触286计算机的时候,硬盘是20M,软驱使用的软盘是1M。资料就存储在硬盘上,需要交换资料的时候,就使用软盘作为介质。我还记得大学4年级的时候,我用一张软盘(容量1M)向同学拷贝程序。第二天,就听到他的哀嚎,我软盘上的病毒将他的计算机感染了。
毕业没有多久,开始出现了光盘,存储空间700兆。能够存储的资料已经让人感到非常惊讶了。光驱成了计算机的标配。用光盘交换资料更加方便了。
我忘了哪一年开始使用调制解调器拨号上网,56K的速率。开始有了第一个电子邮箱。设定邮箱的时候有服务器参数填写,这时候,知道了服务器概念。邮箱的文件是通过服务器来进行的,这时候,服务器给用户提供文件的存储,还有各种论坛等服务器,网站提供文件下载。
所有这些邮箱服务器和网站都是中心化存储节点。当服务器宕机后就无法提供下载等服务了。
分布式存储方式1.0——emule、BT(BitTorrent)
第一次接触到的分布式存储方式是电驴emule。最初都是英文界面,并不好用。随后就有了BT下载方式。这种文件存储方式是一个非常大的变革,文件不再存储在中心服务器上,而是分别存储在每个用户中。每个下载者同时承担上传文件共享的作用。有多少个下载者就有多少个上传者。因此,当BT下载风行的时候,特别方便盗版。BT下载有一个特点,就是下载的用户越多,速度越快,这一点和中心服务器的特点相反。
但是BT下载还是有一个弱点,BT用户下载前还是需要连接服务器的,连接服务器获得其他种子用户,建立连接进行下载。如果中心服务器被宕机了,也就无法共享文件了
分布式存储方式2.0——磁力链接的方式
磁力链接下载方式是BT下载的改进版。首先它是通过不同文件内容的Hash结果生成一个纯文本的数字指纹,用来识别文件。相同的文件Hash值一样。第二,他它使用DHT(Distributed Hash Table)分布式哈希表技术,在不需服务器的情况下,每个用户负责一个小段路由,并存储小部分数据,从而实现DHT网络的寻址和存储。这样,只要用户找到磁力链接那串数值,就可以下载文件里,而不再需要中心服务器找到其他用户节点。
上面就是我所知道的,非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方式。
区块链时代的分布式存储方式
Sia、Storj, MaidSafe
第一个知道的区块链分布式存储方式是Sia,代币是siacoin,市值在https://coinmarketcap.com/网站上50名以前。
Sia的存储方式:文件经过切割后,再做多重备份上传,在数据上传之前使用私钥加密,传给很多主机同时保存,每个主机保存的数据只是全部文件的一个碎片部分,托管主机无论如何都看不到解密的数据。通过签订智能合约让托管主机和租用者对于文件存储达成协议。所有的支付都用Sia代币(Siacoin)完成,智能合约写入区块链是无法篡改的,一旦满足合约条件就自动执行。
和Sia类似的区块链存储方式还有Storj, MaidSafe。
其他的还有区块链分布式存储方式还有IPFS(The 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星际文件存储系统,也是应用的DHS技术和区块链相结合。
Ulord的分布式存储方式
Ulord的分布式存储技术主要在前面磁力链接的基础上有所改进。
首先,Ulord也是使用DHT(Distributed Hash Table)分布式哈希表技术,采用PoS方式挖矿的主节点组成点对点网络,称为分布式文件分发网络(英文名和星际文件存储系统一样)。所以这一段原理也是一样的,将文件进行hash运算得到唯一对应的数值,文件和数值是唯一对应的。这一点和磁力链接是一样的,但是在Ulord网络中,文件传播、存储、发布下载等动作除了完成相应的应用功能外,这些行为都被视作一笔交易存入区块链中。这笔交易就会产生价值交换。
下载资源:用户在线浏览、下载资源时,按照资源设定的币值支付相应的Ulordtoken。
传播资源:用户分享其他用户发布的资源,当该资源有消费行为时,可从中获取资源传播受益。
提供存储资源获取收益:用户升级硬件设备作为中心节点,提供存储及下载服务,可获取收益。
提供计算资源获取收益:用户节点作为矿工的角色参与分布式记账,从中可获取收益。
发起提案:用户正对网络内容审查发起提案,需支付Ulord。
上面这些就是内容分发和区块链结合的特点:用区块链完成价值交换和价值传递。
因为文件的hash值是从文件进行运算得到,所以,文件有任何改动,甚至一个字节的改动,运算得到的hash值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样,对于文件的各种版本的管理带来不方便。据白皮书介绍,Ulord有计划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