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是否是另一种娱乐至死?

《人民的名义》,是否是另一种娱乐至死?_第1张图片
人民的名义

最近《人民的名义》这部剧可谓大出风头、深得人心,而大家评论最多的便是它的“史上最大尺度”。

这部剧的确很有意思,尺度够大,而且剧中人物谈话可谓把富有中国特色的语言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然而,当我静下来细想时,却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一个可怕的问题——娱乐至死。

01

尼尔·波兹曼在 《娱乐至死》一书中写道:

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如今,我们都身处于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

在尼尔·波兹曼所在的20世纪,电视是主流的传播媒介;而在21世纪的今天,以互联网为首的传播媒介成为主流。传播技术在不断进步,传播媒介变得更加丰富,传播速度也变得更加迅速,而这则导致了娱乐更加泛滥,更加疯狂。

02

在国内,且不说各种雷同的真人秀、歌唱、相亲等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就连文学、历史等也被披上了综艺的外衣陆续粉墨登场,如最近火热的《朗读者》《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还有曾经很火的《百家讲坛》。

各种各样的综艺节目如蝗灾一样,铺天盖地而来,是娱乐至死的一种直观体现。

娱乐是什么?欢娱快乐,使欢乐。通俗地说,就是一个字——爽。

爽是一种感官刺激,刺激完了,激情消退了,也就不爽了。或者是,同一样刺激时间久了,腻了,爽也就自然没了。

《百家讲坛》现在都还在播,但是热度还有多少呢?最热的无非就是2006年捧红易中天、于丹的时候。《见字如面》跟《朗读者》的类型比较接近,首播时间相差不到两个月,但是《见字如面》还没热够,就被《朗读者》后浪推前浪,攻占了观众和舆论的山头。

虽然《人民的名义》与这些综艺节目所针对的对象不一样,前者针对的是官场、官员,后者针对的是整个社会、所有人。但是,官场是社会的一部分,官员是人民的一部分,官场的腐败便是社会的腐败,官员的腐败则是人性的腐败。

剧中陈海的儿子小皮球为了踢上球花了十五块钱贿赂队长和副队长,而且他们班中的同学都做着各种贿赂腐败的生意,如交五块钱给学习委员就可以不用背课文直接通过,五块钱换抄作业等等。更讽刺的是,小皮球的父亲陈海还是反贪局局长。所以说,腐败不仅仅存在于官场、官员,其实整个社会,我们所有人都在腐败,只是有些腐败掉了,有些正在腐败中。

人都是健忘的,娱乐也是健忘的。

《人民的名义》现在火不能代表什么,能火多久,能被观众记住多久,对反贪反腐的鞭策警醒作用能持续多久,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03

反贪剧在荧幕上消失了十多年,这次以“史上最大尺度”的《人民的名义》回归,收视率一度飙升,各种好评你方唱罢我登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然而,在这表象之下,手执“史上最大尺度”尚方宝剑的《人民的名义》,与其他繁荣昌盛的“大尺度”是否有区别,区别又在哪里?

《人民的名义》可以说是这个社会的新网红。网红为什么能红?法宝就是放大镜——炒作。打铁还需自身硬,要红,首先需要自己有可供炒作的东西,“大尺度”便是其中之一。

当然,《人民的名义》的“大尺度”与网红等“大尺度”有着本质的区别。两者的“大尺度”都在于暴露,但是,前者的暴露是真实的,是为了回归正轨;后者则是虚假的,是为了混淆视听。

但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是——尺度大,为的是满足娱乐的欲望,所引导的是娱乐至死。

传播者的“大尺度”通过娱乐这个媒介传达给受众时,是否还保持着原本的面貌,还是已经被娱乐化,变成了一种刺激感官的娱乐?受众对“大尺度”的接受,又是一种怎样的态度,仅仅是娱乐,还是警醒、反思、改变?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厘清的问题。

04

康德曾说过: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这句话从难易程度这个角度来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不做比做更难。

对于《人民的名义》和《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等综艺节目来说,前者倡导的是不做,后者倡导的是做。所以,相对而言,《人民的名义》中所要倡导的实现起来远远比其他的更难。

既然艰难,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人民的名义》成为真正的“人民的名义”,永远的“人民的名义”?我想,首先就是切勿让“人民的名义”成为另一种娱乐,而我们身处其中至死方休。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民的名义》,是否是另一种娱乐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