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听老张的渊源,得追溯到七八年前的暑假。所以,现在每到夏天,我都会抽出两个礼拜左右的时间,完整地欣赏老张的歌曲。让自己完全地沉浸在他特有的声线和歌曲意境中。
当然了,现在去听,不像一开始那样饥渴,只是非常随意地,按照手机播放器上的歌单,一首一首地听下去。
蓦然,在某个时候,就想用一些肤浅的文字,去为那些歌作一些浅薄的注脚。
今天来说说《路过蜻蜓》。
这首林夕作词的歌曲,收录在张国荣2000年3月发行的专辑《Untitled》中。比起著名的《我》《红》《当爱已成往事》,当然属于不属于那类“非常有名”的曲目了。但是,这首歌却是我的心头好。
按照老张自己的说法,他拿到歌词的时候,设定的是一个三角恋的故事,大家看一眼歌词,即可明白:
若你没法为我安定
宁愿同渡流浪旅程
不怕面对这无常生命
若你没有愉快心情
来吧描述谁欠你情
黑了倦眼都侧耳倾听
让我做只路过蜻蜓
留下能被怀念过程
虚耗着我这便宜生命
让你被爱是我光荣
无论谁在嫌我煽情
不笑纳也不必扫兴
于是,在这首歌的MTV中,老张安排了两女一男去讲这个故事。唱歌的人是第三者,并且心甘情愿去做第三者,甘心为爱受虐。大体的意思是,我爱你,跟你无关。
这样的设定,当然无差。
但是,歌曲的演绎,总是会变化。后来,我在网上看老张的“拉阔”演唱会这首歌的片段,突然品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说起这段演唱,也是很好玩,头先是穿白T唱的,但是歌词忘了,结尾又补了一次,可算正经唱完了。
舞台上,歌手一袭黑衣,发型也颇为简单。除了必要的灯光,歌手手持话筒,只凭一把嗓子,淡然唱起“若你没法为我安定,宁愿同渡流浪旅程,不怕面对这无常生命”。
其实,这又何止是一个“三角恋”的故事呢。
“路过蜻蜓”是爱情的旁观者,亦是生活的观察者。这种冷眼的姿态,造就了《路过蜻蜓》的清冷,抑或是冷艳。
其实,这也是张国荣千人千面中的一面。《霸王别姬》中虞姬素面之上的冷笑,让人蓦然觉得程蝶衣那一副柔弱皮囊之下,是外人永远也无法企及的世界。《东邪西毒》中欧阳锋谈生意时嘴角的冷峭,仿佛远山上的棱角,可远观而不可临近。更别说《阿飞正传》中的旭仔,在表面荒诞的生活之下,旭仔眼神中的清冽,足以让所有人望而生畏,却又不甘心远离。
这种冷艳,或多或少都被老张带进对歌曲的演绎中了。
当然了,关于这点,老张自己也是承认了的。他曾经在毛舜筠的访谈中说,每次唱歌前,都会在心里编一个故事,这样,唱歌的时候才能情感饱满。
也因此,同样一首歌,在录音室的时候是一种感觉,而在下一次的演出现场,极有可能带给听者另一种感受。
这样的歌手,他不会是歌曲的容器,而是一个真正的歌者。对于歌者来说,感情是高于一切技巧的存在。就像鲍勃·迪伦,人们笑称他有一把“世界上最好听的破锣嗓”。按说,“好听”和“破锣嗓”是不可能放在一起的。但是,人们对艺术的理解,远远不会局限于对所谓宛转悠扬之嗓音的浅薄要求。
人们发现迪伦唱出了时代的痛感,人群中共有的焦虑,以及生命里那些除了光鲜之外的美丽。于是,最后,还是艺术胜利了,她引导了大众,而非取悦甚至媚俗于群体。
张国荣那些同一歌曲,不同演绎方式的现象,也说明了这一点。把两个场景的《路过蜻蜓》放在一起,可以看见歌手的不同表达。
MTV中的“三角恋”故事,当然是最好理解的,私心以为,也是最迎合大众的。而演唱会现场的,则完全是歌手的自我表达了。
一袭黑衣的他,或昂首,或低头,或闭上眼睛,或与台下的观众眼神互动。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是张国荣式的。恍惚间,在某一刻,我看到了虞姬,旭仔,甚至何宝荣。
回到“拉阔”,这场演唱会,是我私心最喜欢的一场。没有了“告别”时的伤感,没有“跨越97”的华丽,亦没有“热·情”里张扬的美学表达,有的只是歌手放松的歌唱,歌曲的随性表达,和歌迷们极其享受的聆听。
甚至,“拉阔”上的老张,还没减肥,小肚腩也是有的,不过,他还一边抚摸肉肉,一边和歌迷开玩笑。
我想,这是老张最放松的演唱状态了,也是作为一个歌手最开心的时候。以前看梅艳芳的访谈,她说,最渴望的状态就是,等到很老的时候,舞早就跳不动了,还能拿着一把吉他在台上边弹边唱。不需要人山人海(可能那时候也没有了吧),只需要三五听友,安静地听她唱。这就足够了。
我想,老张心里肯定也是这么想的吧。要不然也不会忍不了只能唱唱电影主题歌,尔后又复归乐坛了。
倘若他只做一只路过蜻蜓,可能还在世间自由地飞。又或许,那样的生命状态,才是他眼中的蜻蜓。
无戒365写作训练营日更 Day 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