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国会跟进吗?
农民在冬小麦田进行田间管理 中新社发 王子瑞 摄
越南海关近日宣布,从2020年3月24日零点开始,各种大米产品禁止以任何形式出口。
一石激起千层浪,越南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之一,人们担忧,随着疫情的扩散,或许会有更多国家跟进越南的做法,给全球粮食供应带来冲击,威胁全球粮食安全。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增多,病虫灾害呈高发态势,尤其是去年全球旱灾,使美国、阿根廷、朝鲜等多个国家粮食出现减产,起源于美洲的草地贪夜蛾和起源于非洲的沙漠蝗,已肆虐多国,给各国粮食生产造成的危害更甚以往。
就在这个时刻,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全球流行,给全球贸易带来阻碍,越南宣布的禁止出口大米政策,更加刺激了人们关于全球粮食安全的脆弱神经。
全球粮食安全是否会遭到重大威胁?在业内专家看来,情况或许并没有那么严重。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有各种不利因素存在,但当前全球粮食供给总体上是过剩的,世界粮价一直低位运行。疫情的蔓延态势虽然会对国际物流运输造成影响,但这种影响应该是短期的,全球粮食生产供给和需求是平衡的。
但是,随着疫情的蔓延,是否会有更多国家效仿越南的做法,限制粮食出口?李国祥认为,越南禁令或许是出于优先满足供给国内粮食的需要,但对于很多粮食出口国来说,不一定都会效仿越南。
“泰国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其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大米出口,2008年全球粮食大危机之时,在很多国家选择停止粮食出口以保证国内供给的时候,泰国也没有选择禁止大米出口,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知道,一些国家为了保住本国外贸是不会轻易禁止出口的。”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永也表示,即便越南禁止大米出口,国际上还有其他竞争的供给来源,这些国家在保证自足的情况下不会轻易放弃出口国地位。
越南是仅次于印度和泰国的世界第三大大米出口国,越南政府在最近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越南之所以禁止签署任何新的大米出口合同,是因为需要检查是否有足够粮食供应来应对国内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针对近期禁止出口大米的举措,已有很多相关越南企业表示不满,越南工业和贸易部已要求推迟实施大米出口暂停措施。
李永表示,当前国际合作抗疫的共识越来越大,成功研制疫苗越来越有希望,在这一大背景之下,全球疫情进一步走向失控的可能性降低,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疫情对全球粮食供给的影响也将弱化。
有声音认为,越南是中国最大的大米进口国之一,越南的禁令或将给中国口粮造成威胁。
对此,专家表示,这一观点有些“杞人忧天”。
李国祥表示,从海关统计来看,中国大米进口量很少,而且主要进口来源是泰国大米,越南大米大多数是从边境非正常渠道进入中国的。虽然每年国外进入中国的大米有七八百万吨(包括官方统计和非官方统计)左右,但中国是不缺大米的,中国的大米严重过剩,去库存压力特别大,每年生产量都高于消费量。即便2019年中国稻谷减产,价格不仅不涨反而下跌,证明了中国的大米供给过剩。“小麦和大米都是基本口粮,为保证口粮供给的稳定,中国大量生产大米的政策是正确的。”
数据显示,中国不仅自己的大米够吃,2019年还对外出口大米270多万吨,是世界主要稻米出口国。
“中国的粮食战略一直以来都是自主,‘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粮食储备也是高于世界警戒线的,总体上越南禁止大米出口对中国实际影响不大,国内口粮的基本供给没有问题。”李永表示,中国进口粮食主要是为了调节余缺或提高品质。
中国2019年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显示,中国谷物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基本实现谷物供应自给。
今年,中国粮食生产也面临着一些严峻挑战,比如疫情中的农业复工复产受阻、重大病虫灾害等等。
李永表示,中国是粮食消费大国,中国历来最为重视粮食生产安全,出现问题的时候中国也有应对能力。今年中央专门安排部署春耕问题,就是为了不误农时,保证粮食生产,从目前看,中国已经抓住了春耕的时机,夏粮收获很有希望,稳定了中国农产品生产的未来,中国民众完全不必为了口粮而担心。
粮价是否会暴涨?
几天来,农业种植板块领涨股市,3月26日,金健米业、深粮控股、京粮控股等多只粮食股盘中即涨停,相关农业概念股也大幅上涨。粮食价格是否会就此大涨?
业内认为,今年由于疫情给全球交通运输带来的影响,全球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大,尤其对于一些粮食不能自给的地区来说,价格波动将更加明显。
中关村国科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研究院特约评论员张鑫认为,目前大米出口国主要是泰国、越南、印度、美国、中国、巴基斯坦等,如果越南禁止了大米出口,可能会引发大米在国际市场的供给失衡,从而有可能影响国内大米市场价格。
对于国内的大米价格,李国祥认为,去年中国大米减产,但库存量较多,加上中国人饮食结构调整,对大米的需求减少。
李国祥表示,全球大米价格可能在低位运行中有所反弹,尤其是在一些粮食生产无法自给自足的局部地区,短时间价格上涨明显。但G20峰会已经传递出全球合作抗疫的有力信号,随着疫情蔓延的势头得到遏制,各国出口粮食的限制也会减少。
李永认为,虽然粮食价格会出现波动,但当前不存在刺激粮食价格暴涨的基本因素,全球农业生产的预期没那么坏,粮食价格更可能会因为一些恐慌性因素或投机因素出现一些波动,但疫情造成的不是断崖式的粮食缺乏,短期内的价格波动会一点点熨平。
相关阅读: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 题:口粮绝对安全、百姓米面无忧——关于当前粮食市场供应问题的对话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部分粮食出口国传出限制出口的信息,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王辽卫28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表示,我国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供求总体宽松,完全能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需求,也能够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考验。
我们的口粮绝对安全
问:部分粮食出口国限制出口的话,对我国老百姓米袋子有影响吗?
答: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近日越南宣布暂停大米出口。越南常年大米出口700万吨左右,大体占世界贸易量的15%,限制出口可能会造成国际市场大米价格波动。部分粮食出口国为保障国内供给也可能采取限制出口的措施。当然,通常应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2019年我国进口越南大米仅48万吨,为2011年以来最低水平;今年1~2月从越南进口大米仅3万吨。事实是,2016年我国实行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以来,大米进口数量逐年下降,2019年大米进口255万吨,同比下降53万吨,进口大米占我国大米消费约1%,主要用于品种余缺调剂,如泰国香米,即使大米不进口也不会影响国内市场供给。
尽管近年来国际市场曾几次出现“过山车”式的粮价大幅波动,但由于我国粮食连续丰收,供给充裕,库存充足,保障有力,粮食市场总体保持稳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提出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国家采取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政策举措,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连年获得丰收,实现了口粮完全自给,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目前我国谷物库存保持较高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较为坚实。2019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稳定,粮食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同比增加594万吨,增长0.9%。总体看,我国粮食供求总体宽松,完全能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需求,也能够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考验。
“大国粮仓”库存充足
问:我国粮食储备状况及当前市场粮价总体水平如何?
答: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近年来粮食储备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粮食储备充足,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库存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在中央储备规模保持稳定的同时,从2014年开始,国家按照“产区保持3个月,销区保持6个月,产销平衡区保持4个半月”的市场供应量要求,重新核定并增加了地方粮食储备规模,各地已全部落实到位,而且大中城市还建立了满足市场供应10天至15天的成品粮油储备。同时,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储备品种结构中,小麦和稻谷等口粮品种比例超过70%。
除上述政府储备外,2004年以来,我国对稻谷、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根据市场情况每年收购了一定数量的最低收购价粮食,这部分粮食主要通过国家粮食交易平台向市场投放,有效地满足了市场供应,稳定了市场价格。多元市场主体也建立了用于正常生产经营的商业库存。我国粮食库存充裕,完全能够满足市场供应和应急保供需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全力做好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推动粮油加工企业复工复产,保障粮食物流运输通畅,粮油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国内粮油市场平稳有序运行。疫情前期,群众居家不外出多购买储存一些粮食,由于超市、卖场等零售市场货源充足,短暂的群体性集中购买也得到了基本满足。目前居民采购米面油心理稳定,受餐饮业等消费需求减少影响,国内米面油消费总体偏弱。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3月23日全国加工企业小麦、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进厂价格比春节前增长0.1%、下降0.2%、增长0.4%、增长1.3%。面粉、早籼米、中晚籼米、粳米出厂价格比春节前下降0.4%、增长0.6%、增长0.5%、增长1.3%。
百姓米面“两无忧”
问:一日三餐离不开米和面,我国稻谷、小麦情况怎样?
答:我国稻谷供给充裕,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2019年我国稻谷产量2.096亿吨,同比减少252万吨,食用消费1.58亿吨,同比减少50万吨,尽管稻谷饲用和工业用粮有所增加,预计年度结余1430万吨,已连续多年结余,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主产区早稻面积将会增加。疫情防控期间,有关部门合理安排政策性稻谷竞价销售,2月10日开始每周向湖北地区增加投放中晚稻80万吨,成交率仅0.28%,有效地满足了市场供应。
小麦供求平衡有余,连续多年产大于需。2019年我国小麦产量1.34亿吨,为历史第二高水平,已连续5年保持在1.3亿吨以上。由于消费结构升级,面粉消费下降,国内食用消费总体平稳,但饲用和工业消费有所下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估算小麦消费1.235亿吨,同比减少532万吨,年度结余1400万吨,同比增加870万吨,已连续7年产大于需。
今年全国冬小麦播种面积3.31亿亩,目前苗情长势良好,全国冬小麦一、二类苗占比分别为23%、77%,北方冬小麦苗情明显好于上年同期,今年夏粮再获丰收有较好基础。国家稳定投放最低收购价小麦,2020年以来成交率不足4%,加之政府储备小麦陆续轮换出库,小麦价格走势总体偏弱。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主要出口国采取限制出口措施,可能会加剧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的波动,但对目前我国粮食市场的影响不大,有利于消化不合理粮食库存,减轻国内部分粮食品种库存压力。
凤凰网财经官方微信 ID:finance_ifeng
喜欢此文,欢迎转发和点在看支持凤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