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折腾”

    带着对刘震云先生《一句顶一万句》的好感看了《我不是潘金莲》,还是喜欢的叙事风格,人物刻画更加细致。

    作者围绕那一年和二十年后开展了讲述。对于《我不是潘金莲》,看完感受到两个词,一个讽刺,一个勉强。作者讽刺了官僚主义,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官员不负责任一直在推脱责任,包括人物名字,王公道,旬正义,史为民,贾聪明,储清廉,郑重之类的,利用每个做官人的名字更加讽刺。

    勉强就是,我对《我不是潘金莲》的喜爱程度不够,故事有点较真了,细细分析这个故事结构挺不成立的。农村妇女李雪莲为图一说法,为和丈夫秦玉河离婚,为摘掉“潘金莲”这个帽子,为一级级官员不理睬推脱责任而去上诉,阴错阳差,正好赶上召开人大会议,为防止事件闹大,省长储清廉把所有关系李雪莲事件的官员都被撸下来了。

   后又连续告状了20年,为自己的清白和原则,说执着也好说一根筋也罢,就这么在告状的路上折腾了20年,已不再年轻,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从一个有姿色的年轻妇女到白发臃肿。弄得儿子女儿都不理解,还被有好感的赵大头骗了。在最后一次告状失败后,李雪莲也差点死在一个小山坡……直到最后作者也没有给一个清晰的结局,民与官,胳膊拧不过大腿?

表示这个故事深刻,我理解的有些片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命在于“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