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与失,在四大行这种“去能力”的环境里求生存

得与失,在四大行这种“去能力”的环境里求生存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最近有很多关于四大行员工离职潮的新闻,银行的确已经过了躺着挣钱的黄金时代。在知乎看了一篇文章,提到 “去能力”这个概念。
我的理解是,单个银行员工的个人能力对银行利润的贡献是非常小的。银行体系过于庞大,每个员工都是这个庞大系统中的一个小份子,而且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就是说,少你一个多你一个都没什么影响。—by 文心雕龙:《在银行,别被温水煮成了青蛙》

      我们是如何被“去能力”的?

我工作7年,对这件事情感同身受。刚毕业的时候,多少还是有一点专业知识的,虽然是学酥一枚,至少还考的过英语专业八级。工作以后,每天忙的团团转,跟流水线的工人差别不大,才明白金融民工由何而来。

每天都在忙,忙着开会,写文案,写会议材料,做PPT,做花里胡哨的宣传,必要的时候还得真真假假的加会班。各名牌大学各专业毕业的人聚在这里,基本上都干着一样的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活。

也许,我们中的很多人有可能成为一个好老师,好律师或是工程师,却生生被打造成一个个文案狗,宣传员。

不折不扣的“去能力”,悲从中来。


     去掉的是什么?得到的是什么?

我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喷子,一分为二的看待工作这件事,冷暖自知。

首先,需要坦诚的说,收入绝对没有传说中的那么诱人,特别是四大,底层员工的收入远远达不到被平均之后的水平。但是跟同业比,被甩几条街。跟其他行业比,也不过是中等水平而已。

其次,效率低一点,国企遗风重一点,呆的久了,就变成了温室里的花朵。日常工作,无论对内对外,要适应各种各样的幺蛾子,习惯推诿扯皮,习惯虚头瓜脑,学习踢皮球,学习如何当大忽悠。

话糙理不糙,这工作,就是演绎金融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本周连续三天加班到凌晨,必要也不必要,必要的原因是事情确实重要且紧急,不必要的原因是技术手段解决的问题,硬生生因为批量失败变成了手工活。可悲的是,这样的情况司空见惯。

个人能力包括想象力、记忆力、观察能力、联想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号召能力,适应能力等。—百度百科

姑且以上述个人能力的描述来衡量得失,在失去专业能力的同时,一并失去的是想象力、创新能力,联想能力。与此同时,因为效率和观念的落后,反倒塑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锻炼沟通及号召能力。


     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互联网时代,一切皆瞬息万变。

当各家银行争的你死我活的时候,网络金融悄无声息的席卷而来。银行还在互挖墙脚,不断加大成本抢夺大客户,却被支付宝打的一个措手不及。

企业犹此,人何以堪。

核心竞争力,即企业或个人相较于竞争对手而言所具备的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差异。

在单位被“去能力”很无奈,可是现如今,背靠大树好乘凉的福利随时可能说没就没了,“大而不能倒”也可能是停留在字里行间的自我安慰。所以无论是专业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首先最基本的都要转化为生存能力。

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第一, 我没有到了50岁的时候,收入来源不被撼动的能力。第二 ,我没有一技傍身。 第三, 我甚至不能在知乎上像模像样回答一个问题。  鉴于此,还有什么理由沾沾自喜,自以为是,还有什么理由埋怨环境。

能力之所以可去,是因为不够强。

我自省。


改变自己,从最基本的小事做起。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写够10万字。正如我在写字一样,希望能够通过坚持思考与写作,保持学习能力。

如果可以,学习一项技能,哪怕是美食美容美发。凡事贵在求精,就算是吃货,也难保不能杀出一条由资深吃货到美食家的逆袭之路。

危机四伏,没有干货,唯有自救。

你可能感兴趣的:(得与失,在四大行这种“去能力”的环境里求生存)