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害怕什么样的疾病?
外伤?癌症?慢性病?心血管?
来势汹汹,剥夺你的健康和快乐,还是这种?
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剥夺你的人格你的尊严。
阿尔茨海默病,平时为人所熟知的名字是老年痴呆。
一般上老年痴呆症常常发生在50岁以后,起病缓慢或隐匿,最早期往往是以逐渐加重的健忘开始,如果不注意,通常不容易发现。多见于老人,少数病人在躯体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后症状迅速加重。女性较男性多(女∶男为3∶1)。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渐下降。
初期短期记忆减退;判断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社交困难;尽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对新的事物却表现出茫然难解,情感淡漠,常常多疑;出现时间定向障碍,对所处的场所和人物能做出定向,对所处地理位置定向困难,复杂结构的视空间能力差,容易迷路;言语词汇少,命名困难。
中期远近记忆均严重受损,简单结构的视空间能力下降,时间、地点定向障碍,经常迷路;在处理问题、辨别事物的相似点和差异点方面有严重损害,分辨不出亲人和朋友;不能独立进行室外活动,在穿衣、个人卫生以及保持个人仪表方面需要帮助;无法进行计算;出现各种精神症状,可见失语、失用和失认;情感由淡漠变为急躁不安,常走动不停,可见尿失禁。
最终患者已经完全依赖照护者,严重记忆力丧失,仅存片段的记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现缄默、肢体僵直,有强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最终昏迷,一般死于感染等并发症。
可是这跟还年轻的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是啊,有什么关系呢。
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2014年公布的数据显示,老年痴呆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一般公认的平均发病年龄已由原来公认的65岁提前到了55岁,整整早了10年。
而这只是平均发病年龄,天知道几年之后这个数字会不会变的更小。
回头看看你的父母,他们呢?他们有没有一些情况,让你隐隐的担忧?
这是一个无形中一点一点蚕食人尊严的病症,它没有直接摧毁你的身体,却一点一点的剥夺你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开始是对外界,对身边的事物,对新的东西;之后是对过去,对自己曾经的认知;最后,你忘记了一切,甚至忘记了自己是谁,忘记怎么控制自己的身体,仿佛一个初生婴儿,需要别人对自己的照顾,但你并不知道对方是谁,因为你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
这听起来有点危言耸听,但是,这确实是残酷的现实。
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叱咤政坛一生,她是铁打的、坚不可摧的,她的记忆力曾经如同高效数据库,能随口说出几年前的经济统计数据,不用查阅任何资料。而晚年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她也如同一个一般的老人,她几乎从不读书看报,这对于她已经“毫无意义”,因为她几乎是看了下句忘了上句,有时候甚至是一句话没有读完就忘了开头。
这对一个精英人士的精神打击是致命的,她曾经无所不能,多大的场面多大的风浪都无法让她动摇,更无法把她击倒,可一个小小的病症,却夺走了她的铮铮铁骨。
而且阿尔茨海默病没有完全根治的方法,只能依靠药物缓解症状,患者在症状加深之后一直需要他人的帮助,寸步不离,这对患者的伴侣、儿女和亲戚等来说,需要承受的精神压力非常大,长期照护患阿尔茨海默病的人,在经济、体能、精神和社交等方面都深受影响。
阿尔茨海默病无声无息的来袭让人防不胜防,很多人并不在意,只当是普通的健忘,这种非常不可取。
阿尔茨海默病越早发现,使用药物延缓病程和症状越有效。但这个病症的症状确实不容易被注意,但如果是比较注重生活质量的人士,无论年龄是否达到55岁,推荐每年进行定期专项的检测,毕竟
55岁只是平均年龄
一般的检测手段分为神经心理学测验、血液学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脑电图、脑脊液检测、基因检测。
此病发病原因多样,有遗传倾向,也有可能是由其他疾病或头部外伤诱发,免疫系统的进行性衰竭、机体解毒功能削弱及慢病毒感染等,以及丧偶、独居、经济困难、生活颠簸等社会心理因素可成为发病诱因。
在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可以做神经心理学测验和基因检测作为初期判断标准,如果已经有表现症状,或还有其他疾病的情况下,请根据具体情况咨询医师。
虽然此病发病率很高,一旦发病几乎不可逆,但我们可以在发病之前努力避免。
与老年性痴呆相关的很多危险因素与人们平时的生活方式有关,因此预防老年痴呆应从中青年做起。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患上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还应控制血脂、避免脑外伤等。
重视营养,均衡饮食。保证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防止体重增加,避免使用铝制炊具等。
适度的锻炼,减缓大脑的衰老。经常做适度的有氧运动,多活动手指,可增加脑血流量,延缓大脑衰老。
控制情绪,保持心态良好。避免不良心理刺激,自我控制和调节情绪,不大喜大悲,不给自己太大压力。
活到老,学到老,用脑到老。不管到什么时候都要多动脑,学习新鲜事物。
从看到这篇文字开始,多多注意自己和身边的人。无论到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有尊严的活着。
别等到你已经不是你,用最初一般懵懂但浑浊的眼睛看着这个熟悉却陌生的世界……
小编:葉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