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世界观-无善无恶心之体

Chap1 万物一体

什么是万物一体

万物一体:“真君子,会把天地万物看成一个整体,把普天之下的人看成一家人。把万物看做是一个整体并非有意为之,而是他们内心的良知使然,他们的良知和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

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望神明的高大,谁去分辨鬼神的吉凶祸福?那些死去的人们,他们的天地鬼魂又都在哪里呢?如果你的心不感,世界万物就不应,只要你感,世界万物就必须应。世界的确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又是由我的心决定的。

如何万物一体--通过仁

用仁来贯通万物和自己。仁一般理解为爱。这个世界应该以我为中心,将天地看做躯干,把万物看做四肢百骸,用我的仁来对待我的躯干和四肢百骸,使躯干和四肢都得到我的仁,最终成仁。 万物一体并非有意为之,而是你的良知本来就是这样的。人的本性就是看到别人受苦听到就会感受到,产生同样的感情。他希望每个人都发自良知地去爱人,爱世界,爱天地万物。

如何通过正确实施仁爱进入万物一体

是一股脑铺天盖地地去爱吗?仁爱应该有厚薄。这就是天理。如果需要舍弃,一定是舍弃自己的四肢而保留头部。如果只能爱一人,一定是先爱自己的亲人。 我们要从眼前的事情做起,从最亲近的人做起,循序渐进,真诚地致良知,最终迈入万物一体。 为何难以做到? 可是为什么做不到呢?因为良知被私欲隔断。不能视万物一体,无法贯通自己和万物。私欲将万物与我们隔离,甚至对立起来。 如果我们的心决定了我们对万物的看法和感受,那么世界在我心中,所谓的物质就变得虚幻,我们就不要那么容易被欲望所蒙蔽。

【这个我的理解是,我们对物质的追求其实是希望这些物质带给我们一些期待的愉悦感受。但是我们的感受则由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态度决定的。如果我们视万物一体,充满仁爱,那么这些感受是很容易满足和获取的,因此我们的欲望就不容易蒙蔽和轻易左右我们的心;如果我们视万物敌对,与世界隔离和对抗,就算追求到自己想要的物质欲望,也无法得到期待的感受。就像为什么人会经常说,以为赚了很多钱就能够从此快乐,但是却发现自己更加不快乐。】

为什么一定要万物一体?

世界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要实施万物一体之仁。如果没有这个,所谓的世界就不存在了。

【这个我觉得可以想象,如果觉得这个世界是完全与我们隔离、对立的。我们无法进入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对我们也是排斥的,那么我们自然难以存活在这样的世界上,即使肉体还活着,精神上其实已经死亡了。万物一体,不仅是我要进入这个世界,也是世界要进入我。如果这个世界是阴暗的,自然我们的身体就会排斥它,将它视为外物。】

将万物视为一体,你能够体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如果你视万物一体,就会倍感珍惜,珍惜生命就像爱惜身体一样。“与自然和解、和同类和解”

(疑问:将天地万物看做和自己是一体的,自然就会生出像对待自己一样的爱惜。但是是不是意味着对待坏人也是一样的呢?如何对待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就像对待自己身上的脓包一样?王阳明曾经多次打战缴匪,他对待敌人可是一点都不手软,欺诈攻心皆有,也不会有泛滥的同情心,将投降的匪首当做先锋要求戴罪立功也是有的,对该杀的敌人一点都不含糊。这是把自己和万物看做一体吗?有爱很好,但是如何解决相害的问题呢?你做君子,别人做小人,你有该当如何?)

Chap2 心即世界

去哪里寻找人生的道理? 遇到逆境,我们总想知道道理。

总想知道现在应该怎么办?圣人给我们一大堆教诲,似乎他们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求索来的道理,真的适合自己吗? 王阳明经历了龙场的生活,想象圣人如果遇到类似情景会当如何?但是得到的结论根本就不靠谱,因为圣人根本就没有他的经历,圣人只能解答自己所经历的。

王阳明觉得圣人之道,从自己的心中求取!既然心中本就有答案,何必要到外面去索求答案呢?良知勃发的时候,私欲的障碍就小了。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有感触。我也总是去外部寻求道理。其实我并不认为不应该学习,而是学习到的东西,需要经过自己的心去寻求共鸣。但是更多主要的是守住自己的心,看护好它,知道它要什么,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让它真正地快乐。也许就是王阳明说的如何致良知。我在守护自己的心上下的功夫太少,而在外面寻求得太多。】

格物的意思是:在事上正心之不正。做事要有正确的念头。当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念头会有很多,所谓正心,则是依循良知找到那个正确的念头,矫正错误的。格物致知:只要在事上选择正确的念头,就可以实现良知。因此,相比朱熹,王阳明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自己,在于自己是否时刻有跟随良知的正确的念头。 为什么不能向心外求索呢?因为心即世界,根本就没有心外这个地方。

【我的理解是,心是你对世界的感应。你去心外求索,就是选择某些别人的观点,然后在自己的内心寻求反应。说白了还是在心内求索。如果你选择别人的观念,无法在内心感应到,那么这个理其实就是不存在的。那我们到底要怎么办呢?其实心中的答案往往比外部别人的答案更加接近良知,更加符合万物一体。我们很多时候真的是知道答案的。可是为什么要拼命外求呢?因为我们被各种情绪困扰,无法承认自己的欲望。我们不愿停下来倾听,因为我们被焦虑困扰,我们被自卑、绝望等各种声音打扰。例如,对孩子大吼大叫时。心底知道自己是不对的,应该控制情绪,应该有理性的处理办法。但是欲望告诉我们,绝对不能产生别人对我的挑战,我一定要压过他。如果不压过他,我会感到害怕,害怕事情失控。如果真的能够看见这些欲望,能够想一想良知的声音,它会怎么选择?孩子和我们是一体的,我们会怎么选择?一定有更好的办法。但是如果那个时候,外人对我说,不应该这样对孩子,我一定会找出无数多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事后,我还会希望大量阅读,找出一个“另辟蹊径”的办法,证明不是我的欲望有问题,只是我还不知道有更好的方法而已。然而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治标不治本,到了问题临头,依然还是老样子。不停地更换方法,总是不奏效,不是方法的问题,也许任何一个方法都是可行的,但是如果不是心所指向,心所感应,所有的方法又都是错误的。 所以该怎么办呢?坐下来,反思。深深地反思。想一想自己是否真的知道怎么做是错的,怎么做是对的?如果我知道答案,却做不到,为什么呢?是什么样的欲望和情绪,是什么样的潜台词在阻碍我呢?当我指名道姓找出这些潜台词后,使用良知的光照射这些恐惧和私欲。既然万物一体,我的私欲也是万物之一,我爱私欲,也爱孩子。在爱的前提下,我会慢慢地有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学世界观-无善无恶心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